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影子选手(1 / 2)

加入书签

第181章  影子选手

        这天清晨,位于光德坊的京兆府衙门,将大门打开。几个小吏搬出来一张桌案,挡在大门前面,并在桌案旁边插了一块木板做的牌子。

        这块牌子上写着:

        “重审旧案者,按次序排队取号,一人一日只可取号一次,叫号不应者过时不候”。

        京兆府衙门外的两侧,也分别插了一块木板做的告示牌。

        其中左边一块上面写着“叫到号码者方可入内,擅闯者按扰乱公堂论处,先罚款再入罪”,右边一块上面写着“损坏公物十倍赔偿,殴打官吏扭送大理寺,先罚款再入罪”。

        两块牌子旁边,各站了五名左金吾卫的士卒在维持秩序,人高马大的张光晟站在京兆府尹郑叔清旁边为他撑腰,桌案前坐着一个绿袍小官。

        这位被推到前台“顶锅”的小官,正故作镇定端坐于前,看着眼前几十个被某些“狗托”动员起来的苦主们,看上去似乎一脸淡然。

        实则他内心慌得一比。

        “按规矩办事,谁闹事就抓谁,有金吾卫给我们撑腰。”

        郑叔清凑过来对那个绿袍小官蛊惑道。

        “此等废物,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啊。”

        “堂下何人,有何事相告?”

        绿袍小官木然点头说道,面无表情。

        这长安的百姓也太实诚了吧,果然还是沙州那边的粟特胡商更奸猾更难对付么?

        郑叔清自信满满的说道,他对于方重勇出的馊点子,有着盲目一般的自信。

        “对啊,有什么问题么?”

        对于这些习惯,张光晟很熟悉,他们当年在河西就是这么玩的。

        郑叔清反问道。

        ……

        一来影响军队士气,二来减少兵员。这种事情帮忙了没好处,不帮忙京兆府也不可能拿节度使怎么样。

        但是,如果只是要执行“程序正义”,让官僚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安心心,从从容容,那可太容易不过了。

        现在你若是要再告发王二,那么本府只能将卷宗退回到长安县,让长安县县令补齐物证人证后,再来审案。”

        “明白了,下官这就来办。”

        张光晟交代了一句,拿起一个装钱的箱子就往京兆府衙门里走去。

        “本府不接受越级上告,你先去长安县衙门告状,他们不能审的话,再让长安县派人把卷宗送来,包括人证物证旁证,本府再来审案。”

        一回生二回熟,郑叔清三下两下将第二件陈年旧案打发了。

        郑叔清用食指在桌案上铺着的一张大纸上寻找对应的条令,随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

        你说他们是类似特警的准军事部队吧,装备同样也是好看,完全不方便用来抓贼。至于破案之类的就更别提了。贼人看到盔明甲亮的金吾卫士卒靠近,早就跑没影了!

        方重勇的看法就是,无论办什么事情,哪怕对方是熟人,也不能坏了规矩,随便敷衍。

        他是被狗托叫来找京兆府衙门麻烦的,不代表他是个傻子,不明白是非曲直。

        所以,也就只能这样了呗。

        现在草民就想问问,案子办得怎么样了。”

        这就是典型的理论上的权力,没有通畅的执行渠道,只能成为纸面上好看的玩意。

        桌案跟前的这位绿袍小官,对着那些“堵门”多日的案卷苦主大喊道。

        方重勇说过,跟别人合作办事的时候,见面分一半就是规矩。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旁“值班”的金吾卫士卒,就好像老虎看到正在吃草的小绵羊一般,脸上都露出了狞笑!

        这位小官木然点头,终于理解为什么郑叔清可以当四年多的京兆府尹,而别人却只能当半年最多一年的京兆府尹了。

        这一招真踏马阴险,以烂招对烂招,也不知道方重勇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案子当年已经判过了,两人都是流放岭南。但抓不到人,本府也没办法。如果你还要告,去万年县找万年县令,然后让那边重新写卷宗,让万年县来判。

        “先罚一百文,再打十棍,便可以离开这里。

        既然要办案,特别是难办的陈年旧案,那当然要好好的办,仔细的办,认真的办,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结果事情被人查到,就畏罪潜逃,然后到幽州那边去当长征健儿去了!

        自古便有罪囚充军的习惯,所以只要是逃到边军里面的罪犯,官府一般都不会再去追究他们的罪责。

        “为什么说金吾卫是废物”

        正在这时,外面有狗托高喊道:“走,我们进衙门,不用等什么号牌了,这就是那狗官郑叔清找的由头!”

        “那肯定不得忘啊,一半也不少了。”

        所以地方节度使都不肯配合京兆府办案。

        “嗯,先看看再说。”

        郑叔清睁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位面容寒酸的中年人,高声呼喝问道。

        “可是,去年京兆府不就受理了么?”

        看到这个小官似乎还有疑虑,郑叔清不以为意的解释道:

        本官办公的地方,就在你身后这扇门后面,与你一样,摆上一张桌案坐着。

        绿袍小官指了指身边箩筐里用小木板做成的号码牌说道,上面写着“甲”“乙”“丙”“丁”等以“天干”命名的牌子,只有十个。

        “在院子里办公,所有人都能看到,那样的话,负责纠察的监察御史,就没办法以懒政为由找茬了。”

        “罚款的钱,金吾卫执法的士卒收一半,京兆府衙门收一半,他们都会有热情办差的。

        <div  class="contentadv">        衙门里面故意拖后腿的,能辞退就辞退。不方便辞退的,写信给右相,让右相来办。有奖有罚,才能保证你麾下人员士气高涨。”

        没带钱的,都留了地址,承诺明日带钱过来交罚款。

        京兆府衙门前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

        “开始领号牌!”

        上面用炭笔写着几个端正又醒目的大字:

        “是这样的,不过左相那边,应该也不会就这么点道行吧。在陈年旧案上做文章,实际上也顶不了什么用啊。”

        方重勇抱起双臂,看着这几个字若有所思。

        另外一个金吾卫士卒笑道。今天真踏马爽,一言难尽,反正爽翻了就对了!

        本来他们还有点看不上那位新上任的左金吾卫中郎将,现在看来,那一位才是真正的大爷!把官场的这些门路都给摸明白了!

        他们这些苦哈哈,从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为什么就没想到这样的“创收”办法呢。

        这些人看了看身旁如狼似虎,正面色不善盯着他们的金吾卫士卒,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与纠结后,一个个都十分肉疼,却又都老老实实的交了钱。

        衙门的大门整天都开着,谁都能一眼看到。本官堂堂正正,不怕那些魑魅魍魉!”

        其实他根本不关心杀牛的案子能不能讨回公道,他现在就是想每日都能从狗托那里拿钱就行了!

        一个金吾卫士卒一边将罚款装进早就准备好的箱子,一边兴奋的说道。

        “对啊,本官理解你的难处,可是朝廷自有法度。长安县先审,本府再审,这便是法度。”

        京兆府衙门人员有限,条件有限,一天接十个案子,已经是顶天了,怎么能为了赶进度,就不把百姓们的诉求当回事,敷衍对待呢?

        好好办差,要办好每一个案子,宁缺毋滥,贪多嚼不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