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朝堂空虚,科举取士提前!(1 / 2)

加入书签

第319章  朝堂空虚,科举取士提前!

        将金陵长江大桥的事情定下来之后。

        朱允熞又开始商议起科举取士的事情,毕竟现在朝堂空虚,很多事情都无法推进。

        在此之前,朱允熞更是不得不开办了一场小科举。

        用来补充人才,可这些人才用来办一些简单的事情还行,若是当真想要为大明的肱股之臣,却还需要更尖端的人才。

        而若说大明之中最大的人才。

        便一定是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科举进士!

        这些人虽然并非全然有用,但大多却都是聪慧之人,必然会有不少的人才涌现。

        “这次科举取士,孤有意将其提前。”

        “如今大明求贤若渴,诸位以为,将科举取士定于何月,最佳?”

        朱允熞问道。

        这件事,他并不想自己一个人独断。

        而自玄宗开元年以来,则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不变。

        这已经是他觉得最早的时间。

        因为他对于大明士子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反倒是这些通过科举杀出来的大臣们,都很是清楚。

        大家各执一词,无法定出个准确的时间。

        但此事突然。

        自隋唐开科举以来,唐朝前期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

        这也是朱允熞的用人之道。

        先是派官员通传天下。

        “詹尚书,你有何看法?”

        这才看到朱允熞脸上呈现出满意的神色,詹微方才将一颗悬着心的放下,当臣子久了,特别是大臣当久了。

        每一件事,都要到位才行。

        “且!本次科举,文章华丽者可取士,文章精炼者可取士,文章实干者亦可取士!”

        “科举之事,事关大明国运!”

        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就好。

        一举扭转太孙殿下在士子心中的形象。

        所以衡量了片刻之后。

        “便定在二月中旬,举行科举!此事便交由礼部全权负责,勿要让孤失望!”

        方才定下主意,道:“此言有理。”

        “凡孤中意者,皆可取进士!”

        于是只得说道:“禀殿下,大明科举,常于四五月之间举行。”

        被朱允熞点名,詹微不得不站了出来,此人老奸巨猾,若不是朱允熞点名,怕是他不会站出来表达意见。

        “各地有国道相连,便是最偏远之地,也不过半月之路程。”

        只是如何通往答案,却还需要朱允熞和诸多大臣集思广益,共同思考。

        众朝臣自然不敢反对,否则便是同天下的士子为难,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而且文官的势力来源与这些士子更是息息相关。

        “当思之慎重!臣以为,当再往后延迟十日,定在二月中旬为上!”

        <div  class="contentadv">        “当无多少差错!”

        但看到朱允熞脸上有些不满之后,立即又改口,将时间定在了二月。

        这一刻,诸多大臣仿佛看到了无数士子各展所学,只为博太孙殿下认同的模样。

        而这件事,朱允熞并不想同朝臣商议。

        告知大明各地的士子,科举提前的消息。

        自然拿出来的主意和章程,也更符合实际。

        但朱允熞要办的事仍没有结束,时间是定下来了,但这一次,朱允熞开办科举,却打算破例一次。

        一千人,那就是一千个进士!

        自然不会反对。

        而日子,就在这般紧张却又有序的时间中过去。

        同时更是开始安排科举的场地、规制、侍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