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块头有大智慧(2 / 2)

加入书签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如果张奭那边不出事自然好,连这一波折腾都省了。

        但他认为,张奭的事情,一定瞒不住,一定会有人大做文章!方重勇从来不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敌人的疏忽上,从来不认为别人一定得按自己预设的方案去走。

        方重勇之前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张奭当初不就在杏花楼里大言不惭说他一定会中进士嘛,估计最后的结果也是这样。

        所以说,既然这次科举里面已经出现了一个张奭,那么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张奭”呢?

        不得不说,可能性非常大。从杜甫与元结的抱怨当中,方重勇总结出了一个很可怕的信息:大唐的科举,已经烂到不改不行的地步了。现在大概就只有基哥,才觉得这玩意还能继续用。

        <div  class="contentadv">        自开元以来,大唐的科举就日渐废弛,关系户比比皆是,考场已经成为了比拼后台的战场。

        从前也不是没有问题,只不过是盖子没有揭开罢了,不知道里头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

        或许在基哥眼里,科举选士都是八二开:有本事的八成,混子二成。

        不过这次揭开盖子以后,他或许会得到相反的结论:有本事的只有二成,其余八成都是混子!

        相信那时候基哥脸上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唉,找个机会离开长安吧,一个科举都有这么多门道,这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王韫秀忍不住抱怨道。李揆替考的事情,一直让她心里不舒服。

        “哪有那么容易走啊,科举完了以后,某还得去兴庆宫报到,不知道圣人会有什么安排。”

        方重勇叹了口气。

        天宝年间,长安的政治斗争,一定会激化。

        以后在这里,他就像是一叶小舟,在大浪中翻滚挣扎一样,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偏偏现在还不能跑!

        现在的基哥,如同一个任性的熊孩子,他作出什么选择都是有可能的,并不一定会按别人的设想去走。

        破坏力极大,不负责还任性,或许就是基哥的本色了。

        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伴君如伴虎”吧。

        “来,都来抱抱。”

        方重勇将王韫秀和阿娜耶都叫了过来,用雄健的臂膀将二人抱在怀里,亲吻着她们的脸颊。

        “将来一旦有什么事情不对劲,我带着你们杀出长安,浪迹天涯,一起逍遥快活。”

        方重勇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你就吹牛吧。”

        王韫秀翻了个白眼,嘴上不以为然,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

        不知道是不是方重勇的乌鸦嘴开了光,又或者是张奭的大嘴巴真的很欠揍,又或者是张奭之父张倚的官位真的让很多人眼红。

        这次科举的最终结果还未出来,张奭中进士甲等的风声,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以至于长安街头巷尾几乎随处可以听到好事者们议论纷纷。

        到了放榜的那一天,果然如众人所说的那样,被授予了进士甲等的人,除了传闻中“必中”的张奭外,还有方重勇和一个叫岑参的人。

        其中方重勇的名字,排在最前面,岑参其次,张奭排在最后!岑参也是当过官的人,跟方重勇一样,同样的辞官回来考试的。

        根据科举规则默认的,这便是进士科(补录)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了!

        至于其他的,元结与杜甫二人的名字赫然在列!只不过他们位列第三档,仅仅代表中了进士而已!

        这些人里头,岑参是走了方有德的门路,而元结与杜甫则是李林甫保举的,至于方重勇和张奭那更不必说,懂的都懂。

        而其他考生,都是高官子弟,家世颇为不凡,家里至少也是四品官起步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元结与杜甫二人才是阴差阳错挤进这次科考圈子里的人,其他的,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考试没开始之前,谁会中谁不会中,大致上就已经有个范围了,只需要细节调整。

        今年的科举可不算简单,比如说第一场“写诗”,题目是《湘灵鼓瑟诗》,要求只能用五言,写满十二句。这到底是写啥的,不是文化圈的人都搞不明白。

        如果让方重勇去考试,估计他什么句子都写不出来,甚至都读不懂命题是要写什么。

        同样的,很多考生也跟方重勇一样,连这最简单的五言诗都写不明白,其他的更不需要说,所以就只能“各凭本事”了。

        于是,科举舞弊的流言,在考生群体中开始蔓延开来。不管是本来就觉得自己没希望中的,还是那些觉得自己应该中第却没有中的考生,都不约而同的串联起来,似乎,其中还有人在推波助澜,不怕把事情搞大。

        这天,已经是放榜三日之后了。

        元结和坐在轮椅上的杜甫,二人春风满面的来到方重勇家贺喜,庆祝方衙内科举中第甲等第一。

        他们在家中堂屋内吃饭,酒过三巡之后,元结这才不动声色的询问道:“方贵人可知最近舆情汹涌,都在谈论科举舞弊之事呢?”

        杜甫将筷子放下,竖起耳朵聆听方重勇的回答。

        “某并不知道,怎么了?”

        方重勇故作惊讶反问道。

        “方贵人有所不知,张奭是长安有名的不学无术之辈,甚至可以说百无一用!

        然而,他现在居然是进士科甲等,好多人都说考官是借此献媚于御史中丞张倚!等待张倚拜相后,他们便可以得到提拔。”

        元结有些担忧的说道。

        “二位才华过人,应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

        “方贵人有所不知啊!”

        杜甫轻叹一声说道:“若是圣人在大明宫再开一场考试,考核中第的考生。只怕,会横生枝节。”

        他与元结,都是靠着李林甫的关系才中第的。实际上如果大家都没有贵人帮助,公平竞争,或许在科举的规则之下,杜甫与元结还未必能考上。

        或者说他们二人心里都很有数,不相信完全靠自己的实力,就可以如此顺利的拿下科举。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

        方重勇哈哈大笑说道,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然而方重勇等人不知道的是,如今基哥所在的勤政务本楼,几个朝廷重臣已经吵成一团,对于这次科举的结果,产生了严重分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