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访探1(2 / 2)

加入书签

        “我们县生人少哦,你们十几号人在客栈住,房间可能不够,而且客栈还没我家好住呢。

        再说了,你们跟着我回来,咱们装成来采购土产的,老街坊邻居还能帮我们宣传宣传,到时候想打听事儿,也就没人怀疑了,对不?”

        “二道洼村,我家在那儿没亲戚,但县里总有人会有,咱慢慢串,肯定能打听到的,你们放心,我最会干这个了。”

        一路念念叨叨,就走到了朱家在的小巷。

        一名身材粗圆的妇人系着围裙,双手抱了一盆水,站在门槛里往外倒,把朱三郎吓了一跳,立刻停了脚步。

        “哎呀呀,小伙子,这可真是,嫂子没看着,没泼到你吧?等等,”

        她睁大眼睛打量了朱三郎常年混迹后厨被蒸汽蒸得圆润粉白的脸,一拍大腿:

        “你是老朱家三小子吧?长这么大了!就你一人回来了?还是你家都回来了?京城好不好?我听人说你们给贵人做事儿呢。”

        朱三郎早不记得此人了,却习惯性地扬起笑脸,圆粉脸一笑更讨喜了:

        “嫂子,是我,您还记得我呢。就我回来了,不过我带了我们酒楼的管事和采买一起来的。”

        妇人偏头往后看,果然看到了十几个壮年男人,看衣服看不出富贵,看脸也平平无奇,可她敏锐地抓住了其中一个词——“采买”。

        她家是开杂货铺的,她当然知道采买是什么意思了。

        她把盆子往门里一放,热情地拉着朱三郎进屋,还时时回头招呼管事和采买们:

        “那你这是替贵人买东西来了?哎呀,有出息,太有出息了。来家里坐,想买点啥和嫂子说,嫂子给你找货源。

        对了,你家好久不住人,估计也得打扫打扫,你要是放心,就把钥匙给你大哥,让他带着孩子去打扫,他干活快。”

        “什么?!买咱们这的土产?还不限品类?”

        朱三郎按商量好的说辞对妇人解释:

        “是啊,嫂子。我们王爷,哦,就是我家酒楼真正的主人,我们王爷想新开一个专做各地美食的酒楼。

        因为我祖父的厨艺,他觉得咱们尚武县人杰地灵,肯定有不少好吃食,就想派人来买。

        我祖父一想,这样的好事,当然是先紧着咱们邻里邻居,还有亲朋们分啊,这不,就让我跟着一起来了。”

        妇人脸都涨红了,感激地说:

        “咱祖父这么多年了还想着老家人,三郎你放心,嫂子一定给你找到做得最好吃的人家。”

        朱三郎试探地问:

        “我祖父说,他隐约记得有个什么二道村我,做得卤干够味儿,还有个垛庄,粉皮做得够薄。嫂子您看……”

        妇人到底是在尚武县生活得更久,而且家里开杂货铺,上下连通,对于各村有价值的货物比较了解,她嗔怪地瞪了朱三郎一眼:

        “你们家到底是离开的久了,连二道洼村都记不住了,但卤干……倒不是他们村做得最好。当年你祖父最爱买他们村的干菜。”

        朱三郎隐隐兴奋,没想到这么顺利,二道洼村还真有他祖父当年常买的食材,那他提出来去当地看看,也顺理成章了。

        “干菜也行,干菜更好!那嫂子您有认识的人么?”

        “嫂子家的铺子里就卖啊。”

        朱三郎为难,看了眼闷不吭声的其他人,低声凑过去说:

        “嫂子,要是我做主,那肯定愿意直接从您这里拿货,但这是我们王爷的生意,管事是要去看看当地的情况,货物的质量如何,能不能长期提供……”

        妇人懂了,她也不失望。

        因为她外祖家就在二道洼村啊,还是村中大姓呢,如果能把这生意拿到手,惠及全村,她舅舅争个村长都可以了。

        她这么一说,别说朱三郎了,裴芃派来的其他“伙计”“管事”等,也深觉幸运。

        村里还有比扎根多年的大姓更了解旧事的么。

        邵家和离一事,连孩子都让出去了,实在是古怪。

        且邵家如今又这么发达。

        他们相信,当地村民肯定对邵家的大事小事记忆犹新,甚至还有很多猜测。

        最近终于要有推荐了编辑说小说名字不太合适,看能不能改一个,大家有好想法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