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处置(1 / 2)

加入书签

蒋明菀到老太太院子外头的时候,  院里静悄悄的,蒋明菀估摸了一下时间,知道老太太这会儿可能刚刚午歇起来,  只怕正在小佛堂里念经。

        老太太信佛,这是自打徐中行考上进士之后就有的习惯,  根据老太太所言,在徐中行科考之前,  她亲自去了庙里上香许愿,希望他一举得中,  结果后来不仅中了,还是个状元,老太太的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自打那以后,她便成了虔诚佛教徒。

        蒋明菀没有迟疑,直接进了院子,一进去,就看见几个小丫鬟坐在廊下说话,见着她进来了,  急忙起身行礼:“太太。”

        蒋明菀点了点头,  直接道:“老太太呢?”

        “老太太在后面小佛堂呢。”丫鬟急忙回话。

        果不出蒋明菀所料,  她便也不再多言,直接朝着小佛堂去了。

        这个小佛堂还是蒋明菀亲自为老太太收拾出来的,因此她也很熟悉,很快就到了小佛堂门口。

        老太太跟前伺候的大丫鬟站在门外候着,  见着蒋明菀来有些惊讶,  不过很快迎了上来:“给太太请安。”

        “向老太太通传一声把,  就说我有要事。”蒋明菀也不说什么虚的,  直接道。

        丫鬟心下一动,  看了一眼蒋明菀,见她面色严肃,便也不敢耽搁,恭声应下,这才转身往屋里去了。

        很快丫鬟就出来了,恭声道:“老太太请太太进去。”

        蒋明菀这才进了小佛堂。

        这不是她第一次来这个佛堂了,不过此时佛堂里的情形,却仿佛与她印象中有些不一样了。

        空气中浮动着檀香味,几样摆设也移了位置,应该是老太太的意思,还有供案上的供果,也都和当时蒋明菀安排的不一样。

        蒋明菀只大致看了一眼,就略过了这些细节,然后走到跪在佛前捡佛豆的老太太身边,也跟着要跪在一个蒲团上,老太太却扶了她一把:“不必了,在菩萨面前,心诚则灵,你这样重的身子,不必这样折腾。”

        蒋明菀听着这话笑着点了点头:“那我都听您的。”

        老太太看出来蒋明菀与自己有话要说,因此也顺势从蒲团上起身,婆媳俩互相搀扶着去了里间说话。

        等到了里间,分别坐下,老太太这才道:“是什么事儿,还劳烦你跑一趟?”

        蒋明菀抿着唇笑了笑,看了一眼身后的石榴,轻声道:“你是当事人,还是你给老太太说吧。”

        石榴今儿被冯娟儿耍弄了一番,心里正憋闷呢,如今听到太太发话了,也不退缩,立刻站出来,将今日发生的事儿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当然了,在老太太跟前她也不敢弄鬼,更不敢夸大其词,所以说的还算客观。

        蒋明菀在一边听着,觉得这个石榴是个聪明的,倒也算是个可造之材。

        而老太太在听完这些话之后,脸顿时就黑了。

        她虽然出身乡野,但是能养出徐中行这样的儿子,该有的精明绝不会少,石榴虽然没明说,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她也能听出娟儿的心思。

        老太太的心情十分复杂,她也是想不明白,大户人家再好,去当个妾又有什么滋味,娟儿这样聪明的姑娘,却连这点道理都看不明白。

        老太太沉默了许久,终于道:“这事儿是娟儿做的不对,让你难做了。”

        蒋明菀听了却只是浅浅一笑:“我倒是没什么,只是她今儿这番行事,只怕也已经惊动了知府夫人,知府夫人与知府大人伉俪情深,若是因此影响老爷的前程那就不好了。”

        蒋明菀知道老太太的死穴,因此不开口则以,一开口就要一击致命。

        果不其然,老太太一听这话,脸色越发难看了,她攥紧了手里的佛珠,许久才道:“竟如此严重吗?我听说行哥儿与知府还是同科呢。”

        蒋明菀假作迟疑了一瞬,这才道:“虽是同科,但是到底人心隔肚皮,咱们也说不准人家的心思,或许,或许也没这么严重吧。”

        若是蒋明菀反驳她还就罢了,但是如今蒋明菀顺着她的话说,老太太心中的担忧却越发重了。

        是了,同科还能重的过夫妻吗?

