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宝“战神”李隆基(1 / 2)

加入书签

第261章  天宝“战神”李隆基

        要说谁是天宝年间的第一“战神”,那非大唐天子李隆基莫属。

        本来最多打两年的安史之乱,在基哥与李亨的骚操作下,愣是打了八年。当然了,李亨在军事上的骚操作比起基哥的骚操作来,同样是猛得一比,不遑多让。

        只不过李亨的操作都不是天宝年间发生的,所以“天宝战神”的名头还轮不到他。

        基哥指挥打仗是什么水平,方有德自然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而这位皇帝若是想御驾亲征,那绝对是大唐边军的灾难。

        他一个人,顶得上给敌军增加十万精兵!

        “圣人,御驾亲征之事……打谁好呢?”

        方有德有些为难的说道,最后还是把难听的话都卡住了没说。

        方有德也很想把基哥当成太宗,若是基哥有太宗十分之一的领兵水平,他也不会多说什么了,捏着鼻子认了就行。

        到时候在战场上卖点力,多少可以圆回来。

        可是安史之乱中那场嘎嘎叫的潼关之战在那摆着,方有德实在是不敢高估基哥的军事水平。

        “谁冒头就打谁啊!

        基哥笑眯眯的询问道,很是随和热络。

        让高尚找机会对永王暗示一下,朕有意换太子。”

        一想到这里,方重勇有些意兴阑珊起来,接下来的场面话都没心情去说了。

        当然了,在天宝时代,想往上爬是很容易的。关键还是要有能力,跟对人,得圣眷。

        然而,关系再好的同僚关系也只是同僚而已。

        方节帅也需要有人在银枪孝节军里头打下手啊。”

        “王将军好好一个河源军军使不当,怎么愿意屈在银枪孝节军当中做一个小官呢?”

        要不然在陇右这里当个苦哈哈的军使,几年都见不到基哥的面,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高力士笑着说道,完全没把这个高尚当回事。

        至于他爹王思敬是被方有德斩杀的……王难得觉得:既然人已经死了,那就在坟墓里好好躺着,等后人来给他上香就行了。

        本来各军军使都稍稍松了口气,一听王忠嗣是方重勇的岳父,立刻又把心悬了起来,心中暗暗叫苦。

        方重勇如果哪一天看基哥不爽要造反,他举起旗帜,就必须得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否则没人愿意提着全家的脑袋,跟他一起干这种“大事业”!

        从这个角度看,王难得现在的举动就有些奇怪了。

        第二个是仗不仅要打赢还要赢得漂亮。

        方重勇一愣,他万万没想到王难得会说这话。王难得已经贵为军使了,他进银枪孝节军,不亚于从头开始,个人损失不是一般的大。

        换句话说,王忠嗣也压根没想过自己孤身去陇右赴任节度使,而是带着他那一套亲信班子,可以迅速接管陇右兵权。这比他当初赴任河西的时候,可风光了不少。

        而边镇的复杂形势,又对节度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们上任后便可以对外用兵,并妥善处理与边境势力之间的摩擦。

        “也行吧。”

        只是,他们现在说得虽然好,但等吐蕃人举国入侵的时候,又有多少唐军士卒会埋骨高原呢?

        <div  class="contentadv">        一将功成万骨枯!

        方重勇疑惑问道。

        他已经跟基哥写了信,将银枪孝节军作为“机动部队”使用,编制可以随意挂靠,也省得边军与禁军不好协调。方重勇去了河西,那么银枪孝节军就挂靠在河西边军序列;将来若是去了河东,那就挂在河东边军序列。

        御驾亲征,入凌烟阁,道家神碑,这三件事乃是三位一体的,全面强化自己的权力,一件都不可少。

        “既然是银枪孝节军的一员,那就叫某方军使就可以了。”

        虽然动静有点夸张就是了。

        现在外人还不知道银枪孝节军的厉害,都还不当回事。等他们知道了以后,估计要削尖脑袋往里面钻。

        “某想进银枪孝节军。”

        这便是基哥所默许的底线,绝不能再往前走了。

        “方节帅放心,我等都会约束好士卒的。”

        并不是说这种上升通道有多公平。普通人和将门子弟,从出生开始就不是一条起跑线。

        这是某临走前的肺腑之言。”

        这让他们这些手下当差的军使不知道要怎么调整自己跟方重勇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是大唐边将的时候,别人服他管,那是因为他是节度使。在不影响这个大局的前提下,自然有人愿意来套近乎,甚至拍胸脯愿意出生入死也不在话下。

        将自己神话,功勋化,成为大唐的一面旗帜,最后就无人敢谋反了。

        高力士不动声色恭维道。

        之前方重勇从未考虑过自己当节度使的问题,毕竟他还太年轻了,论资排辈差得远。

        “家底”也殷实了不少。

        “让他净身,你收为义子吧。待身子恢复后,送到永王那边为内侍,替朕当眼线。朕保他将来大富大贵。

        他们家之前是跟着李亨混的,现在李亨倒了,那肯定要找个离圣人更近的差事,才能将家族发扬光大啊!也要重新找一个靠得住的靠山。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道。

        结果却又被调到河西当节度使了!

        高力士实话实说道,如今高尚在管理他的宅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机敏能干”四个字倒也恰如其分。

        第三个就是战争中必须要体现出他这个皇帝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基哥淡然说道。

        然后一边从边军中招募勇壮,一边练兵,顺便参与边境的小规模战斗!

        “圣人所言极是,想必那高尚也会对圣人的厚爱感激涕零的。”

        高尚长得一表人才儒雅不凡,当宦官才是他的正途。”

        盖嘉运拍胸脯保证道。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身边的高力士询问道:“上次你说的那个高尚,如何?”

        上次灵州会盟虽然风光,但那些都是方有德打下来的局面,谁都知道跟自己这个皇帝没什么关系。

        王难得沉声说道,对着方重勇抱拳行礼。

        “诶?”

        基哥喃喃自语说道。

        “我等定会枕戈待旦,不辱使命!”

        “王将军可以在河源军中选几个弓马娴熟的亲信,一起赴任。身边要是没几个熟悉的人,指挥起来也很生硬,发挥不出王将军的水平来。

        凭军功富贵,终究只是权贵游戏的一种,上升通道暂时还没有堵死罢了。

        基哥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听到这话,王难得心领神会,叉手行礼道:“末将明白了,谢方军使的知遇之恩,末将必有厚报!”

        ……

        理论上说,所有的唐军边将都是效忠于基哥的,不存在谁隶属于谁的问题,所以方重勇也没想过招募什么“亲信”,也不相信那些所谓的“亲信”,最后会跟他一起赴死造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