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2)

加入书签

多少个零都没用,这些票据,要么是法币,要么银行已经倒闭了,不然就是记名票据,不是本人无法拿到钱。

能兑付的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福升洋行10万英镑的不记名本票,一个是花旗银行的2万美元不记名汇票。

因为不记名,他们才可以取。剩下的如果想作为子女继承,要费很大力气扯皮,现在这种情况,没人会给他们开证明,开了证明对方也不一定会认。

不过这些已经够了。

六十年代的2万美元相当于后世的多少

这不太好算,毕竟现在买东西不止用钱,还要用票。而且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时代特征,生产工艺等原因会导致某些物品价格虚高,比如房子,某些物品又在贬值,例如家电。

直接用美元换算,根据大米、石油、黄金、肉、蛋等物品来换算通胀率,折中一下大概是现在的10左右1。

那么2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万美元,也就是140多万人民币。

10万英镑的话她不太清楚,应该有千万之多吧。

总之,如果能顺利兑付,这是一笔很可观的启动资金。

确实是豪门资本家的底子,毕竟真正大头的是盒子里那些已经失效的票据,大多银行、银号已经倒闭,还有被时代淘汰的法币以及可充当现金的庄票。

原主的外祖母家底比她想象得要厚重,这是几代人的积累。

这些钱如果到港城,无论是用于一家人的生活支出,还是创业资本,都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

1967年之后,香江地产崩盘,市场低迷,商人逃港,是抄底房地产的最好时机。

林薇曾经看过一个穿越电影2,主角提醒地产商说67年房地产大跌,届时逢低买入,有多少吃多少。

10万英镑的初始基金,足够她去运作,在67年之前,最大限度地积累资金。

林薇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在港城施展抱负。

一旁的方墨柏显然比她信心更足,兴致勃勃地道“妈咱们一起去港城吧,一定能赚大钱。”

结果他话音一落,后脑勺就让人呼了一巴掌。

方廉新站在他身后,神色讥诮“你怎么不去美国,港城哪里装得下你”

方墨柏知道父亲在讽刺他,心里老大不爽“我倒是想,还不是你个老古板,我早就去美帝赚美刀”

“混账”

林涵芝拉住犟头的儿子“少说几句。”

林薇见老爷子气成这样,准备好的话也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道阻且长。

方廉新让他们不要和外人提起这件事,仔细地嘱咐了一番,夫妻俩才带着略显沉重而复杂的心情,离开林薇的房间。

屋子里只剩下林薇一个人。

有些冷,林薇披了薄毯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那本日记,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她将日记调转了一下,从后面翻开。

提起笔在空白处提笔写道

「1965年2月14日星期日晴

如果明天早上起来一切归于原位,请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解决李川,不管用什么办法,让其失去行动能力。

2、1966年春节之前说服家里人去往港城,记得带上那个樟木箱子

3、19671969年在港城买地,有多少买进多

4相信宋晔可以无视,远离石敬尘这是重点」

林薇停下笔,紧了一下身上的毯子。

过了一会儿,她想了想,又在底下加了一句话

「4月9日民国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原主喜欢陆小曼,很喜欢对方的书画作品,尤其是书法。

虽然这个做法有点荒唐,但她想万一呢,万一明天一觉醒来,就各归各位了呢

她要为原主做些什么,不能让她走上辈子的老路,这些鲜活的人们不该死去。

林薇摩挲着日记上的纹路,或许人真的只有在抑郁难解时才会想要写日记,她看到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方砚棠对苦难的控诉和对未来的迷茫。

无从发泄的苦闷,孤独绝望的眼泪,日记里记述了她如浮萍一般的人生,辗转流离,无处可依。

人们总说既然解决不了,便接受现实,但现实却往往很难让人“接受”。

希望方砚棠这辈子会收获一个完满的结局,和家人幸福地在一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