        村里这样的事儿也不少,得罪了一家的媳妇,两家当家人的关系再好,也抵不过枕头风,关系慢慢疏远的也不在少数。

        老太太此时的心就像是被扯成了两半,一边怕儿子因为这事儿耽搁了前程,一边又怕处置的狠了,外甥女日后没个着落。

        可是思来想去,担忧儿子到底占到了上风,老太太深深叹了口气,有些颓丧道:“这事儿你看着处置吧,只是到底不要叫他们姐弟,没个着落。”

        蒋明菀听了一笑:“您放心,到底是一家人呢,我又怎好忍心表妹没有着落呢,只是想着他们到底出来的时日久了,虽然也是自家亲戚,到底也是冯家人,该早些还乡才是,我和老爷给他们添些银钱,在乡里买些田产,做个富足的小地主,岂不比在外头漂泊好?”

        老太太听着这话,倒是觉得这个小儿媳宽厚了,她点了点头:“你想的极妥当,就这么办吧,只是那个婚事……”

        蒋明菀又是一笑:“我会亲自上门和知府夫人赔情,想来她也能理解咱们家的难处。”

        老太太叹着气拍了拍桌子:“这样好的一门亲事,怎么就不知道知足呢!”

        看着老太太痛心疾首的模样,蒋明菀也跟着安慰了几句。

        不过老太太也是知道轻重了,很快就回过神来,又催着蒋明菀回去歇着,却是一句也不问冯娟儿的下落了。

        蒋明菀这才从小佛堂里出来,出来之后,听着身后老太太的诵经声,她倒是恍惚觉得,自己身上都沾染了一丝禅味。

        想到这儿又是一笑,自己这样精于算计的人,又怎么会沾染上禅味呢,只怕佛祖知道了自己这念头,都是要怪罪的。

        既然老太太这边都点了头,那蒋明菀这边处置人,便再没有了阻力,她很快就吩咐丫鬟婆子,仔细将冯娟儿看管在西院,不许她向外头通传消息。

        同时又派人去打听往冯家老家的船,一有消息就立刻禀报。

        最后又将福安叫到了跟前。

        福安如今有了玉兰这个弟妹,内宅里发生了什么事儿,也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因此此时过来也不匆忙,反而是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只看太太要吩咐他做什么事儿了。

        蒋明菀也不和他故弄玄虚,直接就道:“表公子这几日在做什么?”

        福安一愣,倒是没料到蒋明菀会问这个,但是他反应很快,立刻道:“表公子这几日都在认真当差,每天来往于码头之上,每隔十日回来一次。”

        蒋明菀点了点头,这个冯照是个不安定因素,必须先有所防备:“家里这几日事情多,有些事情就不必叫表公子知道了,若是可以,让他多忙活几日也是可以的。”

        福安立刻点了点头:“小的明白了。”

        说完这事儿,蒋明菀又顿了顿道:“我给老爷写了一封信,需得找个妥帖的人送过去,你可有推荐的人?”

        福安对这事儿早有预料,立刻毫不犹豫道:“小的有个表弟,嘴巴严,办事利索,也很得老爷信任,应当能办好太太的差事。”

        蒋明菀听了点了点头,能得徐中行的信任,那就说明这人的能力是没问题的。

        “好,那就让他送信,只是你要仔细叮嘱他,一定要快去快回。”

        福安点了点头:“小的遵命。”

        吩咐完这两件事之后,蒋明菀又吩咐了几句关于家里的事儿,总之就是要福安看管好下人,紧守门户,不许乱嚼舌根传播流言。

        福安对这事儿自然也早有预料,自然一一应下。

        等到吩咐完之后,福安便迅速离开了,而蒋明菀则是看向一边的玉兰,道:“这几日,西院那边的事儿就交给你了,你给我好好看管住她。”

        玉兰立刻高声应下:“太太放心,奴婢一定把她看的紧紧的。”

        蒋明菀当然相信她这话,毕竟今儿玉兰可是因为冯娟儿丢了个大人。

        迅速处置完这几件事,蒋明菀也轻松了下来。

        冯娟儿打今儿起,再不能在自己跟前蹦跶了,这让她也轻松了许多,这几日与她虚与委蛇,对蒋明菀来说,也几乎到了忍耐的极限。

        自己现在得好好养胎了,不然倒是因小失大了。

        此时的冯娟儿披头散发的坐在榻上,嗓子早就哭喊的沙哑了,可是从头至尾,除了门口守着的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竟然没有一个人来见她。

        她心里恨得滴血,这些人就这么看不上她,哪怕到了这个地步,连过来见她一见也不屑吗?

        冯娟儿气的双目通红,就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她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差。

        想到这儿她忍不住咬了咬牙,不行,她还不能认命,就算是被抓了现行又能如何,只要她能将姨母哄住,那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当时在徐家老家,她不也被抓了个现行,还是和姨母的亲儿子呢,自己不过是哭了几场,姨母到底还是没有把她赶走,甚至还将她带到了这儿来。

        而如今,自己不过是因为迷了路,还和知府家的下人争辩了几句罢了,若是姨母知道了,肯定也会原谅她的,这般想着,冯娟儿又心安理得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