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疯掉的黄子澄,千刀万剐,不止他一(1 / 2)

加入书签

第190章  疯掉的黄子澄,千刀万剐,不止他一人!

        杨靖的声音浩浩浩荡荡,正气凛然,威严响起。

        朱允熞心中微微一动。

        黄子澄的狡辩之语,实际上也代表这个时代很多读书人心中一种想法。

        拒绝进步,拒绝接受新思想。

        对于任何可能带来变革的人,他们都感到恐惧。

        只认可那些陈旧不堪的理念。

        那赵靖又会如何反驳呢?

        “立嫡立长,圣人不曾言,经典皆无记载,为何?”

        “慨圣人所言者,皆天下之至理,非一时之便利。”

        “立嫡立长,所以千载流传,不过是凡人难辩贤愚,不分是非。”

        “为免引起不必要之争议,便行立嫡立长之法。”

        “此偷工取巧之计,并非正源之至理。你奉为圭臬,可笑至极。”

        “然此策虽愚,却也能减争议,消杀戮,定太平,世无圣人出,此亦行之有效之法,用之自无不可。”

        “今太孙出世,文则有李杜之才,武则有韩霍之威,入则天下名相不及,出则江山乾坤可定。”

        “太孙之才,非我等凡人妄加评议,而以事实之胜雄辩,无可争论。”

        “我且问你,放眼当今之世,可有人能在诗词文章上胜过太孙一筹?”

        “你黄子澄自认为有状元之才,冠绝天下,可敢与太孙比诗才乎?”

        他双目圆澄,怒视黄子澄。

        黄子澄猛然一颤,默然不语。

        百官皆然。

        能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人,诗才之高,在场之人,无一人敢碰瓷。

        连方孝孺都只能跪而拜之,他们又算什么呢?

        “我再问伱,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可有哪位名将能以五百之军,平数万贼寇,满朝文武,可有人能几日间将东南倭患一扫而平?”

        黄子澄仍是不语,百官亦无言。

        就算再有什么厉害的名将,要平定倭寇之乱,正常而言,也需要三、五个月的功夫。

        这不是说倭寇就有多厉害。

        而是仅调兵谴将,排兵布阵,安排军队,布置后勤,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很难。

        再加上每战皆胜,梨庭扫穴,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更别说出征海外,直捣老巢了。

        若是倭寇那么容易剿灭干净,朝廷根本没有必要禁海,更不会留着不剿。

        “仅此两项,太孙之能,当世便无人能及。”

        “立太孙为皇储,又有何不可?”

        “天下百姓认为可,满朝文武认为可,朝中勋贵功臣认为可,宗室皇亲认为可,陛下顺天应命,从谏如流,立其为皇储,你黄子澄认为不可?”

        “请问你黄子澄究竟算老几?真当自己是神明之代言,圣人之再世?”

        “你是早藏反心,认为自己比皇帝英明,还是天生反骨?”

        赵靖的声音越来越大,含怒而威。

        黄子澄的身体不断颤抖,摇摇晃晃。

        “太孙殿下献复式记账之法,理清天下之财,仅此一条,你黄子澄一生所为者,也难及万一。”

        “太孙所行之国策,如加征商税,所得之钱财,无非用于新军之建设,技术研究之资。”

        “若无此笔巨款,岂有新军之威?”

        “再者,商税所缴者,盖巨贾商户,劫富而济贫,正是天下正理。”

        “抑豪强而促民生,削巨富而资百姓,此古今贤臣所求之事,又有何不可?”

        “你黄子澄不过以先入为主之偏见,或逞一己之私,无视天下百姓苍生之民计。”

        “你口口声声圣人之言,天下苍生,我且问你,你做过哪件有利天下苍生之事?”

        “若非太孙有天纵英武之资,弹指间平定东南倭患。东南百万百姓,就要因你之私,而置于水火之中,无数人因你而死,你竟然还有脸说自己是为了天下亿万苍生?”

        “难道东南百万百姓死掉,半壁东南毁去,天下亿万苍生就得救吗?”

        “世间岂有如此荒谬之理?”

        杨靖越说越激愤,越说声音越大,直震得在场的官员,个个耳中轰鸣。

        “太孙殿下开海禁,你亦以为不行。”

        “盖因你鼠目寸光,认为倭寇不能平定,若开海禁,则一夕而乱,天下不安。”

        “可太孙不过是弹指间,便将东南倭寇,连根拔起,再开海禁,利天下万民,你可曾想到?又可有此之能?”

        “黄子澄,你不过读了几本圣贤书,尚不明圣贤之言,不通书中之理,既无盖世之才华,更无天生之英明,不晓是非,不明对错,为一已之私利,上弃君王,下弃百姓,亦忘圣人之教诲,百姓之期许,死到临头,你还不知悔改,仍敢说自己没错,古往今来,大奸大恶之人,无过于你!”

        杨靖伸手一指,浩气凛然。

        黄子澄的身躯,像是瘫软了一般。

        这些日子,关在监牢之中,他也曾想过许多。

        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若是错了,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天下的罪人?

        若是错了,那他自诩的正人君子,忠奸义胆,岂不是都成了一个笑话?

        若是错了,那自己有何面目对天下人,有何面目对父老妻儿?

        不,我没有错!

        哪怕是死,他也不能认错,也不愿认错。

        故而,他在狱中不断的催眠自己,欺骗自己。

        此际被杨靖一骂,就好像被剥开了伪装的外衣一般,顿时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