第194章(1 / 2)

加入书签

“姐姐此言差矣。”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尼楚赫的背后传来。

        采薇的目光注视着进屋的儿子。

        说话的是二阿哥胤福。

        采薇早是注意到了进屋的儿子。

        不过,  她没有在意。

        她跟女儿说的话,  无不可对人言的。

        更何况,  还是听着这话的,乃是自己的儿子。

        采薇听着儿子的话,抬头,  问道:“胤福,你觉得你姐姐的话,  差在什么地方?且给额娘和你姐姐解解疑惑?”

        其实,  采薇更想知道了,  她的儿子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如果女儿能不抚蒙,采薇也是愿意的。

        在京城,跟嫁到蒙古能一样吗?

        可事实呢?

        皇帝的心啊,  是真的硬。

        跟亲情比起来,  自然是江山社稷更重要。

        胤福走近后,对额娘行了礼。

        “儿子给额娘请安。”

        胤福这一问安,采薇笑说道:“坐,  咱们母子之间,  你啊,不必在意那些规距。”

        胤福自然落了坐。

        胤福说道:“四弟、五弟,  跟儿子是一样的看法。姐姐不必抚蒙。”

        胤福在前生之时,对于他的姐妹们去抚蒙?

        他没什么异议的。

        毕竟,  那时候,  那些姐妹们都不是跟他一个额娘。

        可今生呢,  又不同。

        大姐尼楚赫与他一母同胞,  他们是一起出生的龙凤胎。

        这感情若说没有?

        那怎么可能。

        可以说,姐姐与他一起长大。

        胤福这些年里,也是看得清楚。

        他的皇阿哥在皇家公主抚蒙这一件事情上,那自然是愿意的。

        可对于真正抚蒙的公主啊,就未必是幸事。

        嫁到蒙古的公主那般多?

        有几人是善终?

        胤福觉得姐姐若能在京城得一个位驸马,那自然是极好的。

        在京城,离着近。

        若是额娘想姐姐了,便是召来宫,母女述话也是两相便宜。

        若是抚蒙了,怕是再难相见。

        “额娘,四弟、五弟与儿子商议过。若是来年大选,他们的嫡福晋想求娶了蒙古旗的秀女。他们在寿康宫长大,挺喜欢了蒙古秀女的爽朗。”

        胤福的目光是认真。

        这事情胤福是私下跟两个弟弟沟通过的。

        四弟、五弟在寿康宫长大,若是娶了蒙古的秀女为嫡福晋。那么,皇玛嬷那儿必然欢喜。

        胤福还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他的额娘啊,曾经跟皇玛嬷也是承诺过了,两位弟弟的婚事。

        既然两个弟弟要娶了蒙古秀女做嫡福晋。

        那么,钟粹宫跟蒙古的牵扯,就是足够深了。

        在胤福看来,姐姐抚蒙与否?

        还重要吗?

        也不那么重要。

        两个弟弟娶进门的嫡福晋,若是合意,便是夫妻和睦,过了小团圆的日子。

        若是嫡福晋不满意?

        便是娶了侧福晋,纳了合心意的格格就是。

        皇阿哥不缺了后宅的女人。

        可姐姐不一样。

        姐姐一辈子就嫁一个额驸。

        这关乎了一辈子的大事,岂能不更加的慎重?

        “额娘,四弟、五弟那里有心,会去皇阿玛跟前求了话。”

        “若是再得皇玛嬷和额娘一起在皇阿玛跟前递一递话,想来姐姐的婚事,是可以得一二转还。”胤福说的更认真。

        采薇听懂了。

        其实,对于四子、五弟娶了蒙古的旗秀女为嫡福晋。

        采薇是一直心知肚明。

        这乃是当初,采薇能想到的,能求了皇太后庇护了她的儿子们的交换条件。

        婚事,那也得人平平安安的,才可能结了姻缘。

        采薇从来没觉得,退让了儿子们的婚事有什么错处。

        反正在旗里选了嫡福晋。

        那么,蒙古旗的秀女,又有何不可?

        那般多的女子,总能选了合眼缘的。

        只是范围缩小了一些。

        如今嘛,再是听着胤福讲的话。

        采薇承认,她心动了。

        采薇想,她也许被第一世的记忆给束缚了。

        她一直想着,她的尼楚赫啊,第一世是抚蒙了。

        却是怎么忘记了,这一世的尼楚赫有这般多的兄弟。

        胤祈、胤祷又是注定了要迎娶了蒙古的嫡福晋呢。

        这时候,采薇心动了。

        那么,采薇就打算行动。

        采薇可不能等着那科尔沁的世子们进京城后,再来求了话。

        这啊,还得赶紧的,先做通了皇太后的思想工作。

        “好。”

        “胤福,你这话说的对,你点醒了额娘。”

        采薇笑了,笑的真开心。

        “尼楚赫,你跟你的弟弟们好好商量了。额娘啊,觉得这事情值得去做。”

        “胤福,你也跟你的四弟、五弟,好好商量了。这求了皇太后,额娘得递话,你的两个弟弟未尝不可求一求皇太后。”

