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如果一切都是老朱家的人,太恐怖了!(1 / 2)

加入书签

第81章  如果一切都是……老朱家的人,太恐怖了!

        朱允熞讲完课,便返回应天府衙门。

        他对这次讲课的效果,还是十分满意。

        原以为这些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人,学起开具发票,现代财税知识,复式记账法必定困难种种。

        朱允熞已经做好了长期讲课,循序渐进,慢慢培养的打算。

        没想到,这些学生的理解力,比他想象的强多了。

        大部分人都是一点就透。

        朱允熞还有点担心他们是不懂装懂,没想到一番提问,他们确实都能迅速做出解答。

        这就让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旋即,他就明白了原因。

        府学的学生,都是十分优秀的读书人。

        参加过县试,府试,再从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

        说白了,就是学霸级人物。

        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高出常人一大截。

        朱允熞教的知识,虽然是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东西。

        但架不住这些人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啊!

        果然,学霸到哪里都是学霸。

        虽然有些学霸会偏科。

        但除了极个别之外,大部分学霸,最差的一科,仍然可以吊打学渣。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朱允熞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

        看来,培养人才的速度,比他想象的快得多。

        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全国建立起新型税务制度了。

        心情好,便不由得小声哼起了前世的流行歌曲。

        刚一进衙门,立即看到通判刘知祥带着一大群属官,正在焦急的等他回来。

        一看到朱允熞,刘知祥立即行礼,恭声道:“恭喜南王,贺喜南王。”

        众人都齐齐行礼,一起说道:“恭喜南王,贺喜南王。”

        这阵仗有点莫名其妙啊!

        朱允熞不解问道:“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刘知祥谄媚笑道:“南王殿下还不知道吧,眼下京师数万百姓,正在皇宫前聚集,请求陛下立南王殿下为储君。”

        有这种事?

        朱允熞微微一怔。

        刘知祥又接着道:“不仅如此,国子监的学生,也集体上书了。”

        “卑职还听说,朝廷数百官员,也一齐上奏陛下,请立南王殿下为皇太孙。”

        “凉国公亦出府进宫,进谏陛下。”

        “还有京畿大营的数十名将领,亦上书请愿。”

        “声势如此浩大,千古未有啊。”

        “南王殿下是天命所归!”

        “陛下上体天意,下察民心,必定立南王殿下为储君了。”

        他说得眉毛色舞,兴高采烈,仿佛感同身受,与有荣焉。

        但朱允熞的眉头却是一点点的沉了下去。

        几乎在一日之间,反对立贤,坚持立嫡长的朝中大臣,就都转变了态度,这也太奇怪了吧。

        还有百姓,国子监学子,军中将领……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背后一点有人操纵,有人鼓动。

        那是谁呢?

        朱允熞脑海中心念飞转。

        一瞬间便明白过来。

        这是朱允炆和朱允熥联手了。

        也只有汇聚两人之力,才能让文官和勋贵一起造势。

        那他们的目的,就呼之欲出了。

        按理说,两人也是竞争对手。

        能这么快联起手,一定有人从中牵线搭桥。

        又或者,其中一人先行出手,另一人推波助澜,无形中造成了联手之势。

        也许还有其他人也介入了其中。

        将水搅浑,让他们兄弟三个斗得死去活来,好坐收渔翁之利。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在突然之间,就形成了这般恐怖的声势。

        单凭任何一方,都没有这样的力量。

        不对。

        还是不对。

        朱允熞心中猛地摇了摇头。

        突然,他脑海仿若有惊雷闪过。

        刹那间云开月明。

        脸上顿时浮现一抹笑意,转瞬即逝。

        “储君之位,自有皇爷爷定夺,且是臣民所能妄言?”

        “我有何德何能,能得百官拥戴,百姓支持?”

        “此事你等皆不得妄言,否则,严惩不贷。”

        他说完,便径直往自己的书房内走出。

        刘知祥和一干官员碰了一鼻子的灰,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

        “南王殿下谦让,亦是理所应当之事。”

        刘知祥笑呵呵道:“我等可不能将谦让之辞都当了真啊。”

        众人都连连点头,一名官员问道:“刘大人,依您之见,下官们接下来该如何办呢?”

        刘知祥摸了摸胡须,耳边响起黄子澄的交代。

        他与黄子澄,是同届进士出身,有年谊之好。

        黄子澄本就是儒林领袖,他们这些文人,素来唯其马首是瞻。

        自然也与之共进退。

        捧杀南王,是黄子澄定下来的,他也会跟上。

        “眼下百官,百姓,军士,学子,都在上书请立南王殿下为储君,我应天府衙门,也不能落于人后,亦当上书。”

        “这……”一名官员迟疑道:“恐怕不太好吧?眼下是南王殿下执掌应天府,我等集体上书,外人会以为是南王殿下指使,这是在向陛下索要储君之位,太过无礼。”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