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过渡(2 / 2)

加入书签

        然后便是花轿起轿,一路吹吹打打的往刘家去了。

        蒋明菀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也忍不住叹息一声,这个世道,女人出嫁就如同投胎,若是好还罢了,若是不好,只怕下半辈子都要毁一半,如今杨静姝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只盼望能一切平顺吧。

        这般想着,蒋明菀又是下意识看向徐中行。

        他就站在杨如珪身边,身姿如玉,面容冷峻,将也算得上清秀的杨如珪衬的毫不起眼。

        嫁给他,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种幸运,因为比起这个时代的许多男子来说,徐中行真的是强的太多了,哪怕他们上一世没有什么夫妻之情,可是能相互尊重的活一辈子,对这世道的许多女人来说,或许都是奢望。

        蒋明菀垂眸,不愿在多想,只是握紧了身边女儿的手。

        杨家的婚事最后在一片热闹中结束。

        徐家一家子也回了家。

        路上的时候,扬哥儿不停的和蒋明菀描述今儿前头的热闹,他倒是好口才,只把一桩普普通通的婚宴都说的跌宕起伏的。

        蓁姐儿在一边捂着嘴笑:“扬哥儿这般会说,去茶馆里说书倒也是一桩营生。”

        扬哥儿听了不以为忤,反而有些惊喜的睁大了眼:“真的可以吗?我若是去,人家会不会嫌我年纪太小?”

        徐中行原本半阖着眼睛坐在一边,听到这话终于睁开了眼睛,淡淡看了扬哥儿一眼:“胡闹!”

        扬哥儿顿时有些蔫了,蒋明菀却在一边温声安慰:“你若是喜欢说书,赶明儿回了家,你来给母亲说,我这几日正是闲着,你说多少都成。”

        这般一说,扬哥儿立刻又恢复了精神,高声保证一定给蒋明菀说个有趣的故事。

        看着母子俩说说笑笑的样子,徐中行再没有说扬哥儿胡闹了,神色柔和了许多。

        等到了家,两个孩子跑了一天了都下去歇着了,蒋明菀夫妻俩则是换下衣裳说了会儿话。

        说的大都是有关于今儿婚事的事情,徐中行虽然嘴上说着让蒋明菀不必操心,但是他自己却没少操心,杨如珪虽然历练了一番,但是到底行事还不稳当,今儿女方一边的事儿,倒大半都是徐中行在拿主意。

        因此他知道的也多,蒋明菀不管问什么,他都能答得上来。

        等到后来蒋明菀问无可问了,忍不住笑道:“老爷怎么什么事儿都知道,这世上有老爷不知道的事情吗?”

        徐中行看了蒋明菀一眼,许久才道:“有。”

        蒋明菀心下一跳,总觉得他这话里含着旁的意思,她不敢再看徐中行的眼睛,有些慌乱的躲了过去,但是脸上却烧得厉害。

        徐中行看着她躲闪,眼中多了几分深沉。

        但是却也没有再多说,很自然的转开了话题。

        蒋明菀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失落。

        不过她很快又压下了这抹异样,强笑着说起了旁的。

        杨静姝三朝回门的时候,不仅回了杨家,也来了徐家拜访。

        蒋明菀这还是第一次见成了婚之后杨静姝,在见了人之后,只觉得她的精气神比起成婚前都好了许多,没那么沉郁,整个人看着明媚了许多,看来她在刘家应该过得不错。

        如此蒋明菀心中也松了口气,这桩婚事是她促成的,她也怕万一杨静姝过得不好,那她心里也会不安。

        两人坐着说了会儿话,便有人进来禀报,老爷问要不要传饭。

        蒋明菀看了看时辰,也到时间了,便点了点头:“传吧,今儿是新姑爷上门,可不能耽搁了饭点。”

        这话说出来,杨静姝倒是红了红脸,小声道:“他自来不挑嘴,夫人不必顾忌他。”

        蒋明菀忍不住一笑:“这才嫁过去几天,就是他了。”

        杨静姝脸更红,话也不好说了。

        蒋明菀见她羞涩的厉害,也不再逗她,拉着她往外头去了。

        因为都是世交,所以这次用饭也没有分席,一大家子都坐在一处用饭。

        蒋明菀也再一次见到了刘秀才,他看着整个人也都精神了许多,自打杨静姝从里头出来,他的眼神就没能离开她,肉眼可见的夫妻情深,蒋明菀心里更放心了。

        这一顿饭用的宾主尽欢,最后蒋明菀和徐中行亲自送了刘家夫妻出去。

        看着他们二人相携离去的背影,蒋明菀感叹道:“只盼望日后他们也能平平顺顺的。”