        采薇觉得还是双管其下。

        胤祈、胤祷在皇太后跟前长大的。

        他们若是一心巴巴的想求娶了蒙古的嫡福晋。

        特别是想求娶了科尔沁的旗秀女们,那么,皇太后肯定更乐意的。

        “如果……如果依了皇太后的想法,额娘倒是觉得,也许皇太后也是乐意了,她娘家的侄孙女们,跟皇家的孙儿们,那是亲上加亲的。”

        采薇的话语,未尝不是一些提醒。

        “额娘……”

        尼楚赫抬头,望着额娘,说道:“四弟、五弟为我……”

        尼楚赫眼有了泪花,她是欢喜。

        欢喜着,她的亲人们全是在意着她。

        一时间,尼楚赫亦是不知道说什么。

        若说想抚蒙,想嫁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未来的生活?

        那是假话。

        蒙古跟京城一点儿也不一样。

        这些尼楚赫都是知道的。

        只是,她是皇室的长公主。

        她一直享受了皇室公主们的荣华与富贵。

        所以啊,打小她就知道了,她未来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

        更何况,她的姑母们,亦是抚蒙了。

        只是,现在一听了二弟的话。

        若可以不抚蒙,她当然是高兴的。

        若留在京城,若可以的话,她何尝想远嫁他乡?

        “既然有法子,咱们就得赶紧行动起来。”

        “尼楚赫,你莫哭,你这孩子就是欢喜了,也得笑。这多笑了,才能多招来福气。”采薇哄了女儿。

        这一刻,望着女儿的泪水。

        采薇不想骗自己,其实,她的女儿一点儿也不想抚蒙。

        她的女儿一直以来,可能只是不想她担忧。

        所以,她的女儿才会在宽慰了她,亦是宽慰了自个儿。

        寿康宫。

        皇太后还要问了嬷嬷话。

        皇太后早得了科尔沁的消息,知道娘家会来人进京。

        这时候,皇太后想得多。

        皇太后想到的,就是大格格的婚事。

        想着前头荣妃的话,皇太后觉得啊,若是亲上加亲是好事儿。

        皇太后盼着早些见到了娘家的亲人。

        这时候,可以说是望眼欲穿。

        次日,晌后。

        皇太后小憩了小会儿。

        皇太后醒来,准备去祈福念经。

        嬷嬷来禀话,说是大格格领了皇阿哥们来皇太后请安。

        对于孙女、孙儿们来了,皇太后是高兴的。

        她这等年纪的老人,那是乐意跟孙儿辈们相处,瞧着这些年青的孩子们那一股子活泼的劲儿,皇太后觉得自个儿都是年轻好多岁。

        “孙女(孙儿)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万福金安。”

        尼楚赫与三个弟弟皆来了寿康宫。

        胤福是已经当差了。

        这时候,他在朝廷的部衙门里,那是得了一个学习差遣。

        算是慢慢的习惯了那衙门里的办差流程。

        这会子,尼楚赫与三个弟弟给皇太后行礼问安。

        皇太后笑的开心,说道:“起喀吧。”

        “来,皆是与哀家说说话。”

        皇太后对于大格格与四阿哥、五阿哥、十二阿哥,那都是一派的和善。

        这一回来。

        姐弟四人,除了小十二是年纪太小,那纯粹是来卖萌的,来讨了皇太后的欢心外。

        尼楚赫、胤祈、胤祷姐弟三人,那可是带着心事而来。

        当然,刚开始肯定不会进了正题。

        姐弟四人这会子,只会讨了皇太后的高兴。

        那是一起说些宫的趣事,又或是日常的一些见闻。

        皇太后乐得听,还是跟孙儿辈们一起讨论了。

        这一屋子的热闹,让皇太后很享受。

        直到小十二闹了。

        这显然想去殿外玩耍。尼楚赫就是瞧了皇太后,还是跟皇太后告饶了话。

        “去吧。小十二想去外面。那且去,今个儿天晴着,外面的天气亦不错。”

        皇太后似乎还乐意去享受一下。

        瞧着皇太后没意见。

        尼楚赫领了小十二出了殿。

        四阿哥胤祈、五阿哥胤祷又是一起哄了皇玛嬷高兴。

        兄弟俩说的最多的,自然是训练场上的骑射课程。

        说到高兴时。

        四阿哥胤祈就道:“孙儿将来啊,一定娶一个能跟孙儿一样善骑射的女子。”

        “嗯,我跟四哥一样。”

        胤祷赶紧的跟了话。

        皇太后笑了,说道:“咱们旗的骑射乃是根本,女子亦是要学的。放心吧,将来你们的嫡福晋一定挑一个合心意的。”

        皇太后可是知道的,蒙古旗的秀女那打小在草原长大的,那肯定是善的骑射的。

        对于这两个在跟前长大的孙儿。

        皇太后是一直宠爱着。

        到底打小看着长大,这感情不一样。

        而且,两个孩子的未来婚事,皇太后也是有些打算的。

        “皇玛嬷,孙儿听说,科尔沁的王爷、世子们,会进京来给皇阿玛贺喜,是真的吗?”

