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发子弹射出后,一个不知道因为什么就跑斜了方向的黑人武装分子,忽然出现在了弹道中。

        下一秒,高速激射的大口径狙击弹,就直接击穿了他的脖子。

        黑人脆弱的脖颈,被扭曲力完全撕裂的同时,他身后雇佣兵的胸口,被沾血的子弹钻出了一个恐怖的创口。

        双目冷漠的刘毅,在首发命中之后,气息没有丝毫的改变。

        甚至都没有多看一眼被击毙的目标,便微调枪口是,锁定了下一名目标。

        瞄镜中的雇佣兵正伏低身体,尽量让前面的黑人遮挡住自身后,寻找着狙击手的方位。

        他距离之前中弹的人,差不多有五十米的距离,中间隔着至少三十个人。

        通常这种情况下,敌方狙击手的第二目标,根本瞄不到他身上。

        问题是,他的经验不符合刘毅的逻辑。

        接着,重狙的击发声再次响起。

        当基本锁定击发位置的雇佣兵,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子弹已经钻进了他的身体里……

        被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狙击弹直接命中躯干,根本就没有任何活命的机会。

        而且,死的非常“零碎”干脆。

        两次射击击毙三个目标后,追击面上的雇佣兵全部变为战术跑动。

        这种情况下,重狙很难命中一公里以外的移动身影。

        所以,刘毅只能在老黑中间寻找有价值的目标。

        老实说,12.7口径专用狙击弹不便宜。普通目标根本不在它的射击选项中。

        不过,此刻刘毅进行的是营救阻击,而且还兼顾着展示枪支性能的任务,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枪口在敌人追击面上快速扫过时,忽然停住。

        同时,嘴角浮起了一丝怪异的笑容。

        之所以笑,是因为被瞄具锁定的目标,是一名看着非常健壮的黑人武装分子。

        当然,人不是重点。

        重点是目标怀里抱着的,居然是一挺67-2式轻重两用机枪。

        67-2式轻重两用机枪,是在咱们国家六十年代研制的67式通用机枪基础上,生产的改进型。

        67式通用机枪,因为当时设计水平和技术条件等诸多原因,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大堆。

        后来经过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改进,各方面性参数,以及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尤其是八二年定型生产的67-2式,在精度和可靠性上取得了质的提高。

        不过这款枪的外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不知道怎么在非洲忽然冒出来一挺。

        刘毅透过瞄镜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壮老黑怀里抱的那挺,明显经过了第三方改装,而且还加上了白光瞄具。

        这玩应儿再拉近些距离,肯定会对阻击造成威胁。

        刘毅没有多想,直接扣下了扳机。

        壮老黑体力不错,抱着一挺机枪不知道追了多久,汗流了一身却没有露出多少疲态。

        可惜基本没有任何战术意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人群中,属于有威胁的存在。

        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怀里的机枪枪身猛然剧震,人脑子嗡的一声的同时就没了意识。

        他永远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但他身边的人能看见。

        机枪已经彻底报废,折断扭曲的金属枪身,直接弯进了已经凹陷的胸口里。

        仰面倒在地上的目标,四肢抽搐间,胸口的创口和口鼻,不停的往外涌出鲜红的血液。

        人虽然看着还算完整,但肯定是活不成了。

        话说黑人的神经确实坚韧。

        追击面上连着四人模样凄惨的倒下,活着的人不但没有任何恐惧的表情,反而冲的更加猛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远处那个射手的射击速度太慢了。

        自己这面人多,再死上十几个,最多二十个,肯定能够冲到近处,然后乱枪扫射对方。

        在这种认知的支撑下,刘毅连着打光了两个弹夹。整个追击面上,没有一个人脚步迟疑或是停滞。

        但随着几百号全力狂奔的武装份子,距离刘毅所在位置八百米左右的时候。

        空气中忽然又出现了一种很忒别的闷响。而且,射速比QBU10要快出非常多。

        基本上四秒左右,就能完成一次击发,而且命中率惊人。

        每一次枪响过后,追击面上必然有一人倒下。

        夹杂在黑人中间的丛林狼雇佣兵们,反映了一会儿才忽然想到,肯定是华国人新拿出来的QBU97式狙击步枪。

        因为那种枪使用的是5.56小口径弹,所以击发声才显得有些特别。

        雇佣兵们心头忽然蒙上了一阵阴霾,一个个战术突进间,不听计算着两支狙击枪的交叉角。

        同时还要考虑,前方会不会有更多华国人在埋伏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