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文武百官的震撼,老朱惊呆了!(1 / 2)

加入书签

第408章  文武百官的震撼,老朱惊呆了!

        十日之后。

        朱允熞带着文武百官以及老朱出城,直奔金陵长江大桥而去。

        根据工部传回的最新消息,金陵长江大桥已经完全竣工,随时便可验收,于是朱允熞便直接带着所有人前去观看。

        对于这唯独属于大明的奇观,朱允熞筹备如此多年,如今终于有了收获,自然是欣喜难耐,一刻也不想等候。

        就连老朱也是急不可耐,这十日身体方才好了一点,当朱允熞找上门来的时候,也是拖着自己虚弱的身躯,一定要去。

        朱允熞劝阻了一下,但老朱却实在是异常坚定,朱允熞再没有任何理由阻拦,于是只能让老朱跟着来了。

        但朱允熞还是嘱咐老朱,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下马车,毕竟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冬天,可正所谓料峭春寒,如今正是乍暖还寒时候!

        谁能保证老朱吹了寒风之后,身体会不会变得更加糟糕?

        这谁也没办法保证!

        所有的太医都只能是建议老朱不要出去,留在医院静养,同时有太医陪伴,说不定还能把身体养好多活上几年。

        可老朱的意愿缺异常强烈,朱允熞也拗不过,但还是强硬的要求老朱,只能在马车上面,不能下地吹风。

        江风猛烈,又正是春寒的时候,朱允熞还希望老朱多活几年。

        不一阵的功夫。

        盛大的车队便从京师之中,抵达了金陵长江大桥的位置,原本连营十里的劳工营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了一座宽阔到无以复加的大桥!

        那正是金陵长江大桥!

        江中,雾气弥漫,一眼根本望不到尽头!

        而这座桥,就好似那横贯天地源气的大桥,矗立在这江面之上!

        宽阔!伟岸!宏大!

        无论用任何词句,无法形容其壮丽!尤其是在这个甚至连高楼大厦都没有的时代!

        当见到这么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时,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抹难言的震撼!

        文武百官在这一刻,终于清晰的感知到,原来大明的实力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大明的科技,原来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几千米长,数十米宽的大桥,上下两层,就这么横跨了长江天险,如一条长龙,消失在了雾气之中,根本看不见尽头!

        这就是金陵长江大桥!

        而老朱更是看的呆愣当场,想当初,老朱刚刚起家的时候,行军遇水搭桥,也无非是将一些浮舟相连,再以铁索相连,于木舟之上铺设木板。

        搭建起一座浮桥,便已经算是难得。

        而如今,连最难跨越的长江天险,竟然也被大明征服,建起了如此雄伟的奇观建筑!

        这不正是说明如今的大明,已经远非昔日之大明?

        而自朱允熞监国以来的大明,更是远胜过自己所理政时的大明?

        对此,老朱心中只有自豪和骄傲,缺没有半分不满。

        老朱家的皇帝,自然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强,才好!

        而若是当真一代更比一代弱,只怕老朱在地下知道了,当真是要吐血!

        死也不得安宁!

        要是真的按照历史上的轨迹,老朱家的皇帝一代更比一代奇葩,一代更比一代软弱,那老朱才是泉下有知,心态都要爆炸了!

        不过,文武百官和老朱心中的这些想法,朱允熞都不清楚。

        朱允熞只知道,此刻在他心中,同样是翻天覆地般的感受。

        一座存在于后世的大桥,被自己提前了数百年建造出来,而且完美一比一复刻还原。

        这又如何称不上是奇观?

        而且这座桥建立之后,大明之间的交通更加顺畅,皇权也能随着这座桥的建立,而被延伸出去。

        同时,天下的百姓也会纷纷因为这座桥的修建,对大明越发归心,因为若非是得了天命,又岂能修建出如此宏伟的建筑?

        在这一刻,朱允熞心中想到了太多太多,有这座桥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有这座桥对大明千古的意义。

        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满足!

        因为这是他朱允熞在这个时代留下的痕迹!

        留下的印记!

        不同于在历史古迹之中刻下‘在此一游’的低俗行为,朱允熞真正将自己刻印在了历史古迹之中!

        日后,任谁若是来到这金陵长江大桥的时候,必定会要提起朱允熞的名字!

        同时也必将提到朱允熞所做过的所有一切功绩!正如长城之于秦始皇一般,这座大桥,便是朱允熞的长城!

        “当真是巍峨壮观的景象。”朱允熞忍不住感叹道。

        后方。

        文武百官不由得纷纷附和:“殿下,此乃千古奇观!非千古明君不可见!”

        “殿下与陛下,正是这千古明君啊!”

        “自然如此!自古以来,大兴土木,必要征发徭役,民不聊生!”

        “但殿下却是免除徭役,还建造起了如此宏伟的大桥,这又如何能不是千古明君?”

        震撼是一方面。

        而另一方面,则是必须要抓紧时间,拍一拍朱允熞的马屁。

        谁都知道,太孙殿下向来不喜欢别人拍他的马屁,不喜欢无脑的吹捧。

        并且难得有如此高兴的时候,这个时候都不把握住,把太孙殿下哄高兴一些,这岂非是错失良机?

        没看到,但凡是太孙殿下所看重的官员,通通都高升成了朝中的一方大佬了吗?

        前两年的时间,翟善更是从区区一个陕西巡抚,坐到了现在出海司主管的位置!

        在朝中可谓是呼风唤雨!

        而对方,无非就是抓住了朱允熞对于出海的喜好,拼命给太孙殿下拍马屁才有了今日。

        所以,下一个翟善,未必不能就是他们啊!

        但他们却不知道,朱允熞之所以任用翟善,当然不是因为他会拍马屁,事实上,翟善从来都不会拍朱允熞的马屁。

        朱允熞真正将翟善推到前台的原因,只不过是将其当做了扩大皇权的工具而已!

        毕竟一个朝廷之中,不能全是正人君子,否则这皇帝的威严便会荡然无存!

        没有奸臣,又如何能够体现出皇帝手中无上滔天的权势呢?

        正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朱允熞再清楚不过,若是朝中的大臣当真只要做好事情就能升职,那么要不了多久,皇帝的威严便会荡然无存,文武百官纷纷都不会把皇帝当回事了。

        而这一点,也正是皇帝这个位置的矛盾体现。

        任何一个皇帝,都想要手下的大臣都是得力的干臣,是清官,是忠臣!

        可真的到实践中来,却才发现,原来贪官和奸臣,才是皇帝最大的权势来源!

        权力的本质,其实就是仪式。

        所以礼不可废!

        形式,也有存在的必要!

        朱允熞要是真的按照后世老百姓的思维去当皇帝,只怕要不了几天,自己便将皇帝的威严丧尽。

        而这些,都是朱允熞从老朱身上所学来的,因为正是老朱从无到有建立了皇帝的威严!

        同时也正是老朱,教会了朱允熞很多原本体悟不到的道理。

        想到此处,朱允熞越发想要完成老朱心中的所有遗憾,让老朱可以放心的离去,不带着任何遗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