        四阿哥胤祈问了一话。

        “如果科尔沁的表兄们进京城,我和哥哥一定跟表兄们比划比划骑射。”

        五阿哥胤祷还是一幅高兴的。

        “皇玛嬷,到时候,您给我和表兄们当了裁判。”

        五阿哥胤祷还是求了话,那小眼睛一直望着皇太后,就想得了皇太后的同意。

        “是啊,你们的表兄们会进京城。到时候,哀家给你们做裁判。”

        皇太后是应答的痛快。

        这时候,四阿哥胤祈的目光,就是动了动。

        “皇玛嬷,全是长辈和表兄们进京城?那科尔沁的表姐、表妹们呢?她们会进京城吗?”五阿哥胤祷这时候又提问了。

        “皇玛嬷,五弟的意思就是想着表姐们是善了骑射的草原女子。五弟觉得表姐、表妹们一定全是他欢喜的模样。”

        四阿哥胤祈不介意了,拿了五弟说话。

        皇太后听懂了,这两个孙儿真正想问的话。

        “你们两个孩子,倒是关心起你们的表姐、表妹们?”

        皇太后想笑。

        可笑容挂了脸上时。

        皇太后又是心一跳。

        若是孙儿娶了娘家的侄孙女,那未尝不可。

        皇太后也想啊,这身边添些娘家的乡音。

        这是亲上加亲。

        皇太后很清楚,她的娘家兄弟们,那肯定是乐意的。

        皇太后的目光,在两个孙儿的脸上打量。

        瞧着两个孙儿的目光,皇太后又笑说道:“若是你们欢喜。哀家一定得跟你们皇阿玛说说,定要让你们娶了合心意的嫡福晋。”

        “我和五弟在此谢皇玛嬷了。”

        “谢皇玛嬷的成全。”

        四阿哥、五阿哥两人,自然是赶紧谢了话,那脸上的欢喜掩饰不住。

        至于有几分真?几真假?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乾清宫。

        皇帝瞧着心腹太监送来的汤盅。

        皇帝瞧了一眼,问道:“谁送来的?”

        “回皇上,是荣妃娘娘差人送来的。”

        心腹太监那是恭敬的回了话。

        “赏你了。”

        皇帝说了一句。

        “奴才谢万岁爷的赏。”

        心腹太监那是一脸欢喜。

        皇帝只是笑一笑,这事情就是搁下了。

        不过,在当日嘛,皇帝在乾清宫用了晚膳后,却是没有打算在乾清宫歇下。

        “摆驾,去钟粹宫。”

        皇帝准备去钟粹宫。

        皇帝还记得荣妃差人送来的那一盅补汤。

        皇帝可是知道的,荣妃送了汤,这也是一种争宠的手段。

        后宫的嫔妃,用了这一种手段的人,那是蛮多的。

        至于皇帝乐不乐意赏脸?

        那得看皇帝的心意。

        这一回,皇帝是乐于给荣妃面子的。

        皇帝打算去钟粹宫瞧瞧。

        皇帝此时,心也有计较。

        皇帝啊,想到了许多事情。

        有朝堂上的,更有后宫。

        皇帝到了钟粹宫。

        采薇迎了圣驾。

        采薇在用了晚膳后,陪着孩子们消消食,等着让嬷嬷抱了小十二去歇息。

        采薇也准备早些歇下了。

        采薇啊,也是以为今个儿的那一盅补汤。

        这怕是引不来皇帝的注意了。

        哪料想,这还是有结果。

        皇帝来了。

        皇帝能来,甭管早晚。

        采薇心还是开心的。

        她迎了皇帝时,还是满面的笑容与欢喜。

        “臣妾恭请皇上圣安。”

        “朕躬安,起喀吧。”

        皇帝走上前,亲自搀扶了采薇。

        “走,咱们去殿说话。”

        皇帝心情还不错的样子。

        采薇当然不拒绝。

        二人不是进了正殿,而是进了采薇的寝宫。

        到了寝宫?

        采薇心有些猜测。

        她在想,皇帝是不是打算宿于钟粹宫?

        “你等都退下。”

        皇帝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们全退下。

        皇帝拉着采薇,二人在榻前落了坐。

        “皇上。”

        采薇感情到了,皇帝今日待她真的挺有些温情脉脉的样子。

        “朕有些时日没来钟粹宫。”

        皇帝突然感叹了一句。

        皇帝那是真有事情忙碌。

        这后宫最近啊,就是疏远了。

        “皇上忙碌于政务。疏于后宫,那是难免的。”采薇说了这一话后,又是笑了,说道:“这却是天下黎民的福气。皇上乃是为天下谋福祉。”

        皇帝听着这话,哈哈大笑。

        笑过后,皇帝收了声音。

        “三藩之乱是平了。罗刹人也是退了。可那噶尔丹啊,却是打蛇不死。朕心有忧啊。”皇帝突然说了政事。

        采薇听了,她可不会傻的出了什么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