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相亲(1 / 2)

加入书签

徐家人和杨家人很快都上了马车,  女眷自然是和男子分开坐的。

        不过蒋明菀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好奇,刚刚徐中行的态度,仿佛有哪里不对头,  和她说话时也不看她的脸,仿佛是在躲着什么似得。

        蒋明菀有些想不明白,但是因着杨静姝还在车上,因此只是将此事压在心底,转而笑着和杨静姝介绍起了那个秀才的境况。

        “那个秀才姓刘,  家就住在府城之中,买的宅子就在东城,那地界也算不错,  至于他本人如何,你今日见了再斟酌,也不必想得太多,这种事,都要看缘分。”

        在蒋明菀的开导下,  杨静姝心中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下。

        但是想着今日要行之事,她还是有些局促,  也不好意思和蒋明菀多说什么。

        一行人就这么一路往城隍庙走去,  蓁姐儿对这次出行十分兴奋,偷偷掀起一角帘子,看着马车窗外,有时候遇到好玩的,还会指给蒋明菀看。

        蒋明菀也不拦着她,只笑着看她行事。

        一边的杨静姝心中暗叹,  若是自己年少时如此,  只怕母亲早就训斥她了吧,  这个蒋氏果真与寻常人不同。

        等终于到了城隍庙附近,她们的马车在一座茶楼前停下,扬哥儿笑着上前来迎蒋明菀下车。

        蒋明菀几人戴上帷帽从车上下来。

        只见徐中行和杨如珪也在车前等候。

        此时的徐中行倒是已经恢复了正常,甚至还上前将蒋明菀和蓁姐儿扶下了车,但是对于杨静姝他就没掺和,只是远远的站着。

        扬哥儿在一边笑着道:“母亲,父亲早就在二楼包了一间雅间,那儿景观最好,正好能看到街面上耍狮子舞龙的情形,咱们快上去吧!”

        延宁府的庙会,舞狮舞龙是必有的,有时候也会搭台唱戏,不过很明显,扬哥儿对唱戏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只心心念念的等着看舞龙。

        蒋明菀只是轻声笑了笑,转头看向徐中行:“老爷考虑的周到。”她语气轻柔。

        徐中行似是有些局促的轻咳了一声,然后淡淡道:“举手之劳罢了。”

        之后几人便一路进了茶馆,那个茶博士仿佛也认识徐中行,直接就将几人领到了二楼一个雅间。

        虽然延宁府只是一府之地,但是这茶馆的雅间却做得不俗,屋里的摆设十分雅致,就连燃的香也并非凡品,蒋明菀轻嗅了一下,仿佛是自己还在闺阁时就十分喜欢调配的雪中春信,只是后来长大成婚,便不怎么动了。

        蒋明菀看了徐中行一眼,却见他神色平淡,没什么波澜,也拿不准这是不是他特意安排的,但是想着她闺阁时与徐中行也并无多少交集,便揣测这或许只是个巧合。

        而且此时也容不得她问这些小事,这雅间也分里外间,中间有一层屏风隔开,而他们这一行人有男有女,虽则两家关系不错,但是徐中行和杨如珪到底是外男,也不宜混坐,因此蒋明菀领着杨静姝和蓁姐儿去了里间,而徐中行几人留在了外头。

        进了里间,热水和帕子竟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蒋明菀几人卸下帷帽,简单梳洗了一下,便只觉清爽了许多。

        而外头的扬哥儿也在此时突然站在屏风外垂问:“母亲,父亲说他要领着杨叔父去知府大人那边问候一声。”

        蒋明菀知道,虽然说是去问候知府,但是多半是要把那个刘秀才引过来,蒋明菀笑着看了一眼杨静姝,果然杨静姝也顿时红了脸。

        蒋明菀回过头含着笑回道:“我知道了,且去便是了。”

        “是。”扬哥儿欢快的应了一句。

        隔了一会儿,又传来徐中行沉稳的声音:“我将扬哥儿留下给你,很快就会回来的。”

        外面传来扬哥儿真真假假的抱怨声,蒋明菀却只是浅浅一笑:“便按老爷的安排,老爷安心前去便是。”

        很快的,徐中行和杨如珪出去了,而扬哥儿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外头待,索性他也年纪小,不必顾忌太多,便进了内室和蒋明菀她们说话。

        杨静姝此时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因着扬哥儿在一边不停的说今日庙会的热闹之处,心里那点紧张也被冲淡了,她有些好笑的看着眼前这个小少年,他长得与那人极像,可是这性格,也真不知是像了谁。

        正说着呢,外头突然传来说话声,扬哥儿一下子住了嘴,他也知道今儿出来为的是什么,忍不住看了眼杨静姝,却见她已经羞涩的低下了头。

        扬哥儿想要出去看热闹,也在里头待不住了,猛地起身,就往外去。

        蒋明菀也没拦着他,只听着外头的动静。

        很快的,说话声到了她们这间雅间的门口,下一瞬,便听见门被推开,然后三两个人走了进来。

        此时外头传来扬哥儿的声音:“父亲,杨叔父。”

        徐中行淡淡嗯了一声,然后指了指身边的人:“这位是刘秀才。”

