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立储之事(2 / 2)

加入书签

        朱允熞被拍的直接往前踉跄了一步。

        吕氏连忙冲朱元璋道:“陛下,熞儿还小,不懂事,陛下莫怪!”

        朱允熞见时候差不多了,正好借着往前踉跄一步的势,抓住了朱元璋的手。

        “皇爷爷……”他抬起头来,泪眼朦胧的看着朱元璋,手里还紧紧拉着朱元璋的手。

        朱元璋的眸子微微动了一下,随后疲惫的说道:“童言无忌,都退下吧,熞儿留下。”

        “陛下……”吕氏为难道:“熞儿他年岁尚幼,恐……”

        “朕知道,退下吧。”朱元璋疲惫的摆了摆手。

        吕氏稍稍宽了心,带着朱允炆和一群下人退下。

        待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房间里就只剩下了祖孙两人。

        朱允熞仍旧在握着朱元璋的手。

        “皇爷爷,你会不会离开我吧?”他低着头弱弱的问道。

        声音悲伤,眼含泪花。

        “不会。”朱元璋的声音传入耳中:“熞儿,皇爷爷问你一件事,伱要老实回答。”

        朱元璋的声音让朱允熞心中微微一动,莫非演的太过,被瞧出来了?

        但下一刻,朱元璋的话就打消了他的顾虑。

        “刚才你说的那些话,是不是你娘教你的?”

        他心里一紧。

        虽然没有看,但也明白,此刻朱元璋的目光一定在盯着自己!

        看来,这老朱的确是不好糊弄!

        自己的便宜老子朱标是当朝太子,朱元璋归天之后,皇位便是朱标的。

        而现在,朱标却意外离世。

        朱标死后,实际上接任皇位有几种选择。

        一是选朱元璋的儿子,按嫡长顺序便是他的二叔,秦王朱樉。

        但朱樉的性子显然并不合适。

        不久之前,才因为犯了错误而被惩戒。

        三子晋王朱棡生性放荡不羁,也非最佳人选。

        两个人都是任性胡来的家伙,老朱绝不可能将江山交给他们两人。

        若是立贤,首推四子燕王朱棣。

        但这与嫡长子继承制违背。

        封建王朝,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向来都是立长不立贤。

        毕竟长子没有争议,而“贤”则很难定义。

        除此之外,便是选朱元璋的孙子。

        长孙朱雄英是常遇春之女常氏与朱标的孩子。

        常氏乃是正牌的太子妃,只是也早已逝世。

        而朱允熞和朱允炆是次妃吕氏之子,只能算庶出。

        若是朱雄英还活着,那他就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选。

        可惜,这家伙八岁早亡。

        再依顺位,那便是应该立常氏次子——朱允熥。

        毕竟,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但朱允熞明白,朱元璋也有他的担忧。

        朱允熥性格平和,历史上,朱元璋很担心他控不住蓝玉等外戚,这才下旨将吕氏扶成正妃。

        朱允炆因此有了嫡长子的身份,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孙。

        而现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显然怀疑吕氏要开始为儿子争夺太子之位,才有此一问。

        心念飞转,朱允熞理清了思绪,稍稍松了口气。

        他摇了摇头,道:“不是娘教我的。”

        朱允熞抬起头泪,略带天真的看着朱元璋,问道:“皇爷爷为什么这么想呢?”

        朱元璋的神色缓和了下,道:“大人的事,你还不懂。”

        朱允熞摇了摇头,倔强道:“皇爷爷,我听说,一个男孩的父亲离开那天,就是他成长的那天,熞儿已经长大了。”

        “皇爷爷,你是不是在想立太子之事?”

        朱允熞选择直接摊牌,毕竟老朱是什么人?

        在他面前,小心思能藏多久?

        倒不如干脆点。

        果然,听了朱允熞的话,朱元璋微微一愣。

        不管他多悲伤,还要为大明江山着想。

        如今年岁已高,此事还不能拖延。

        朱标重病的时候,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他别有深意的问道:“熞儿,你说,皇爷爷立谁做太子合适呢?”

        置身于朱元璋的目光下,朱允熞只觉得如芒刺背,几乎不能呼吸。

        但他明白,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露怯。

        正对上朱元璋的目光,朱允熞坚定道:“回皇爷爷,熞儿觉得,四叔燕王最合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