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证据(2 / 2)
而眼前这箱子里面装的,自然便是苏州士绅的罪状以及记录的相应罪证。
当然,这还只是初步的,如此大案,自然是不可能草草了事。
涉及万人,少则也要审理个四三个月,长的话审理一年半载那也不是个什么稀罕事儿。
朱标亦是打算将这些案子给办成铁案,这自然要求证据无比的详实清晰,论断的罪状,也要令人心服口服。
重点是,朱标不希望这么一个大案,变成老朱心狠手黑的证据。
相反,这应该作为老朱的政绩,或者说是他朱标的功绩。
朱标心中也是开始默默反思这些时日以来的得失,思考这出游半个月以来的收获。
尽管背靠老朱,老朱支援的也是相当到位,可正因为如此,朱标才能发觉自己和老朱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远在京城的老朱,对于苏州情势的判断,丝毫不亚于亲在苏州的他。
而且,对于情势的洞悉,比他更为深彻,要知道,他还有道衍在一旁为他出谋划策,纵使如此,也是不及老朱。
当然,苏州此行的最大收获不是别的,就是道衍。
银子、钱粮、土地什么的,固然是收获巨大,可是,真正关键还是人才。
得一良将,胜过百万雄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些古语无一不证明着人才的难得。
最为关键的是,还有要识人认人的那一双眼睛,在这一点上,朱标又觉得自己和老朱差了不少。
朱标知道,自己其实是相当于开了一个透视的,对于那些人是名臣良将,他大致还知道一些。
可老朱不一样,老朱就等于开盲盒抽奖一样,这抽出来的,个个都厉害的不得了。
别人不说,一个李善长,一个徐达,就这两人,在历朝历代的文臣武将里面排列起来,各自挤进前五,问题不大。
至于别的,那不好意思,直接就是一打。
出名的不计其数,这在史书上名声不显,但实际才能相当出众的这就更多了,就比如吴良吴桢这两兄弟。
朱标也是看了这两兄弟的履历才知道这两人有多厉害的。
别真以为跟着老朱时间早,最后就一定能混得开。
虽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要知道,老朱不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人,要是让你上,你不中用,跟不上,早晚你也得被淘汰。
乱世之中,生存法则就是如此的残酷。
而吴良吴祯这兄弟两人自始至终,就没掉队,这就已经非常厉害了,要知道老朱是个什么发展速度,这没两把刷子,没有一定天赋,还真不一定跟得上。
而这两人,不过是老朱麾下武将里面两个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