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中军主将的待遇(1 / 2)

加入书签

第146章  中军主将的待遇

        “你疯了!哪有孩童上阵杀敌的!”

        府衙后院内,阿娜耶忍不住对着方重勇咆哮道,声音都带着颤,仿佛发怒的母狮子一般。

        院子里那些低矮树木的叶子似乎都在吓得发抖!

        得知方重勇的“荒唐”决定后,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哪里没有,你面前这位不就是咯?”

        方重勇蹲在地上,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然后继续穿绳子,将骆驼皮做成的,巴掌大小的甲片一个个连起来。那玩意现在看上去就像是个背心一般。

        “来,帮我披在身上。”

        方重勇将“轻飘飘”,重量绝对不超过三公斤的皮甲拎起来,心中颇为感慨。

        骆驼皮做成小甲片再拼接成皮甲,不仅重量轻,而且方便使用者随意调整甲片的数量与分布位置。甚至方重勇这种孩童的尺寸,都可以通过稍稍修改一下就能满足需要。

        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王思礼忍不住低声揶揄道。

        眼前数百米以外的地方,到处都是溅起的尘土,完全遮挡了视线。此刻骑在小红马上的方重勇,环顾战场,看得一脸懵逼。

        死得平平无奇,连是谁弄死的都查不清。

        而是他“无功上位”。

        跟在方重勇身边的那些豆卢军骑兵,也一个个郁闷得发狂。

        若是看不到,那不出意外则是吐蕃人的骑兵。

        他现在完全不担心被杀,只恨身上这套骆驼皮甲太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唐军骑兵冲进营地后,唐军步卒也随后跟了上去,在营地内大砍大杀,吐蕃这边的士气已经彻底崩溃。

        从最开始的一百人,到后来的一次性五百人,最后一千人。吐蕃人放人的速度也在加快。

        城楼内,一直在静静观察局势的方重勇,面无表情的说道。这种小套路,早就在他意料之中。越是这样,便越是说明吐蕃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暴起在即了。

        “那……唉!”

        那些貌美女子的皮……对于某些吐蕃佛寺而言,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啊!

        这些事情,对于西域跟河西走廊的百姓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那些吐蕃高僧,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亦是相当坦然。他们自认为是诚心向佛,这便是一种“修行”。他们并不认为这么做是很残忍的事情。

        豆卢军中挑选了锐卒三千,披甲出征。其他本地大户部曲两千人,在侧翼掩护。

        在兵器加工客观条件受限的敦煌地区,这玩意真是惠而不费,从取材到加工都异常便捷,难怪会成为轻骑的制式装备。

        炎热酷暑的沙漠气候,外加低海拔的醉氧环境,让大量吐蕃军士卒不在状态。

        方重勇现在的感觉,有一点像前世第一次跟妹子OOXX。好像还没回过神来,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

        “可以了,一炷香以后,开西门,反击!”

        这种问题她怎么给得出答案呢?

        方重勇微微点头,自言自语说道,对骆驼皮甲的穿戴效果非常满意。

        方重勇不亲自出马,本地大户就不会心甘情愿拿起刀,不会同心同德的抗击吐蕃。很多时候,看似人生的选择很多,实则避无可避。

        方重勇指了指远处的吐蕃人军阵,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可是横向的队伍已经稀疏了许多,军阵的厚度减薄了不少。无论如何,他们在烈日下整队站立了一两个时辰,疲惫是难免的。

        不过此刻吐蕃人依然戒备森严。目前所交还的俘虏,也不过百人而已。吐蕃军士卒昨夜睡了好觉,现在自然是精神饱满,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一炷香时间之后,沙州小城西面城门大开!

        “战争的胜负,往往都取决于事先的准备与谋划。一旦真的动起手来,胜负往往就不在主将掌控之中了。

        阵前的吐蕃军被唐军骑兵冲散,逃向吐蕃军营地。而营地内的仓促组织起来的吐蕃军,又跟逃兵相撞。好不容易才稍稍恢复的建制,被准备充分的唐军冲散。

        王思礼沉思片刻,一想到方重勇自己也会跟着大军一起出发,顿时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次送还俘虏途中正在休息,疏于防范,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方重勇扭过头诡异一笑说道,这话让阿娜耶遍体生寒。

        一开始吐蕃人同样是防着唐军从城内突击,所以他们那时候一点也不敢懈怠。

        他连是啥滋味都没好好体会。

        阿娜耶拉着方重勇的袖口哀求道,那张精致的俏脸看着我见犹怜。

        “不错,我感觉上阵以后,活下来的机会又大了几分。”

        总而言之,就是外面的世界很复杂也很危险,特别是对于漂亮妹子而言。

        “唉!”

        唐代风气豪放,不在于乱搞男女关系,而是社会整体上崇尚那些敢想敢做的有为之人,不喜欢那些靠阴柔诡谲手段上位的老硬币。李林甫等人之所以在民间口碑较差,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一味听从李隆基的命令行事。

        是男人,就对自己狠一点!这便是王思礼这个年过三旬的络腮胡大汉,也要对方重勇尊敬礼让三分的原因之一。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负面buff。

        这次方重勇选择亲自出阵,既是他个人的慎重选择,又是他无法逃避的宿命。

        那已经乱成一锅粥的吐蕃军大营。

        方重勇走向城头,就看到墙角的阴凉处,蒙着面纱的阿娜耶已经等待良久了。

        出阵是一回事,冲最前面那是另外一回事。方重勇出阵只是为了证明众志成城,不是拿丘八们的命去送死拿军功,至于披坚执锐的杀在第一线,倒是不需要方重勇亲自去办。

        这就是战斗啊!也太踏马……无聊了。

        无须专业人士帮忙。

        谁说古人没有智慧的?古人因地制宜的能力,方重勇常常自愧不如。

        送还俘虏的行动还在继续当中。

        方重勇面色尴尬的摆摆手,眺望远方的吐蕃军阵。今日,他便要领兵冲进吐蕃军的军阵之中,老实说,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悉末朗死后,吐蕃军成了一盘散沙,农奴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大量地位比农奴稍强的“庸”阶层吐蕃人,扔下武器就跑!

        本以为会经历生死考验的方重勇,全程在后方看热闹,居然在数百米之内,连一个活着的吐蕃人都没看到!

        进行了一上午的交还俘虏顺利无比,让吐蕃人放下了警惕,他们也没有料到,沙州小城内的唐军,会在还有余力坚守的情况下,冒险出击!

        方重勇削发明志,愿意跟随大军一同出击,此举激发了沙州军民的血性!

        连一个十一岁的孩子都愿意上阵,你说你不敢拿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