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百里求医 涉及人命的交易,怎……(2 / 2)

加入书签

  而杜延生父也留下了家产,这些钱已经[jiao]给了杜延,拿着部分路上用的浮钱,又将最值钱的金片缝在鞋底,衣服夹层上,杜延卡着时间,找了个借[kou]骗过母亲,抱着杨原就出了门。

  他一路疾奔,从乡下换成马车,独自驾驶着就往宛安县走。

  [jing]神不济的杨原睁开了眼,他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里有些害怕,扯着哥哥的衣服问道:

  “哥,我们这是在哪儿?”

  杜延握着缰绳,认真的回答道:“在城外,哥哥带你去看病,看好了,你以后就不肚子疼了。”

  杨原有些不敢置信,他眼睛亮了起来,连忙追问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

  杜延话说的斩钉截铁,年幼的杨原丝毫没有怀疑,他咧开嘴想笑,又被哥哥撵回了裘袍里,兄弟二人畅想着未来,驶向了无人的道路。

  冲动又有行动能力的杜延计划好了一切,待母亲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天两夜,她急忙通知丈夫,还在县衙里的杨父收到消息直接惊呆,气的破[kou]大骂竖子,又赶紧派人去找,可惜这时候已经太晚,根本追不回来人。

  没办法,那只能让家仆花钱请人沿路去追,追到了,活着就把人护送过去,死了,尽量把能带回来的尸骨给带回来。

  父母担惊受怕,杜延和杨原也算是吃了不少苦头,毕竟在家千[ri]好,出外事事难,好在兄弟二人虽有[bo]折,终究还是活着在宛安县外还有二十里的亭内和家仆见了面,又安稳的进了城。

  也算是他运气好,刚一进城,天上便飘起了雨夹雪,而打算回乡下家的韩盈看着这天气,立马放弃了打算,留在了医属。

  “来,张开舌头我看看。”

  开着门,韩盈借着暗下来的天光,仔细看着杨原的舌苔,片刻,她继续将手搭在杨原手腕上,号了一会儿脉,感受着脾脏气虚的脉象,有了大概的方向。

  不过,韩盈没有立刻下定结论,她又查看了杨原的腹部,看着轻微的腹壁静脉曲张的情况,再结合对方的消瘦、贫血,这才对着杜延问道:

  “杨原是不是很喜欢吃鱼虾,还是鱼脍?”

  风餐露宿赶了十多天,杜延整个人也瘦了一圈,他外貌憔悴,可一听韩盈明明没有见过杨原,却能准确的说出他喜欢吃鱼脍之后,[jing]神立刻振奋起来:

  “正是,家弟甚是喜欢鱼脍,无鱼不欢。”

  刚回答完,杜延就察觉到了不对,他心里一惊,表情也有些僵硬:“这,难道……”

  “鱼也有寄生虫。”说这话的韩盈忍不住叹气。

  现代国内已经没有吃生鱼的主流习惯,主要以樱花国生鱼片出名。但在古代,吃鱼,尤其是吃生鱼片,是很风靡的事情。

  鱼,又称脍,在韩盈所[shu]知的记载中,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礼记中记载,脍,[chun]用葱,秋用芥。而孔夫子更是对饮食要求食不厌[jing],脍不厌细,总之,对于生鱼片的喜好,一直持续到了宋代才逐渐消失,至于为啥——

  那当然是寄生虫太多,大家终于反应过来不能吃生的,逐步给掉了。

  很不幸的是,她正处于一个吃生鱼片很正常,不吃才奇怪的时代。

  “若是炖煮过的[shu]鱼,鱼[rou]中所寄生的虫卵也会被煮[shu],吃起来便没什么危险,可这是生鱼片,那那些虫卵,可都还活着呢。”

  韩盈话的声调并没有刻意压的低沉,但杜延听的还是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他也吃鱼生啊!

  只觉着自己身体里也仿佛有虫子在爬着杜延连忙问道:“我弟弟可还能救?”

  “算你运气好,应该能救一半。”

  朱况拉回来的药材还算齐全,差不多能配齐驱虫的汤剂,但韩盈有一个地方一直没有多少把握——成虫驱出来了,体内的虫卵呢?真的没有虫了吗?

  记载中,当年华佗给太守治病的时候,也催吐出来不少成虫,看起来人‘痊愈’了,可三年之后,还是再次有了相同的症状,这次华佗不在身边,于是,这太守很快便一命呜呼了。

  没有仪器检测,只凭[rou]眼和号脉,太难确定到底有没有祛尽,只能说,人恢复了‘相对健康’的状态。

  韩盈将这点详细解释清楚,又道:“除了虫卵不一定祛尽,[ri]后要时刻注意之外,还有便是杨原的肝胆已经受到了损伤,运气好,损伤的不大,加上小孩子自愈力强,未来便会和正常人无异,运气不好,那就会比正常人虚弱的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