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大丰收(1 / 2)

加入书签

“我再说最后一遍,这件事情对于咱们武德司来说非常的重要,这是咱们武德司从成立到现在陛下给咱们的第一件任务,所以,咱们必须要将这件事情给办好。

        为了能完美的完成这件任务,这次的事情由我带队,你们不要再劝我了!”

        张东决心已下,一脸坚定的说道。

        张东这人以前是近卫军的团长,有着一股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虽然深入敌后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张东却没有任何退缩。

        贺锦郎见张东的决心已下,也不好再开口劝说,只能摇摇头,同意了张东。

        “行了,你们都先下去吧,明天早上天亮时刻出发!”张东冲着眼前的这些人喊道。

        “遵命!”

        这些人冲着张东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

        ......

        天空逐渐的黑暗了下来,现在已经是秋天,要是时间再往前推了十来年,这个时候的宣镇已经变成了萧瑟地了。

        可是,现在的宣镇已经变了样,成了这个时代中第一座不夜城。

        虽然是秋天,但是街道上的夜市还热火朝天,这些小贩想趁着天冷之前的这几天多挣一点钱。

        赵文走在宣镇的街道上,道路旁边的路灯将赵文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

        赵铭宇跟在赵文的身后,半步不离。

        “宇儿,你觉得现在的宣镇怎么样?”赵文停下了脚步,站在街道旁边的人行道上,看向跟在自己旁边的赵铭宇。

        赵铭宇想都没想,就说道:“爹,我感觉现在的天下已经太平了,按照我老师说的,现在的天下已经可以称的上是盛世了!”

        “唉!”

        赵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赵铭宇不知道赵文为什么叹气,便问道:“爹,您为什么叹气啊?难道现在还不能称得上是盛世吗?”

        赵文摇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盛世?哪里来的盛世?从古到今的盛世,都是那些书生在皇帝面前鼓吹的好听话,盛世哪里有那么容易实现?

        别看现在的宣镇繁华无比,但是那些偏远地区,却依旧贫困。天下的百姓有饿肚子的,但凡有一个百姓还饿着肚子,那就算不得盛世。”

        赵文一脸的感慨,古代对于盛世的定位实在是太低了,只要没有大的饥荒,百姓们饿不死,都能称得上是盛世。

        那些官员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还在皇帝的面前不停的鼓吹盛世。

        “前一阵子,福建巡抚上了一道折子,说自从入秋以来,海风肆虐,沿海之地,受灾的百姓无数。

        一般来说,海风在夏季出现的比较多,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这么反常的天气,来年肯定会有灾祸。

        我已经让福建沿海之地做好因对灾害的准备了,东南之地的粮食以及药材都开始往福建调动。

        灾祸一起,受伤最严重的便是百姓。

        半年前,你大牛叔刘五叔几人将云贵那边平定,现在建设的物资刚刚到那里,各级官员也到了那里。

        可是啊,那里已经贫困了好几百年了,光靠着这几天,是没有办法扭转过来的。那里穿不起裤子的人都不在少数,倘若天下的百姓不能丰衣足食,那便称不上盛世。”

        赵铭宇静静的听着赵文的教诲,虽然听不太明白,但是将赵文的这些话死死的记在了心里。

        赵文的眼睛看向街道上忙碌的百姓,说道:“以后一定要记住了,盛世之类的话听听就好,千万不要当真。

        记住了,哪怕天下还有一个百姓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衣服,就不能称为盛世。”

        “爹,那你见过真正的盛世吗?”赵铭宇问道。

        赵文转过头来,抚摸着赵铭宇的脑袋,笑道:“为父当然见过真正的盛世!”

        “那爹见到的盛世是什么样的?”赵铭宇仰起头,眼冒星星的问道。

        “我见过的那个盛世,那才叫真正的盛世。

        在盛世中,几乎所有的百姓都能吃饱饭,大米多的吃都吃不完,甚至给猪喂的东西都要比现在很多百姓吃得还要好......”

        赵文回忆着后世的生活,在赵铭宇的耳边慢慢的说着。

        “爹,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可以上天吗?”

        “不仅可以上天,还能去月亮上!”

        赵文带着赵铭宇往前慢慢的走着,赵文不厌其烦的给赵铭宇详细的解释着。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慢慢的往前走着,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陈东来以及赵文的侍卫跟在赵文的周围,选择性失聪,自动将父子俩的声音忽略。

        天空彻底的黑了下来,赵文带着赵铭宇在街道上乱转,顺带吃了一些夜市。

        直到后半夜,李小颖有些担心派人叫的时候,两人才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张东来到御书房中,呈上了自己昨天晚上了连夜制定出来的计划。

        赵文看过之后,觉得还行,便让张东按照计划上面的去办。

        “对了,张东啊,草原上的情况和内地不一样,你到了科尔沁之后,在科尔沁待几天,将草原上的忌讳等等事情弄清楚之后,再去林丹汗那里。

        林丹汗连顽疾之癣都算不上,所以说去了之后,首先就是保护好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损失。

        问清楚各方面的事情,也省的在林丹汗那里露出马脚!”赵文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张东,语重心长的说道。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虽然赵文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轻飘飘的,但是听在张东的耳朵中,却十分的踏实。

        “臣一定谨记陛下的教诲,一定完成陛下交给臣的任务!”张东冲着赵文的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

        张东退出去之后,就带着自己挑选出的手下朝着宣镇火车站而去。

        如今的林丹汗位于科尔沁的北方,所以张东这些人会先坐着火车到达科尔沁。

        没多长时间,张东就坐上了火车,朝着北方而去。

        与此同时,远在西方,一艘商船在两艘风帆战列舰的护航之下,朝着东方而来。

        托马斯穿着这个时代西方最流行的紧身裤,站在船头,手中拿着一本翻译过来的《天工开物》,静静的看着。

        良久之后,托马斯放下手中的《天工开物》,眼睛中充满了希望。

        在商船的船舱中,一个中年人蹲在船舱中,他的手中也拿着一本《天工开物》,在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根碳棒。

        这个中年人非常认真的看着手中的《天工开物》,面前的地面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算式。

        《天工开物》上面不仅有对火车等先进设备的介绍,还有一些从大学课本上弄出来的公式、知识点以及讲解。

        这些知识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领先了不知道多少年。

        这个中年人现在就非常认真的看着《天工开物》上面的公式以及讲解。

        “不可思议,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呢?为什么我以前想不到这里呢?

        这个东方帝国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完美的公式,会有这么完美的解法,实在是太完美了,完美到不可思议!

        就连这些运算符号都是如此的美妙,简直太美妙了,我现在就想亲眼见见发明这些符号的人!”

        这个中年人看着《天工开物》,不停的惊叹着。

        这个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笛卡尔。

        笛卡尔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出生在法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