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或许有朝一日,我之性命,系于你一身(1 / 2)

加入书签

第84章  或许有朝一日,我之性命,系于你一身

        天界寺。

        道衍盘坐佛前,手中拿着一串念珠,一边转动,一边闭目养神,念着佛经。

        说起来,道衍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不虔诚的和尚。

        当初十四岁出家的时候,完全是因为穷得没饭吃了,才入庙逃难。

        后来剃度不久,他就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佛经什么的,早丢一旁了。

        又花了大量的时间,学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其实道衍心中,对佛门经义,大多不以为然。

        但话说回来,如果有哪个和尚,真要向他挑战一下,看谁掌握的佛经更多,看谁悟佛更深,那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会被道衍按在地上摩擦。

        毕竟,道衍真的读过很多书,儒道释三家,他都有涉及。

        哪怕他不喜欢佛经,但读过的佛经,仍然超越绝大多数的和尚。

        更别说他悟性过人,对经书的理解,远超寻常僧人了。

        佛殿内除他之外,再无其他人。

        空旷而幽静。

        一名香客模样的人从外面进来,走到佛像前拜了拜。

        这才俯身来到道衍身旁,轻声道:“大师!”

        道衍的念经声,戛然而止,睁开微闭的双目,问道:“如何了?”

        这人自然是燕王留在城中的探子,如今受道衍指挥。

        “陛下刚刚下旨,顺应天意民心,立四皇孙为皇太孙。”

        “什么?”

        道衍惊呼失声,不复之前的从容淡定。

        那名探子道:“今日朝堂上,百姓呈万民书,学子集体请愿,军士陈情,文武百官一齐请求立南王为储君,声势浩大,陛下已经应允了。”

        “现在金陵城内锣鼓喧天,百姓们都在街上庆祝呢。”

        道衍侧耳听去,果然隐隐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

        他“涮”地一下,站起身来,很快走上旁边的楼梯,“踏踏踏”登楼一直走到高楼之上,远远眺望。

        果然。

        只见街道上,人潮汹涌,无数的人载歌载舞,正在庆祝。

        也难怪百姓们如此高兴。

        自古至今,由百姓上书推选储君的事,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如今,朱元璋真的下旨立朱允熞为皇太孙。

        每一个参与上书的百姓,顿时都觉得自己太荣幸,太牛逼了。

        未来的皇帝都是我推举出来,还不够牛逼吗?

        以后和别人谈起来,谁敢不敬。

        推举出未来天子啊,这牛逼还不能吹一辈子吗?

        甚至,那些没有上书,仅仅是口头上议论了两声的人,也都一个个兴高采烈。

        好像朱允熞能立为储君,自己都立了多大的功劳似的。

        储君啊,那可是未来的天子。

        在“我们”的推拥下,就这样诞生了!

        谁不觉得骄傲?

        谁不引为自豪?

        此际,金陵城中百姓,几乎都上街了。

        整个金陵城,变成了一遍欢庆的海洋。

        这情形,比过春节还要热闹许多。

        道衍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到了此时,他哪里还能不明白,各方势力,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被老朱耍了。

        从头到尾,这就是老朱布的局,就等着他们跳进来。

        南王,南面而称王。

        老朱在用这个名字册封的时候,就想到了下一步,所以才用这种名字册封。

        就是让世人误会,让大家都明白他的心意,让反对者兴风作浪。

        帝王手段!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而包括他在内,各方势力,都被“骗”了。

        无形中助推了一把。

        道衍的眼前,又慢慢浮现朱允熞的身影。

        那道年岁幼小,形容不长的身影。

        朱允熞的身份,本来十分尴尬。

        非嫡非长,排行在四。

        在争储的路上,甚至可以说还不如燕王占优势。

        在此之前,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年幼的孩子。

        但自从朱标薨,朱允熞出现在人前,表现就非常惊艳。

        诗文,谋略,心志……

        各方面几乎都堪称完美。

        他谋划了许久,最终还是不能帮燕王夺得储君之位。

        可朱允熞……

        一转眼,他已是皇太孙了。

        老朱要立朱允熞为储君本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番谋划,竟令他变成了天下共拥之主,储君之位,顺理成章。

        不仅如此,还获得无双的声望。

        道衍默默思索着,反思自己的错误。

        朱允熞的背后,真的有人吗?

        如果没有,那此子的妖孽,就委实太过了。

        道衍自视甚高,自认自己不弱于天下任何人。

        但如今回想朱允熞的种种,竟越想越觉得他太过于恐怖。

        “有此人在,燕王想夺天下,难于登天。”

        他思考着,下了如此结论。

        “当务之急,是必须要将他的底细完全摸清楚。”

        “可我两次试探,竟没有看出深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