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官路迢迢(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半个月的潜心休整,张一凡基本上弄清楚了永林那帮人的背景和目前的状态。

        永林地区领导班子,大多数以本土干部居多,尤其是局一级,居然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这些人很容易形成本土派。

        而本土派则是以市长乌逸龙为中心,这些人都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从某种意义上说,乌逸龙就是过去的土寨主,山大王,只不过披着文明的外衣。

        在张一凡没有来到永林的时候,听说以前的市委书记,一直是被他架空的,而这次张一凡到了永林这么久,他居然一直在马来西亚逍遥。

        说得好听一点,是去考察,其实是打着考察的幌子,去国外旅游。张一凡还听说,政府班子的成员,一年基本上出去旅游两次。

        大的班子去国外,小的班子游国内。这已经成了永林市的一种惯例,张一凡听人说,乌逸龙有一句名言,跟着我混,饿不死你!

        永林市换了几任市委书记,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前两任书记,可以说是灰溜溜离开了。在永林,没有人能管得住乌逸龙。

        张一凡对乌逸龙也有过了解,乌逸龙,男,汉族人,1956年生。

        湘省西川人,1974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有一个儿子在霉国留学。老婆是国土资源局的一个副局长。

        乌逸龙在永林有过政绩,威望很高,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步一步实干过来的,他比一般的人更懂得权力的来之不易,因此,他也更加珍惜和利用手中的权力。

        张一凡为做永林市新来的市委书记,乌逸龙回来三天了,居然没有到办公室来请示。张一凡暗道这个乌逸龙好自大,不把自己当回事。

        这几天,张一凡还碰到一个很郁闷的事,通过半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永林地区的贪腐之风十分严重。昨天找来了纪委书记,没想到对方犹犹豫豫,似乎有所顾及。

        后来他终于说出了实情,这种事情在永林地区相比严重,因为地方贫困,政府和各单位没有特别的经济来源,干部们要吃饭,要过日子,所有手伸得长了点。

        他建议张书记是不是先跟乌市长沟通一下,以免造成误会。张一凡也只是探探他的口气,没想到事情真如自己了解到的那样。永林地区的干部,基本上分为二派,一派是以乌逸龙为中心的本土派,一派是外地调进来的干部。

        而且从外地调进来的干部,不是十分强势的话,通常被下面的人架空。成为一个摆设放在那里,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此在永林地区,有些副局长说话比正局长有用。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以前曾经有位新来的市委书记,曾经想把那些外地调来的干部整合一下,联合组成一种势力与乌逸龙分庭抗礼,结果连他自己都差点身败名裂,狼狈地逃离永林地区。

        杨凌云和周斌都不是本土干部,因此,杨凌云这个秘书记一直没能进入市委常委,张一凡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考虑的。但由此可见,乌逸龙对领导班子的掌握力度。

        跟杨凌云不同的是,周斌为人圆猾,在永林这些外地干部中,还算混得不错。两人要不是看到张一凡背景强硬,也不敢率先靠过来。

        现在永林市的一些外地干部,大都处于观望状态,而一些本土干部,则本能地带着某种敌意。从骨子里认为,这个新来的书记和以前的书记一样,势必与乌市长水火不容。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张书记到永林之后,除了第一天到来的见面会,很少抛头露面。能够真正见到他的,也就是秘书长杨凌云和办公室主任周斌。

        本来有几个人想找张书记汇报工作,却担心被乌市长穿小鞋。当他们兴致勃勃研究过张书记曾经的辉煌,没想到他到永林之后变得如此低调和平静,令很多人尤为不解。

        乌逸龙回国之后,听到下面有人反应,新来的张书记一直呆在自己办公室,没有任何动作,他就在心里耐闷。以前一直听说这小子闲不住的,现在怎么变性了?

        在马来西亚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张一凡趁自己不在,对下面的干部进行调整,可是半个月过去了,张一凡一点动静都没有。

        半个月时间里,唯一的动作,就是招了一名秘书。

        乌逸龙是一个张狂而又谨慎的人,对张一凡不使用秘书科的秘书,而面向社会招聘的作法,觉得有些明堂。他这是摆明了不相信现有班子里的成员,如果是自己的话,估计也会这么做。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张一凡可能会有下一步动作。后来他听有人私下汇报,有人在张一凡招聘秘书的时候,做了些手脚,只不过最后没有得逞。

        他就在心里暗骂了一句,笨蛋!

        这种见不得人的把戏,只能在公务员选拨,或者某种场合下干部选拨的时候用得上,这些笨蛋,居然在人家选秘书的时候也去瞎折腾,简直是找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