        扬哥儿又立刻给刘秀才行了一礼:“见过秀才公。”

        刘秀才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徐公子不必客气。”

        几人客气了一番,这才坐下,立时外头又有人进来上茶,徐中行没有多话,只在一边看着杨如珪和扬哥儿与刘秀才交流。

        杨如珪明显是带着挑剔的目光,毕竟这个人可能会是自己未来的姐夫,而扬哥儿则只是凑个热闹,时不时问问他往年的庙会是什么样的,又或是问几句学问上的事儿,十分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蒋明菀听着他们聊得热闹,站起身来,透过屏风的缝隙,果然看见一个身着儒衫的男子坐在徐中行身侧,个子稍微比徐中行矮一些,人也瘦弱一些,但是长得还算清秀,看面上神色,并不十分局促,在杨如珪和扬哥儿两人之间,也能侃侃而谈。

        蒋明菀以自己的眼光来看,觉得还算可以,便对身后的杨静姝笑着招了招手。

        杨静姝还有些扭捏,不肯上前,后来是玉兰笑着将她推着走了过来。

        杨静姝脸上有些热,可是想着自己的后半辈子,倒是克制住了内心的羞涩,也学着蒋明菀的样子,透过屏风的缝隙往外看去。

        只看了一眼,她便立刻收回了视线,面上染上了一丝红晕。

        玉兰在一边捂着嘴笑。

        蒋明菀也笑着低声道:“只看一眼能看明白什么,要仔细看看才成。”

        杨静姝咬了咬唇,虽然只看了一眼,但是却也已经将那人看了个七八成。

        他坐在徐中行身边,本身的风华本就被遮掩了个七七八八,可是即便如此,看他模样和言谈,却也是个顺眼的。

        杨静姝这般想着,却又想起了自己,自己站在蒋明菀身边时,是否也和如今的刘秀才一样,看着一点也不起眼。

        如此,她心中倒是诡异的生出了些许的同理心,原本心中的失落倒是消散的七七八八了。

        她到底没有反对蒋明菀的话,悄悄站在屏风后面,仔细端详那人。

        知道他一人撑起了一个家,可是看言辞却也并非市侩的人,是个读书人的模样,礼数虽没有大户人家出身的端谨,可是也并非无礼之人,一言一行都颇有章法。

        哪怕是面对冷淡的徐中行也并不怯场,反倒是大方得体。

        杨静姝看着这人许久,终于心中轻叹了一口气,她落得今日这个地步,或许与这人相伴终身也不差。

        不过出于矜持,杨静姝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到位置上坐了下来。

        蒋明菀看了一眼杨静姝,见她面上平静,便知道她心中约莫已经有了决定,便也不再多问,只等着外头的交流结束。

        眼看又是一壶茶水喝完,刘秀才十分有眼色的起身告辞,虽然他也知道今日多半是相看的意思,但是明显人家徐推官是携眷出游,他也总不好一直待在这儿耽误时间。

        只是出去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往里屋的屏风出看了一眼,然后就再不敢多看,低着头出去了。

        等人走了,杨如珪这才道:“这个刘秀才虽然学问上算不得拔尖,但是基础却是扎实,可见是在学问上是十分用心的,只是无名师教导。”

        徐中行点了点头:“他之前为了维持生计已经是竭尽心力,自然无心延请名师。”

        杨如珪叹了口气:“倒是可惜了。”

        扬哥儿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可惜的,这会儿再读书也不晚,我看他年纪也不大,若是如今用功,再考个举人功名,便也能做官了。”

        杨如珪听着这话忍不住轻笑:“还是扬哥儿想的开,是我着相了。”

        里头的蒋明菀听着这番话也看向杨静姝,轻声道:“你觉得如何?”

        杨静姝抿了抿唇:“刘公子言行端正,行止有度,只是此等大事,我实不敢自专。”

        蒋明菀听着这是满意的意思,也松了口气,笑着道:“你觉得满意就好,别的咱们再回去仔细商议。”

        杨静姝有些犹豫,又有些担忧的点点头,只是想着母亲的态度,她便有些生怯。

        这一日的庙会果然热闹,蒋明菀都觉得只怕是整个延宁府府城的人都来,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沿街的店铺里都是看热闹的人,等到舞龙舞狮的队伍过来,又越发热闹了,看着那些人惊险的动作,扬哥儿激动的大呼小叫,蓁姐儿也惊得捂住了嘴。

        等到舞完狮,搭好的戏台上也咿咿呀呀的唱开了。

        周围的百姓人挤人往前凑着看戏,蒋明菀倒是对戏曲没什么兴趣,坐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就转身回内室喝茶去了。

        杨静姝倒是喜欢看戏,坐在窗边看的认真。

        不过蒋明菀刚喝了一杯茶,就突然听见外头有人敲屏风,蒋明菀一抬头,便看见一个修长的声影映在屏风上,蒋明菀几乎不用辨认,便知道是徐中行。

        她急忙起身走上前去,低声道:“老爷有事儿吗?”

        外头的徐中行顿了顿道:“我知道你不爱看戏,刚刚我去外头的时候,顺手买了几本书,你拿着解闷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