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摆脱控制,暗流涌动!(1 / 2)

加入书签

第171章  摆脱控制,暗流涌动!

        油印机的发明,很快将在大明掀起了一场风暴。

        它很小,小到毫不起眼。

        但它又足够大,大到可以改变大明的读书人数量,改变大明的权力结构。

        只有知识不被垄断,士大夫阶层的特权才有了打破的基础。

        而油印机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技术与制度,永远相辅相成。

        “待油印机制造好之后,孤要设立一个专门的通讯社,作为朝廷的耳目喉舌,发行报刊杂志,报道朝廷的重大事项,向百姓们宣传和解释朝廷政策,占领舆论高地。”

        “道衍,孤打算让你担任第一任通讯社的主管,你可愿意?”

        在此之前,虽然大明早有邸报,但只在官员中发行,其主要作用亦只是起到一个政府通告的形式。

        而且,由于上面刊登有大量未经批红的奏章,引起官员的讨论,反而成了文官控制舆论,胁迫朝廷的重要工具。

        朱允熞早就想改革了。

        由于技术不成熟,他能做的,也只是减少敏感奏章的随意刊发。

        油印机问世后,印刷将变得十分便利,从前一部分以手抄报为职业的人,都将因此而失业。

        朝廷可以通过发行大量的报刊,直接将最高层的声音,传达给最底层的百姓。

        在此之前,只能通过官员们传达命令,他们往往会故意扭曲上意,或者隐瞒不告知。

        百姓们很难了解实情。

        一旦报刊成立,其作为公共媒体,直接面向百姓,省去中间环节,才能彻底的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

        除此之外,通过报刊的发行,朝廷也能掌握最大的宣传阵地,一方面洞察民情,另一方面也控制舆论。

        更重要的是,朱允熞对自己帝王的定位,是与最广大的群众站在一起。

        那同时也意味着,他几乎与如今的整个官僚集团,站到了对立面。

        官僚集团控制着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帝王的命令,要通过他们去贯彻,实行。

        虽然朱允熞通过宣传造神,如今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威望,但如果失去沟通的桥梁,这种威望就毫无意义。

        报刊的发行,正好起到绕过官僚集团,架起与百姓直接进行对话的桥梁作用。

        皇帝的旨音,朝廷的声音,可以直达最底层的百姓,官员再也无法无欺瞒。

        通俗点的说,国家政权中最重要的两项权力,无非是笔杆子和枪杆子。

        即舆论宣传(思想控制)和暴力机构。

        封建社会几千年,舆论宣传实际上一直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中。

        但凡朝廷变法触及他们的利益,主持变法的人,就会被骂成奸臣、昏君。

        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清。

        迎合文官利益的帝王,会被他们大力吹捧,奉为千古圣君。

        反之,则是暴君,昏君。

        一心想要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帝王,因为会触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往往就会获得滚滚骂名。

        被士大夫阶层以卑鄙无耻的手段侮辱。

        百姓们不明就里,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报刊设立后,只要将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通过大量的发行,就能自己控制舆论,不受士大夫阶层的约束。

        这对以后推行变革,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唯其如此,他才能将士大夫们拉下神坛。

        姚广孝已怔在那里。

        以他的目光,一眼便能看出这样一份报刊的重要性。

        他忙拜道:“谢太孙殿下,贫僧唯誓死以报。”

        朱允熞淡淡一笑,道:“油印机的制造不难,你就抓紧时间去筹备办报刊的事情。”

        姚广孝又道:“还请太孙殿下为这份报刊赐名。”

        朱允熞略一沉思,道:“此报上通帝王,下及平民,为天下百姓而设,就叫“百姓日报”吧。”

        “好名字!”姚广孝赞叹道:“贫僧这就去筹办了。”

        说完,他匆匆离开。

        对办报之事,姚广孝极为上心,不愿有丝毫耽搁。

        朱允熞又与工匠们讨论了一下宝钞防伪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