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134:离开扬州(1 / 2)
后代的大诗人,诗界诗圣,人间诗史,杜绫野老杜甫曾经写过一首古诗,描写了唐朝兵马出行的场景。
其中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
采小兰既是代罪之身,又是女流之辈,不便跟在行伍之中,此时此刻,正按照差役的吩咐,身穿罪服,等在南城门门口。
“不愧是老杜呀,场景刻画得也太真实了!”采小兰心生感叹,兵士们从戎整装的场面太让人震撼了。
士兵纵横成列,步履齐整。高头大马上的校尉军官志气高昂,好似取得胜利,如探囊取物。
军士两侧的道路上,都是相送的家属,嘱托、期盼、叹息种种声音,响彻云霄。
好几千人的队伍,光运输粮草的大车就有几十辆,排成了一条长队,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长龙。
“采小兰,你就跟着队伍的尾巴,不能离得太远,也别离得太近。等到了潮州,再自己去漳州。到了漳州后,一定要及时去县衙报到,然后上交公文。宫师爷说,已经在公文里关照了那边的对接人,劳役不会太重。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差役眼看辎重队都接近末尾了,就催促采小兰上路。
采小兰点头,检查了一下包裹,该带的东西都在,该带的人也都在。一辆马车装得满满的,马车顶上是不怕雨淋的炊具与帐篷之类,而众人脚底放着金贵的物品。
三个月,光是口粮就得准备不少。炒面、烙了又晒干的饼子、肉干等等,只要能长时间储存的,采小兰都准备了不少。
“吁——”
“小兰先生,阿拉伯数字太难了。有没有简单的东西交给我呀!”江梨花却有几分媚态,简单两句话,她说起来,就别有一番风味。让人情不自禁想答应她。
更重要的是,系统光幕的包裹栏里,都被她装满了。手摇纺车、永不沉没的渡船、滤水系统、落宝铜钱、司南针、一把长刀、一根铸铁长棍、一桶酒精。
还有防身匕首绑在腿上,金锄头放在车厢。
如果说要中军分兵保护辎重,那么设置军需官一职又有什么用处呢?
<div class="contentadv"> 得了将令的李范立即带着亲兵离开了队伍。他一点也不在意李存志对他的评价。这支军队此行的目的是换防,到了地方,就会被打散,补充到各处缺人的兵营里。到时候建制都没了,他还在意这短暂的将有什么用?
“不对——”徐银莲注意力回到了路上,却看见前方出现了三个马屁股。
倒不是经过封建社会的毒打,她怕了。而是觉得两人素不相识,不仅送了自己,还关照许多话。他们本可以什么都不说的。既然说了,就代表内心也有善良。
长刀与长棍都是兵器,属于违禁品,自然不能摆在明处。而酒精费了她大功夫,舍不得放在空气中,任凭它四溢挥发。她已经把系统利用到了极致。
可采小兰是什么人?她在斗音上什么人没见过?
“哼!”一声冷哼,采小兰拿起手里的木棍,就敲了一下她的头,“连一个小孩子都比不过,白活了那么大年纪。难学也得学。”
“多谢两位官爷相送,小女子这里一点小钱,请两位在酒楼歇歇脚!”采小兰很懂事地递上了两小串铜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