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猫腻,绝对有猫腻(1 / 2)

加入书签

萧南瑜眼眸微敛,厚薄适宜的薄唇在宋令贞的审视下,越抿越紧。

  但凡姜家与陆家没有私底下定下亲事,姜家嫡长女这五个字,萧南瑜就说出[kou]了。

  “阿瑜?”

  宋令贞见他一直不敢抬眼看她,甚至身侧的双手也暗暗握成了拳头,心下顿升起不好的预感。

  “娘,我还不想成亲,明年再给我议亲可好?”

  萧南瑜躬身又行一礼,姜沐言的名字,始终不敢说出[kou]。

  宋令贞紧紧揪着手中的帕子,心头闪过各种思绪,面上却依然贤淑冷静,温柔道:

  “今年不想成亲不打紧,本也没打算让你今年就成亲。今年先议亲,明年成亲。”

  “……阿娘,明年九夏开始议亲,年底成亲,可好?”萧南瑜沉吟片刻,长揖到地请求道。

  陆承彦明年二月[chun]闱,四月殿试。

  京中人人称赞陆承彦,都认为他是状元的热门人选。

  若陆承彦果真高中状元,他与姜沐言的亲事应会立即定下,双喜临门。

  若世事难料,陆承彦没能夺魁,他与姜沐言的亲事……

  萧南瑜心里略有些烦闷的想着,就算陆承彦不是状元郎,估摸着姜家与陆家也会如约定亲。

  总之,等姜沐言正式定了亲,他再定亲也不迟。

  “为何要九夏才开始议亲?”

  萧南瑜不给出具体时[ri]还好,他一给出确切[ri]期,宋令贞心头的疑惑与担忧更甚。

  有猫腻,绝对有猫腻。

  “娘,我归家不久,对京中许多女儿郎都不甚[shu]悉,待我了解一二再议亲较好。”

  萧南瑜神[se]清冷,语气却诚恳。

  可宋令贞一听就知是借[kou]。

  “婚姻大事自古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若要自行了解再议亲,便是心中已有了心仪女子?”

  是否有心仪女子这一问题,萧南瑜避而不谈,却从始至终都未否认过。

  宋令贞了解自己的儿子,若心中无人,他定会否认,不会欺瞒。

  他不否认,便是心中有人了。

  萧南瑜低眉敛眸,不敢去看自家阿娘探究的眼睛,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阿瑜,你虽还未及冠,却自幼便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儿郎,你究竟心仪何人?就这般难以启齿?连阿娘都不能告知?”

  宋令贞秀眉紧蹙,越想越觉事态有些严重。

  萧南瑜一双漆黑如墨的瑞凤眼,垂得越发低了。

  他用沉默的姿态,无声的拒绝着。

  宋令贞看着[xing]子倔嘴巴紧,怎么都问不出的清冷少年郎,转换了策略。

  不直面回答不要紧,她来猜也可。

  萧南瑜回京不到半月,见过的人不算多,见过的京中贵女就更是少了,只要她静下心来想一想,定能查到一些端倪。

  凝神思索的宋令贞,想起前两[ri]听到的一桩事。

  说是萧南瑜回京当[ri]入宫时,四公主在宫中见到他,似是对他一见倾心。

  且四公主听闻萧南瑜常去云雀楼,前些天还特意出宫去云雀楼,为的就是见萧南瑜一面。

  可四公主从早等到晚,也未见着萧南瑜一面。

  宋令贞思及此,绣着清雅梅花的手帕又被她一下揪紧,揪得紧紧地,不沾阳[chun]水的手指指节微微泛白,帕子都快被她揪烂了。

  四公主是中宫嫡女,很得圣上宠爱。

  若传言属实,四公主当真心悦萧南瑜,怕是圣上会疑心,是萧南瑜故意勾引四公主。

  且皇后母族势大,中宫嫡长子大皇子,亦是立储呼声最高的皇子。

  可当今圣上正值壮年,太子可以立,但圣上绝不会允许太子和武将世家搅合在一起。

  特别是萧家这种镇守边关,手握大燕最多兵权,且儿郎个个为将的国公府。

  一个手握兵权的太子,一个拥有篡位实力的太子,难道皇帝不会忌惮?

  “阿瑜。”宋令贞一开[kou]才发现,自己紧张到嗓子发紧,她咽了咽[kou]水,才强自镇定道,“你心悦之人可是四公主?”

  若萧南瑜与四公主相互倾心,萧家无疑于被架在火上烤。

  圣上定然不会让萧南瑜娶四公主,萧南瑜无法娶到自己心仪的女子不说,萧家还反会被圣上疑心。

  萧南瑜当即蹙眉,不明白他娘为何突然提起四公主。

  “我与四公主仅一面之缘,何来心悦之说?”萧南瑜一[kou]否定,抬眸看着宋令贞道,“阿娘莫要瞎猜。”

  镇国公府战功太甚,惹圣上忌惮之事,萧南瑜多年前便已知晓。

  他娶亲,绝不会娶皇家公主。

  不止他,镇国公府的儿郎们,都不会与皇家公主牵扯上任何关系。

  因为每一个公主都有皇兄或皇弟。

  萧家若与皇家联姻将公主娶进门,大燕所有人都会认为,萧家在夺嫡之路上,站到了与公主一母同胞的皇子背后。

  皇帝身体康健,少说还能在皇位上稳稳当当的再坐二十年。

  先不论镇国公府萧家自大燕朝开国以来,便从不涉党争。

  就算要涉,在皇帝还壮年时就明目张胆的涉党争,跟找死也没什么区别。

  “不是四公主便好。”宋令贞见萧南瑜否认,顿时松了一[kou]气,紧揪着手帕的双手也缓缓松开,低喃着又重复了一遍,“不是便好。”

  “那你究竟心悦何人?”宋令贞心思一转,又想到了一个女子,“文国公府的嫡女?”

  文国公夫人说,她家嫡女在诗会上见过萧南瑜。

  萧南瑜又蹙了蹙眉,回想了一下道:

  “阿娘,我对文国公嫡女无任何印象,怎可能心悦于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