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灭亡(上)(1 / 2)

加入书签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韩遂虽出身武夫,但于此事依然通晓。

遂,于之所领金城、陇西多处营地内,传言刘釜为汉宗室、受汉太祖庇护,遂一往无前、叛军必败,导致军心不稳之际。

韩遂之枭雄气质,在此刻展露无遗。

一夜半日间,共计两百人,因传播此言,而于阵前斩首。

同时间,韩遂见武威羌兵被杨怀所破,难以来援,另见邓芝大部向洛都谷城推进之际,其本人率部,先一步出击,击向邓芝主力。

石城、白石等地叛军,收到韩遂军令后,也向大夏等地,行军进犯。

一时间,金城、陇西两郡地,即开辟出了数个战场。

羌人好斗凶猛,益州军则于邓芝、李严、许白等将领导下,于各正面战场对抗期间,另借助益州军野战优势,各绕向后方突袭扰敌。使得韩遂部将所率自各部进攻,遇到了巨大阻力。

洛都谷外西南十五里。

邓芝军大营。

今日已是洛都谷大战的第三日。

三日之内,以各部行军,占领各方战略要地,以相互配合下,邓芝以本路加上杨怀所遣之先锋部五千,共计一万多兵士,成功挫败了韩遂冲击破羌的战役。

且看韩遂本人能力非凡之外,身边也是卧虎藏龙,至少没有往东北方的令居攻取,这让杨怀于该地的四千伏兵迟迟排不上用场,邓芝和杨怀商议的夹击之策,自然作废。

相对应的是,陇西之河关、枹罕、龙桑城、望曲谷,此中四处要地,于李参遣部,并于羌兵与叛军攻取下,接连失守。

其中要所的失守,却并未让益州军实力有太大损失,原因很简单,刘釜于允吾早下令,将主力集中于大夏、安故一线。

河关等地益州军兵士,刘釜结合诸葛亮的战略建议,主要目的,前期不在于战争的战果,具体夺回多少城,斩灭多少敌人,而是保证想要撤离百姓之撤离,驻守好基础要地,保证好汉阳往两地的战略道路顺畅。

陇西、金城,为韩遂势力扎根几十年,想要在短时间内控制住所有地盘,并不现实。

唯占有关键城池,集结主力,一击破之,不与之翻身机会,方为核心关键。

但以陇西的进攻顺利,以及数日内,来自赐支河曲之西羌兵士支援,又一次补充韩遂前番几轮战争,于洛都谷战场之损失。

六月初十。

韩遂联合李参,起兵背叛刘釜的第六日。

其本人安排补充后的羌人兵士,共计两万三人,从洛都谷,分三路奇袭。

部将任良,率领左路军七千人,突破邓芝建立的东北防线,无视了杨怀埋伏,直取令居。

亲信成公英主动请战,率六千人,吸引邓芝主力,奋战杀往破羌。

韩遂自身,此番则是亲率右路大军,近万人,绕道攻取允吾。

实际上,在与邓芝前数日交锋中,韩遂就已经特意将大营往西南方向迁移。故在今次筹备妥当后,他可以让金城部将,以及陇西之部再一次发起进攻,便于取得允吾。

韩遂之想法非常简单,允吾正是刘釜当下所在之地,于两郡战事胶着,益州军分往四方时,后方的允吾守卫必然松懈。

为了直捣允吾,保密期间,韩遂于战事之安排,仅同成公英一人商议,于命令下发各部,其之部将才明白之意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