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将水搅浑 程金扯了扯嘴角。 ……(1 / 2)

加入书签

程金扯了扯嘴角。

  他才不信这个能做村长的老翁,说什么自己不能做主的鬼话呢,这不过是拖延的手段,只是为了安全,他着实不能在多说了。

  将这个村的情况记在心底,程金牵着马掉了个头,掏出来竹简墨块在上面画了个圈,而后又在圈上加了一道横。

  圈用来表示自己将信送到,但没有送到女医个人,横是表示这个村子有点不好,下次来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的打算,韩医曹虽没有明说,可大量的附加要求就是让他们多看看各个村子的情况,谁知道等自己送完令之后,韩医曹不会向他们询问情况呢?

  若是问的话,那他的准备可就派上用场了!

  不自觉达成卷王行径的程金将竹简收好,骑上马离去,看着他的背影,周围的村民只是站着,谁都没有阻拦。

  女医前程只是个机会,不是保准能落到自家的事情,谁能保证自家孩子有没有那个天赋,肯定能过学徒考。

  至于未来能不能当上乡医,那太远了,没有多少人对自家孩子有那个自信。

  于是,围绕在这里的家长们,做不到孤掷一注的去堵正在离开的程金,更无法去反驳老翁的话,而家中没有适龄女孩的,更是直接边感慨着自家孩子太小/太大错过不能考,边转身离开了。

  看这些人走了,家里孩子合适的也留没有什么理由留下,只能慢吞吞的离开。

  当人群全都散去,老翁扭头对着回来给自己报信的大儿子说道:

  “别傻站着了,赶紧去田里把你弟叫来!”

  “叫他有用?”大儿子脸[se]很是不好看,他道:

  “阿父你没看见最后走的人脸[se],就差没直接说他们要考试了,就算是叫老二回来,我们两个人也拦不住啊!”

  和明清昌盛、甚至越发扩大的宗族不同,西汉时期普通人家很难聚集成族,自然也没什么族长,只是以一个个小家庭为生产单位。

  无法通过血缘聚集起一大堆人再确定等级尊卑秩序,那独断也就无从谈起,很多情况下,大部分村长使用的权力,是在国家所赋予的,比如卡户籍出行,劳役安排上进行动手脚。

  这让他们做事得更加小心谨慎,只能逮着弱势的家庭或者人欺压,若是涉及的人多,那他们能动的手脚就很低,甚至最好不要去动,否则就要面临被欺压家庭集体堵门讨要说法,要是个别者狠下心动起手来,人都有可能没了。

  “我知道。”

  人老成[jing]的老翁怎么能不清楚这件事情?这令一出,他们根本不能再收本家的孩子当徒弟,可看诊和管理药材是他们敛财的重要垄断手段,一不掌握在他们手中,不仅[ri]后的财物会减少,自身的优势地位也要下降,情况已经不能逆转,好在还可以做点别的挽救一下,他道:

  “是要考核,可到底怎么考,还是需要商量的,那人就还能安排,你二弟算数好,把他叫来,我看看还有什么能改的地方,好和冯家——”

  老翁话没有说完,大儿子就已经明白过来,他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道:

  “明白了,我这就去找二弟!”

  而在他们一家正在规划着怎么继续保持自己利益的同时,其他家庭也在思索着这件事情。

  孙家就是其中之一。

  不可否认,很多人由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土地,也没有什么外界信息流入的缘故,导致见识极为短浅,但,权力的游戏从上到下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有些人随着阅历的提升,还是能从身边看清楚里面的运行规则。

  已经三十岁出头的孙原就是其中之一。

  信邮讲的那些话,别人听是与己无关的故事,孙原听,就是改换门庭的机会。

  他们村有女医这才两年而已,修水渠的时候他就听人说过他们的主管妹妹韩医曹,本事大的很,没几年就从乡间的农女成了医曹,现在又把人往外面送,那,外面那么多县,怎么可能只走两个女医出去做医曹?未来肯定会有更多。

  上面的人走,底下就有人可能往上升。

  是,上面走的人不会很多,升的机会对下面的人来说很少,可还有还有一件事情不能忽视呢——信邮说收女徒要用算数公开、公正的挑选,这看着好像不起眼,可徒弟都这么选了,再往上的晋升,是不是也会如此?

  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这就代表自家又多了一分的机会!

  当然,别人想这些事情其实有些异想天开,但孙原这么想却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有一个适龄的女儿,孙鸠,她天分极高,是个聪明人。

  虽然农家生活的事情很是琐碎,看起来大家能做的事情都一样,可实际上,哪怕是干活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有些人手脚麻利,动手能力极强,别的妇人笨手笨脚一整天收拾不好庭院、做不好衣服,出个门还丢三落四的,她打扫起来就快的很,衣服也是一学就会,出门还会提前准备路上需要的东西……和她在一起,做起事情就特别方便,可省心劲儿了。

  用孙原在挖水渠时学到的词来说,那就是有条理,能在脑子里理清楚事情要怎么做极快又省力。

  女儿孙鸠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她打小就聪明,学东西快,做事有条理不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算数非常好,从小就好的那种。

  好到什么程度呢,六七岁的时候,她跟着母亲学做饭没多久,家里人的饭量就都摸清楚了,后来还能根据哥哥和自己的年龄增加饭量,每次都煮的刚刚好,吃完不撑不饿,从未错过。

  这样的能力,大多数人都是[shu]能生巧,怎么也得用个几年、几十年的才能掌握,而孙鸠,靠的绝不是[shu]练和累积的经验,而是另一种她没办法用语言解释的东西,这种能力当在遇到更好的方法时,能得到更多倍的放大,比如——算数。

  其实为了‘公平’,女医是在村里教导过怎么写那些数字符号,也说过算数公式,好让众人记得自己送来了多少药材。

  这也是因为都是一个村里的,当面搞淋尖踢斛,极其容易惹众怨,当时不发作,后面迟早要爆发,表面上的公平总还是要做一做的。只是大部分人没那个[jing]力和脑子,看有旁人学的好,那就请他收的时候帮忙看看就是了。

  而孙鸠也是学的好的一员,甚至她不只是加减,还在朱舒和她丈夫算药材的时候,连带着把乘除也学会了,只是这件事儿孙原一只压着,没让女儿到处说。

  十二岁的半大孩子,哪有什么威望参与这种事情?

  他也没想到这低调的举动,此刻居然成了极好的底牌。

  没人知道自己这适龄的女儿算数有多好!

  孙原眯着眼,他盯着还在劳作的女儿,突然喊道:“鸠!你过来,我有事儿要问你!”

  孙鸠放下手中的麻,对着父亲问道:“阿父,什么事儿叫我?”

  “去年收药材的时候,我记得你去看过,你现在还记得咱们这些户拿了多少钱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