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度日(1 / 2)

加入书签

蒋明菀想着这些往事,  面上有时候笑,有时又露出怅然之色。

        一边的海棠看了,心里忍不住嘀咕,  太太这是怎么了啊,没得魔怔了吧。

        可是这话她却不敢说,  想着前头来的信儿,  期期艾艾的凑了上去,  小心道:“太太,有帖子上门。”

        蒋明菀这才从回忆中抽身,  楞了一下,  有些好奇:“是谁家的帖子。”

        这也怪不得她惊讶,  主要是她们来到明州府也没几日,  除了知府夫人自己找上门之外,旁的人她都还没有交际过,  也不知道如今这个上门的到底是谁。

        “是石家的帖子。”海棠道。

        蒋明菀仔细一想,  都想到了上回生日宴上的那个看起来精明外露的妇人。

        她点了点头:“我当是谁,  原是她啊,  可说了有什么事吗?”

        海棠笑着道:“还能有什么事,  无非就是上门和您攀交情,嘴上的话倒是说的好听,  说是来给您请安呢。”

        蒋明菀轻笑一声:“我们无亲无故的,  和我请什么安,不过她既然上门,  那也别拦着,  好歹也是明州府的第二大盐商,  我倒要称一称她的斤两。”

        海棠笑着应了:“那奴婢这就去吩咐,  您接下帖子了?”

        蒋明菀点了点头。

        徐中行下午从衙门回来之后,  蒋明菀与他说了今儿的事儿,两人这会儿倒是蜜里调油似得,说句家常话都能带出情意绵绵的意思来。

        徐中行拉着她的手坐到了罗汉床上,柔声道:“石家虽然说是明州府第二大盐商,但是其实处境却并不好,因为与第一大盐商的严家有旧怨,因此一直为这些盐商们排斥,他们既然想要接近你,你也不必排斥,或许从这儿也能打开一个缺口。”

        蒋明菀知道,徐中行最近一直为了盐务的事儿操心,如今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她自然也不会错过,笑着点了点头:“若是能帮到你,那就更好了。”

        徐中行满眼温柔的看着她,语气柔和:“你若是不喜欢,也不必勉强自己,我总有办法的。”

        这个蒋明菀当然相信,但是既然有捷径,又何必舍近求远呢,她笑着拉住了徐中行的手:“我哪里就这样娇贵了,老爷你就放心吧!”

        两人说说笑笑好一会儿,徐中行这才去用膳,蒋明菀盯着他吃完了饭,两人又出去走了一圈消消食,如今这黏黏糊糊的劲儿,倒是比新婚时更甚了。

        石家头一天送了帖子,第二天石大太太何氏就上了门。

        何氏是个爽利的夫人,说起话来也是快人快语,三言两句的,就把自家交代了个干净。

        当然了,她也不是个大傻子,说的都是家里的家长里短,关于生意上的事情是一点都没说。

        而蒋明菀也借着这个机会,大致知道了石家家里的情形。

        石老太爷石守宗生养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可以算得上是儿孙满堂了,不过这五个儿子里,又有两个是庶出,商户人家里,没有官家那般讲究,庶出的子孙,混的好的,也就是在家里当个管事,除非你有特别出众的才能。

        而石家的这两个庶子明显十分平庸,如今早就被分了家,搬出了石家大宅,而剩下的三个嫡子,长子石存志接手了家里大部分的生意,如今是石家的当家人。

        二儿子石存高分到了一个盐场,虽然远远不如大哥,但是小日子过得还可以,尤其是吃喝都在公中,盐场挣下的钱,倒是都净落下了,听着石大太太的口气,对这位二叔当是有些不满的。

        至于小儿子石存远,却和两个哥哥不同,自小便有读书的天赋,老太爷倒也果决,拍板让小儿子专心读书,甚至花了大价钱请了大儒来给小儿子当先生,哪怕如今也没读出个什么名堂,但是只要一有功名,整个世家的门第也就彻底改了。

        这样的大事儿,何氏倒是没什么抱怨的,从她的言语间也能听出,她的这个小叔子,倒也不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为人处世上应该也有独到之处。

        蒋明菀把石家了解了个大概之后,何氏却没接着再说石家嫁出去的那三个姑娘。

        蒋明菀倒是了解她为什么这样,毕竟石家嫡出的大小姐嫁给人做了妾,这在整个明州府都是有名的,甚至有人拿这个嘲笑石家卖女求荣。

        何氏身为石家媳妇,自然不会自曝其短了。

        索性蒋明菀也不计较这些,聊完了石家,就转而聊起了别的。

        何氏把整个明州府的情形都和蒋明菀说了一遍。

        蒋明菀这才知道,原来孙知府虽然看着和个弥勒佛一样,但是他在明州府经营多年,这满府上下,几乎都是孙知府一个人的一言堂。

        根据她遮遮掩掩的话,上一任同知,就是因为被孙知府所不喜,这才被调离了明州府,听说是被调到了琼州做官去了。

        蒋明菀听着这话,心里倒是对这个孙知府更加重视了几分。

        想来也是,孙知府上有袁家庇佑,自己又不是个蠢得,经营十几年,要是还不能将明州府经营好,姓袁的也不一定能容忍他。

        两人说了一下府城的事儿,何氏又转着弯儿和她说起了各家后宅的事儿。

        她说起来,就远不是孙夫人那样含含糊糊,不甚明了,好似整个明州府真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各个都是好人的桃花源了。

