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油,年夜准备(1 / 2)

加入书签

什么叫先进、团结、集体?

        杨建国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答案。

        “建国。”上前握住他的膀子,用力按了按。

        李耀国心里,已经拿他当亲兄-弟。

        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他一口。

        喝汤都不行,我李耀国说的。

        等华子仨人把剩下的四十五市斤大豆油带来。

        壹大桶,打开盖,金灿灿的豆油让人眼花。

        真好-看,这是真的稀罕!

        谁能分上这么一份油,心里头冒出的笑容都不用装。

        绝对真的。

        “一人一斤,没提前准备,就拿饭盒盛了,自个儿回去当心点。”

        “谢谢组长。”

        “谢谢组长~”

        这会儿也没人叫建国了,统一都是组长的称呼。

        分完油,天色更黑了。

        杨建国看了眼还剩十二三斤的大豆油,向涨潮招招手:“你们几个愣着干什么,拿饭盒啊。”

        “啊?”学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自己也有?

        “咋,你们五个不是特种车间的一份子?”

        听见杨建国这么说,五人齐齐摇头。

        “那还不快着点,让我等你呢?”杨建国脸一板,几人慌忙跑去拿饭盒。

        好家-伙,杨师傅这威严越来越重了。

        脸一板,跟天塌了08似的。

        吓人!

        秦淮茹也跟着拿了饭盒,忐忑不安的跟在后面。

        等轮到她的时候,秦淮茹捧着饭盒,看向杨建国的目光……

        她自己现在,都不知道对杨建国到底是什么感情。

        感激、感动、感恩、目标、偶像、师傅……

        或是把他当做神仙敬着?!

        不管是哪种,从前那点不可能的小心思,现在是彻底打消了。

        杨建国,是个值得尊敬,去学习的人。

        自己……

        配不上他。

        秦淮茹不是认为杨建国会这么想,是她自己这么觉着。

        人杨建国看她的眼-神。

        可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歧视,认为自己比谁高一等。

        反而向来是客客气气的,除了犯错挨骂的时候。

        “谢谢师傅。”

        看着自个儿饭盒里黄橙橙,金灿灿的大豆油,秦淮茹发自肺腑的向他道声儿谢。

        “嗯。”杨建国点点头,下个。

        等到所有人都分完了,留在他手里的豆油只剩个底儿。

        看到满满壹大桶油,完了就剩个底儿。

        大伙儿都觉着,手里的饭盒沉甸甸的。

        杨建国把油桶提起,笑呵呵的拎了拎:“哎,这就轻多了。”

        “杨师傅…”众人面色复杂的看着他。

        杨建国没给开口的机会,一挥手笑道:“行了,都回吧,我也得回了,再不回媳妇该找来了。”

        拎着剩个底子的油桶,晃晃荡荡,杨建国往车棚走。

        到了地儿,把桶放下。

        开了锁,推车。

        然后才把油桶挂车把上,走您呐!

        双脚蹬的飞快,两条腿跟车轱辘似的转悠。

        没多大会儿,杨建国就到了大院儿门口。

        搁往常,外头早该没人了。

        可今儿,还有孩子在外头放炮仗,大人们来回走动着道谢拜早年。

        拜年的讲究,各地有各地的讲究。

        里头的门道儿,你是说上三天三夜都未必能了。

        杨建国没那些讲究,英子家里也没什么说道。

        所以,咱就随大流,按四九城的规矩来。

        四九城的规矩,年前邻里先走动。

        完了初一在家歇着,初二回娘家。

        初二晌午往后,才是一家家的拜年。

        谁家初二来拜年的人多,提的礼重。

        那接下来这一整年,这家都是最有面儿的。

        要是没个人来……

        提着车,杨建国正要敲门,发现大门是虚掩的。

        好嘛!

        院儿里也是热热闹闹,家家户户都亮着灯。

        就连多日不见的易中海,都跟着老伴儿去了聋老太家里。

        傻柱也在呢!

        “建国,你说何师傅不能跟壹大爷打起-来吧?”英子有点担心。

        那傻柱要是喝多了,脑子再一犯浑。

        有啥是他干不出的?

        “放心吧,这趟……指定是老太太给俩人做和,要来场父慈子孝。”

        杨建国笑了笑,心里头再明白不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