        徐中行看了她一眼,许久道:“人都说苦尽甘来,既然尝遍了苦,总能等着甜的。”

        蒋明菀心下觉得他这话有些意味深长,但是却下意识没有多想,只笑着点了点头:“老爷说的是。”

        徐中行看着她的笑脸,眼中满是柔色。

        杨家成婚后没多久,关于通判的安排终于下来了。

        通判行事不端,着去其官职,延宁府的通判一职,由徐中行暂代。

        这个安排,几乎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但是难免也会有人感叹,这徐中行升的也太快了。

        可是哪怕有这个心思,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这可是京里的意思,大家只能都笑着恭喜徐中行。

        虽说如今只是暂代,但是已经到了这个位置上,想要拿掉那个代字,也很容易。

        蒋明菀面对许多人的恭喜倒是很拿得住,毕竟徐中行日后的成就更大,这才哪儿到哪儿。

        至此以后,徐家在延宁府的日子开始安稳起来。

        蒋明菀也开始安安生生的养胎。

        一直等到五月份,胎终于坐住了,这才给京里和徐中行老家报了信。

        蒋明菀想着京中的父母,又想着徐中行母亲年纪也大了,顺道给两边也加重了几分礼数,也好叫他们知道,他们在这边过得很好。

        不过想着一来一回的时日不短,蒋明菀也没敢送本地容易坏的新鲜海产,只送了些腌制过后,经放的东西,也算是让他们换换口味。

        等到京城传消息人回来之后,已经是四个月后了,蒋明菀的肚子也已经大了起来。

        她在后花厅传见了来人。

        一起跟着过来的,是她母亲跟前的嬷嬷,自小看着她长大的,同时也送来了她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的书信。

        那嬷嬷坐在底下笑着道:“太太知道了姑娘有了身子,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若不是离得太远,还想亲自过来探望姑娘呢,好歹叫大爷给拦住了,后来太太想着姑娘身子弱,更是找了京里的许多大夫,写了好几个养身的方子,都给姑娘捎来了,还有大爷大奶奶,二爷二奶奶也有东西捎过来,姑娘且看就知道了。”

        蒋明菀一边看信一边听她说话,等听完了话,信也看得差不多了,她笑着点了点头:“劳烦嬷嬷跑一趟了。”

        那嬷嬷满脸都是笑:“姑娘客气了,太太操心姑娘的身子,让老奴过来伺候姑娘生产呢,姑娘且放心,老奴也是看着您和几位爷还有少爷小姐们出生的,一定把您照顾的妥妥当当的。”

        蒋明菀听着这话也没有拒绝,她知道,她母亲和徐中行一样,也是想着扬哥儿生产时凶险的情形呢。

        “嬷嬷的本事我自然是信得,不过今儿时辰不早了,嬷嬷且先下去歇着,等明儿再说。”

        这嬷嬷也干脆,立刻笑着应了:“奴婢都听姑娘吩咐。”

        蒋明菀点了点头,立刻让人进来领着嬷嬷下去了。

        等着嬷嬷离开,蒋明菀跟前的石榴忍不住道:“太太,如今京城的人都回来了,怎么往老太太处去的人还没回来?”

        徐中行的老家在鲁地,距离福安省要比京城稍微近些,可是如今却依旧还没回来。

        蒋明菀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测,不过却没有说出口,只道:“许是路上耽搁了吧,不着急,等回来再说。”

        石榴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存着一丝疑虑。

        正在说话间,外头的海棠和玉兰也一起进来了。

        如今她们都嫁了人,也做了妇人打扮,成了府上的管事媳妇,不能贴身伺候蒋明菀了,但是时常也会过来和蒋明菀说话。

        “奴婢看着刚刚出去的仿佛是甘妈妈?也不知是不是看错了。”玉兰笑着道。

        蒋明菀笑着点了点头:“正是她,母亲将她派过来伺候我生产呢。”

        玉兰笑着抚掌:“那正好,甘妈妈接生的手艺满府谁不知道,太太这是心疼姑娘呢。”

        蒋明菀自然明白这其中道理,面上的笑也越发柔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