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你上你能行(2 / 2)

加入书签

        白亭军的如意算盘应该是迅速交易,将那批袈裟脱手,从此对白亭军的最不利证据消失,他们也就有恃无恐,不必担心有人查鱼符丢失了。

        这次现在鱼符丢失的事情也可能闹大,风声太紧所以白亭军一定不会出动很多人来送货,实际上也没必要。

        而突厥人也不可能派很多人来接货,人多了会引起大唐边军的警觉。

        所以郭判官手下儿郎,应该是可以轻松拿下这些人的。

        等拿到人以后,郭判官便可以将突厥那边销赃的人,与白亭军这边送货的人,都送到凉州城的节度幕府,交给崔节帅处置。

        剩下的事情,就跟我们无关了。河西节度使如何处置白亭军,那是崔节帅的事情。

        他不处理,将来出了责任,我们已经尽力,自然可以把自己摘出来。

        某的这个办法,郭判官以为如何?”

        方重勇一边说一边和郭子仪往凉州城内的一处大院落而去,这便是赤水军在城内的的一处小型营房。

        某个“凉国”都城的王府…的遗址改建。

        而此时的郭子仪,则是完全被方重勇缜密的计划给震惊了。

        这踏马真是九岁?

        九岁孩子能这么快就搞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还能想出妥帖的应对办法?

        “小郎君,我们真要节外生枝么?”

        郭子仪也收起从前的随意,正色问道。

        “这不叫节外生枝,这叫办正事!”

        方重勇亦是不甘示弱看着郭子仪,纠正对方话语里面的错误。

        “抢劫风险小,又可以过舒服日子,那吐蕃人来了,谁还愿意拼死抵抗?

        诸军到时候都想着留一条命将来可以继续在河西浑水摸鱼,这河西不就危险了么?

        劫掠之风不可长,更不能姑息养奸。”

        看到郭子仪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方重勇明白,郭子仪其实更关心自己的前途如何,于是他继续加码道:

        “我岳父与郭判官交情肯定是很深的,但郭判官带兵的能力,我岳父还没看到,或者只是道听途说,心中也不是很确定。

        如果这次可以处理好白亭军的事情,那么我岳父肯定会对郭判官刮目相看。

        就算他没有看到,有机会我也肯定会提一嘴的。

        我是孩童不能骑大马不能举大刀的,此事便只能拜托郭判官了。”

        方重勇催促此事,其实也是害怕王忠嗣听说以后发飙,直接杀到白亭军驻地“整顿军纪”,那样就把事情给闹大了。

        以儆效尤,杀住歪风是必要的。但盲目扩大打击面,没有意义。从前的陈年旧案,也没有翻案的必要。

        这次参与抢劫杀人的最多五十人,处理这五十人就够了。既然有法可依,那就依法办事!

        “如此,郭某便走一趟吧。事情成与不成不好说,总之某尽力为之吧。”

        郭子仪对方重勇拱手行礼道。

        他比王忠嗣大八岁,结果对方已经是赤水军使,离河西节度使一步之遥。自己却还在蹉跎岁月,找不到升迁的转机在哪里。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要不然,郭子仪何苦听王忠嗣的推荐来这里陪着方衙内玩耍呢。

        现在有机会立功,不展现一下自己办事的能力,只怕这次调任河西产生的官阶跃迁,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人生的道路很长,关键的步子,却又只有几步,这便是命运的残酷所在。

        郭子仪不想再继续蹉跎下去了。

        “这件事,我上我不行,你上你能行。”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道。

        郭子仪也没墨迹,他带着人,去库房里领了横刀,以及府兵番上时的普通弓(长安西市就有卖的),就离开了这间大院落。他们带着的都是唐军最基础的装备,因为郭子仪本身就没打算真动手。

        以白亭军目前的情况,朝廷撤销编制也就一句话的事情,负隅顽抗除了拖累家小外,没有任何意义。轻装上阵,有利于说服白亭军的人放弃抵抗,不要真的大打出手。

        一旦两军火并坐实,这件事便闹大了。后面要想再收回来,可谓是难上加难。

        郭子仪带着人走后,这间院落里顿时空空荡荡,就剩下方重勇与方大福父子,连阿段都作为联络员和观察员,跟着郭子仪走了。

        方大福眼神复杂的看着方重勇,本想开口说什么,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多嘴。

        可一向口无遮拦的方来鹊管不了那么多,他走过来兴奋的对方重勇叫嚷道:

        “郎君,今天你可真威风呢,我看你才像节度使,崔节度像是郎君手下打杂的呢。”

        方来鹊越说越上头,就好像是他教训了崔希逸一顿似的。

        实际上方重勇也没教训崔希逸啊!相反为了让郭子仪有机会出头,还给崔希逸写了一份“保证书”。

        “丢人现眼的狗东西!还不滚一边去!”

        方大福轻轻一脚将方来鹊踹倒在地,随即忧心忡忡的看着方重勇问道:“军中为盗者自古便不新鲜。郎君为何替崔希逸整顿军纪呢?”

        “不过互相帮忙而已,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我们要在河西历练,怎么能对这些丘八们示弱呢?河西到处都是类似的丘八!

        和崔希逸打好关系,让本地丘八们知道敬畏,这件事便只能这样处理。”

        方重勇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他还是个孩子啊!为什么要经历这些事情呢!

        方重勇不喜欢惹事,有时候甚至很“从心”。但他如果摊上事情了,便一定要处理好不留尾巴,并将利益最大化。

        “郎君言之有理。”

        方大福微微点头说道。

        正在这时,院门被推开,满脸笑容的王忠嗣大步走过来,拍拍方重勇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崔节帅还在担心你路上遭遇意外,我就说以你的本事,到凉州城又怎么会出问题呢。怎么样,这一路还顺利吧?”

        “本来是还挺顺利,就乌兰关到凉州城的路上,出了点岔子。所以刚刚还在河西节度府。”

        方重勇很是无奈哀叹道,随即坐在地上,动都懒得挪动一下了。

        “这条路离凉州,快马不过一天多的路程,怎么能出岔子呢?”

        王忠嗣迷惑不解的问道。

        忽然,他发现郭子仪跟那五十赤水军精锐都不见了,于是继续追问道:“郭判官呢?还有那一队精兵呢?怎么都跑没影了?”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不如岳父随我进屋慢慢聊吧。”

        方重勇有气无力的说道,赶路了一天,又在河西节度府折腾了一番,现在他已经是条精疲力尽的死鱼了。

        “如此也好。”

        王忠嗣微微点头,似乎面有忧色的样子,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为何事忧心。

        第四章了,还有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