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1 / 2)
所有下人都被屏退至殿外。
满堂空荡, 氛围一下子沉重起来。
姜太后通体生寒,颤着声问:“旌儿,哀家可是你亲姨母, 是你母亲的亲姐姐,从小到大,有多照顾陆家,别人不知道, 难道你还不清楚?”
陆旌沉默地看着她。
她含泪摇头,“好, 好,哀家只不过是为难了你心尖上的姑娘, 你便用女宠来折毁哀家的名声,视亲情为无物,旌儿,你可知这事对一国太后来说有多严重?哀家恨不得撞死在这红柱上!”
陆旌低着眼, 语气略带讽意, “姨母才一天便受不了,当初送钟绥进玉舫羞辱我母亲时,可想过她的名声与生死?”
“你胡说什么!胡说!哀家怎会陷害自己的亲妹妹!哀家对她是极好极好的!当初以母跪子, 三跪九拜到金銮殿求陛下重审玉舫案的, 当时你年纪小, 定是忘了此事。”
“对姨母来说,亲情在权势面前,一文不值。”他背过身去,不疾不徐道,“陛下借着这桩案件,除去了不少人, 想必这也是姨母心中的目的。”
姜太后缓缓坐在台阶上,手掌拄地,感受着地板上传来的冷意,“旌儿,你休要被仇恨冲昏头脑,哀家并未做那种事,都是钟绥自愿进去的。”
“那案子是扑朔迷离,侄儿查了几年,早已将前因后果查清,姨母莫要再狡辩。”
姜太后如遭重击,满面泪水,喃喃道:“哀家后悔,后悔啊,可哀家后来对陆府那般好,什么都挂念着你,挂念着你母亲,就连宜宁不能生养,都好生瞒着众人……都是在弥补当年。”
陆旌淡淡嗤弄,“姨母若后悔的话,也不会在玉舫案之后,参与到围剿父亲的事件中去。”
姜太后捂着胸口,悲痛不已。
当年她为了让她的皇儿巩固皇位,是干了不少坏事。
但所有参与的人中,她是最有良知的那个。
起码,起码还会做出补偿。
这些年来,她日日礼佛,对陆家的一切都极为上心,甚至多于陆老夫人,原以为事情瞒得天衣无缝,却不知什么都不懂的侄儿早已在暗中探查了所有真相。
姜太后擦掉眼泪,此刻只有满腔浓郁的懊悔之情。
后悔踩着陆家一步步上位。
但更后悔的是养虎为患,倘若没有心软,没有求着皇儿放陆旌一命,今天也不会让他撼动好不容易固好的江山。
她跪在地上,不断哀求,“旌儿,看在哀家这么多年护着陆府的份上,你能不能只安安分分地做个摄政王?朝事任你把持,只求你能放过陛下,放过他好不容易挣来的皇位,谁都不容易啊。”
陆旌负手而立,神色睥睨漠然,“我今日来,是想问姨母一句,你们把父亲的尸骨葬到了何处?”
姜太后颤颤巍巍道:“这种事哀家怎会知道?有些剧毒,是可以让人尸骨无存的。”
“旌儿,哀家和陛下对不起陆家,但是对得起你,你能在京城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长大,都是拜哀家和陛下所赐,你不能翻脸不认人......”
锦衣玉食?
陆旌已记不清他究竟被暗杀了多少次。
他不想多听一句,直接转身离去。
夕阳西下,那道背影酝满了冰冷的戾气。
姜太后绝望地闭上眼眸,早知如此,当初何必留着这颗棋子,当棋子有了意识,便会不断反抗,无法将他彻底拿捏,最后只能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陆旌下着石阶,长空之上是被火燃烧着的云层,赤橙的光透过缝隙落在他身上,犹如神袛一般让人望而却步。
吴川低头,恭声问询,“殿下,姜太后如何处置?”
“守皇陵。”
吴川称是。
姜太后去往皇陵的车队缓缓离开京城后,京中的天就变了个样。
顾宜宁已从棠梨院回到摄政王府,陆旌干了什么她一清二楚,这两天是陆夫人回京的日子,她担忧地问:“如果母亲问起姜太后犯了何事,要不要把真相告诉她?”
陆旌把玩着她的发尾,漫不经心道:“随便骗骗就行了。”
顾宜宁哦了声,不太满意他的态度,“连对母亲都是胡说瞎话的态度,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骗我呢。”
陆旌笑了笑,“你还能被人骗?”
他说得心平气和,顾宜宁愣是从一句话中听出了讽刺她的意思,轻飘飘道:“说来说去,殿下还是不信任我,不如出门找个对你死心塌地的姑娘。”
“以后你说什么我信什么。”
“真的?”
陆旌笑着点头。
两人靠在床上,顾宜宁专心致志地看着新买来的几本山水志,看到结尾后,瞥了眼旁边耐心开解九连环的男人,心中暗暗称奇,陆旌鲜少这般安分,往常两人可没有如此闲暇的时候。
她往下滑了滑,滑进被子中后趴在床上,撑着下巴看陆旌是如何解九连环的。
陆旌不一会儿便解开了,解开又并上,如此反复了几次,见小姑娘认真地盯着他的手看,黛眉微蹙,似在困惑,他唇角稍勾,放慢了手中动作。
顾宜宁看得眼花缭乱,陆旌手把手教了几次后,才意兴阑珊地躺下睡觉。
黑暗中,她翻了个身,悉悉索索地往旁边凑,掀开男人的衣服,想伸进去取暖。
陆旌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低声道,“别闹。”
顾宜宁听话地停下动作,见对方一副禁欲的模样,饶有兴致地贴上去,勾住他的脖颈,“你怎么不抱我?”
陆旌忍得辛苦,面上仍气定神闲,“想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