        何氏重点说了一下孙知府内宅的事情:“我往常都听人说,孙夫人手段高明,竟是把知府大人的后宅管的铁桶一般,前段时间,知府大人出去应酬,仿佛是席间有人赠了他一个瘦马,知府大人高高兴兴的带回去,结果没两天,我就听人说,那瘦马竟是没了,听说是一不小心吃错了东西,烧了三天三夜,孙夫人当时还去了庙里给那妾祈福呢,结果也没留住,就这么去了。”

        “自打这,也就没人敢大张旗鼓的给知府府上送人了,得罪了知府夫人不说,还做了没用功。”

        这话虽然说的轻飘飘的,但是其中的信息量却不少。

        蒋明菀也是咋舌,那位孙夫人看着慈眉善目的,手段竟也是个狠的。

        在京城的时候,她也曾听人说过别人家整治小妾的手段,但是这样明火执仗的把人治死也是少见。

        可见这位孙夫人不仅狠,而且在孙知府心里的地位也不低,不然若是放到旁人家,突然治死了刚进门的小妾,不说夫妻关系不和,起码也得闹出点动静来。

        可是何氏连那小妾怎么死都打探出来了,却没说孙知府后来的反应,可见是孙知府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

        这般想着,蒋明菀心下一动,孙知府对孙夫人如此宽容,是不是这孙夫人身上也有些文章。

        蒋明菀将这个念头按下,又笑着和何氏说起了旁的。

        何氏一直坐到傍晚才离开,走的时候还道:“之前来的时候就听说贵府的公子读书好,小小年纪就能参加县试,可见是个聪慧的,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不过这明州府的情形却是一清二楚,日后夫人若是想要挑选书院,倒是可以问问我,我也能帮着夫人参谋参谋。”

        蒋明菀笑着点头:“若是有那一日,必不会忘了你的。”

        合适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送走了何氏,海棠忍不住道:“太太,没想到那个孙夫人手段竟然如此狠辣。”

        蒋明菀点了点头:“我也没料到,不过这件事咱们也只是听旁人说了,自己倒是一点消息来源都没有,既然来了新地方,也不能就当个聋子哑巴,你找前头的福安商量一下,物色上几个妥当的人,最好能在府城最热闹的地方开个茶馆或是酒楼,一方面是能生些进项,一方面也可打探消息,钱不是问题,地方一定要选好,人也要妥当的。”

        海棠笑着点头:“奴婢记住了。”

        看着海棠出去,蒋明菀眯了眯眼,如今解决了家里的事情,外头的事儿,也该好好理一理了。

        晚上徐中行回来,蒋明菀和他说了今儿的事儿,徐中行听了点了点头:“虽说有些交浅言深,但是也可以看出来,石家在孙知府治下过得并不好,她如此与你示好,想来也是存了心思在里头的。”

        蒋明菀听了这话只是一笑:“不管她存什么心,既然能为我们所用那就是好的。”

        徐中行点了点头:“你处置的十分妥当,孙知府那边你不必操心,自有我盯着,至于孙夫人,我倒是听了个说法,孙夫人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御史,却是袁成壁麾下的一条好狗,也也很得袁成壁的看重,因此孙知府才会高看孙夫人一眼。”

        蒋明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她仔细思索了一番,轻声道:“若是如此,倒是可以在孙夫人身上使使劲,或许能打探出来袁成壁的消息。”

        但是徐中行听了这话,却只是拉住了她的手,温声道:“这些你都不必操心,我自有分寸,我只盼着你高高兴兴的就好。”

        蒋明菀听着这话脸有些热,心里忍不住啐了他一口,就知道说些好听的。

        两人说完了话,就一起去用膳了,日子也一天天过去。

        蒋明菀掰着指头算日子,扬哥儿也该到老家了,也不知道这一路上可都还好,县试又准备的如何了。

        她问徐中行,徐中行便说一切都好,让她不必操心。

        蒋明菀气的直掐他,他却只是搂着她笑。

        蒋明菀看他这样,也忍不住笑了。

        眼看着天一日日冷了起来,京城的信又一次来了。

        上次蒋明菀定下蓁姐儿婚事的心思之后,就给京里去了信,婉拒了母亲的提议,并把自己和徐中行的考量都写在了信上。

        如今一两个月过去,信总算又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