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离谱的大唐官场(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他的所谓“忙”,都是在凉州城内外四处转转,多看多听多学,具体的事情,一件也不管。

        这天,方重勇又来到李医官的医馆里面,看看基哥的保健药研发得怎么样了。

        然而这位医术高超的医官,却将一个普通的小陶罐递到方重勇的面前。

        “圣人的药还在试,快有眉目了。不过方军使委托的东西,倒是好办得很。”

        二人落座后,打开了那个看上去平平无奇,只有巴掌大小的黑色陶罐。

        “方军使说的将止血药材半碳化,我试着弄了一下,反正古籍里面也有相关记载。找了几个受了刀伤的人上药,发现止血效果确实好,而且……”

        “而且药材可以长期保存,不会腐坏,对吧?”

        方重勇笑着问道。

        李医官一愣,随即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

        中药材半碳化止血,自汉代以来就有书籍说这个事情。只是因为资料的缺失,改朝换代后又没有迫切需要,所以这个方向一直被束之高阁,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之前方重勇让李医官试试“快捷止血”,就是想弄一个“战场急救包”出来。

        “用沸水煮过的麻布条来绑住流血的肢体,再用半碳化的药材快速止血,这确实是个好法子。

        关键是这两样东西都可以装在一个陶罐里,可以长期保存,可以随军携带,战时每个人都能救急。

        这些东西其实弄出来都不难,只是以前就是没人想到。现在方参军想到了,光这一条,将来就可救活河西边军将士数不清的性命。”

        李医官坐在轮椅上,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说道。

        他见过的“衙内”也不算少了,毕竟当年跟在信安王李祎身边,那个圈子里面出什么货色都不稀奇。心机深沉的有,天真无知的有,欺男霸女不知检点的也有,唯独像方重勇这样不求名利办实事的人没有。

        这个半大孩子身上的气质很奇怪,他就像是游离于官场却又不深度进入其中的游客一般。

        “诶,在其位,谋其事嘛。我这个白亭军副军使,都是混子而已,不能肩扛手提的,不过问具体军务是最好的。

        州府参军又是可管事却不方便管事的职务。如今河西事务,无论民事与军务都已经运转自如,不需要我横插一脚。我去管那些破事,别人见我也烦,本来事情就多还得花时间应付我,那多讨嫌啊!

        哪像现在一样,我不去找茬,河西官府上下人人给我方便,我想去哪里由着我,我要什么便有什么,谁也不会为难我,这不挺好的嘛。”

        方重勇摆了摆手,不以为意的解释了一番。

        如今他在凉州,几乎是“横着走”的存在,因为方重勇心里有逼数,不要去干涉本地官员的政务军务,不要去给那些人添麻烦。

        反正他背景雄厚又有州府参军的官职在身,走到哪里,都有相关的官员迎来送往,给予最大程度的便利。还真有点像方来鹊经常说的,只要愿意,去哪里吃饭都可以不花钱,去哪里买东西都可以不给钱。

        只要方重勇这位“衙内”开心又本分,凉州本地官员不介意大开绿灯,方重勇想参观哪里就可以去哪里,一路有人鞍前马后的服务与护送,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拿州府参军与白亭军副军使的两份俸禄,还有本地各级官员派人伺候兼导游,这种有吃有玩的高级待遇,大概也是自开元以来头一份了。

        方重勇丝毫不怀疑,得亏是自己年纪小,要是再年长一点,只怕河西走廊各地风格各异的胡姬,他都要玩个遍,想要什么类型的,就会有人殷勤的献上,而且不用花钱,不用想后果,敞开玩就是了。

        “不如方军使带在下,走一趟赤水军,将此物献上。”

        李医官有些殷勤的说道。

        方重勇微微点头,心中略有些感慨。

        名和利,当真是每个人都逃不过去的铁咒,眼前这位医官也不例外。

        “那是自然,现在便动身吧。去赤乌镇,现在出发,日落之前便可以到。”

        方重勇笑着说道,没太把这件事当回事。

        李医官似乎一刻也等不及,他也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比起给基哥做“养生药”,方重勇觉得战场急救的东西,才是河西本地的大利好。

        二人出门之前,李医官吩咐阿娜耶把医馆的门看好,便主动找人去租马车了。

        阿娜耶将方重勇拉到一边,压低声音急切问道:“我打听到好多人都在说你要升官了,你怎么还这样淡然?”

        虽然嘴上没说,她心里已经将自己当做对方将来的妾室了,态度自然也跟从前很不一样。

        “都是想讨好我父亲的,人之常情罢了。我现在的官位已经是远远超过了该有的建制,将来顺利回归长安就是了,还升个什么官啊,你真是想太多了!”

        方重勇失笑摇头道。

        他知道很多人写信到长安给基哥建言,说什么他这个衙内在河西办了很多实事,应该封赏之类的。

        这些人,不过是卖好自己那个渣爹罢了。估计基哥心里吐槽一下,便会将这些废话束之高阁。

        毕竟,让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当大官,大唐药丸啊!

        方重勇看了看阿娜耶,发现这西域土妞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

        “伱别不信,之前有个叫苏知廉的官员来凉州城看病,刚到凉州城赴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就已经是甘州刺史了!我父亲给他看的病,他还留下一副字,上面写着医者仁心!”

        阿娜耶着急说道,方重勇爬得太快,让她心中的危机感无以言表。

        “二十四岁的边镇刺史?朝廷办事这么离谱的吗?”

        方重勇一愣,发现他好像并不是凉州唯一的衙内!居然还有个更离谱的!

        刺史可不是什么州府参军这样的闲职啊!那是要办实事的!

        要知道老郑背景如此雄厚,当夔州刺史的时候也有三十多岁了啊!

        “朝廷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阿娜耶翻了个白眼说道。

        看到李医官过来了,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我们去赤水军驻地了啊,明日就回。”

        说完推着李医官的轮椅离开了医馆。

        阿娜耶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总觉得心中不安,一时间又不知道该不该叫住方重勇。

        史料细节都考证过的,大唐官场的离谱那是真离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