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陕西大旱,清查余粮!(1 / 2)

加入书签

第377章  陕西大旱,清查余粮!

        北元归降,的确是一件大事。

        可等朱允熞回到皇宫之后,没等开心一阵,另外一则消息却突然传来。

        今年陕西再次大旱!

        粮食歉收,百姓再次受灾,请求朝廷赈灾!

        “大旱!大旱!大旱!”

        “又是大旱!”

        奉天殿内,朱允熞皱眉紧皱,怎么又是如此,难道说老天爷对大明真就如此不公?

        在明末的时候,就是因为陕西接连三年大旱,方才导致的陕西境内流民四起。

        从而,才掀起了那一场摧毁大明的流贼之患!

        可现在,方才不过是明初而已,怎么又遇到了接二连三的大旱?

        莫非上天当真不眷顾大明?

        虽说大明亡国是自己的原因,但说起来,这极端的天气却是给了不少助攻,偏偏这时候又不似清朝有红薯传过来。

        好在,朱允熞找到了甘薯,再加之兴修水利,倒是不怕粮食问题。

        可陕西大旱,而且是接二连三的大旱,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负累,毕竟要从其他地方调动粮食过去赈灾也不容易。

        特别在陕西这种有些偏远的地方,国道根本就还没怎么动工。

        走的还是原来的官道,粮食的损耗不小。

        不过朱允熞倒不是心疼这些损耗,只是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陕西干旱的问题必须想到一个解决的法子。

        修建水库一事,在陕西几乎是势在必行了。

        决不能拖下去,就算是陕西现在的受灾也不能拖延,大不了就以工代赈,让陕西的百姓都去修水库和国道算了。

        大不了明年朱允熞多去掠夺一些海外的粮食回来。

        调给陕西布政使司使用就是,总之,还是得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想到此处。

        朱允熞当即说道:“陕西干旱之事,不可拖延。”

        “立刻派钦差下去,清查余粮,同时了解一下今年的秋粮收成如何,所缺多少,朝廷好统一调度。”

        “再者,派一批工匠过去,明年夏天前,陕西必须要有至少三座水库以上。”

        朱允熞还欲再说。

        但正这个时候,却被一个户部的主事打断。

        “禀殿下。”

        “不需要派钦差下去,户部有详细的受损情况。”

        “陕西布政使司的奏折上写的也极为详细,臣以为,直接就近从附近的粮仓调粮过去即可。”

        “毕竟灾情不等人呐!”

        朱允熞不由眉头一皱。

        他是太孙,话还没说话就被打断,这官员未免也太大胆了些!

        不过朱允熞并不是计较这些的人。

        只是略微不快,随即说道:“陕西多年大旱,地方官员为了升迁,必定多有掩饰。”

        “必须派人下去详细查探一番实际的受灾情况。”

        “避免百姓实际受灾情况更加严重,地方官员却知而不报的问题。”

        “至于调粮,当从京师调取最为合适。”

        “杨士奇,这件事就交给你们百姓监督司去办!”

        “夏原吉,调赈灾粮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办!”

        如今大明的京师几乎成了大明粮食的集散地,各地的粮食都堆积在了大明京师之中,毕竟整个大明就数大明京师的交通最为发达。

        想要哪儿,也最为便利。

        同时,海外的粮食也是被运送到了京师之中,还有一部分则是在魔都。

        “这……”

        那官员还想反对,但朱允熞却已经吩咐了下去,根本没有机会。

        只好退了回去,眼神之中有着一丝慌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