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成就感(1 / 2)

加入书签

第119章  成就感

        裴芃尽到了对许钊最后一点提醒的义务,也就不再管他参透了多少,又能不能做出改变。毕竟,比起调教一个有爹有娘、年岁不小的别人家的孩子,裴芃更想享受这难得的轻松时光。

        真要说起来,自入秋以后,裴芃算是过得很自在了。城阳县一片平稳,泰州亦然,裴蔚那里有些问题,但裴芃一直也在关注京城的情况,当然发现了他现在已经没工夫顾及自己这边的情况了,单单一个后宫就把他在处理朝政以外的时间瓜分得一干二净了。

        裴芃摇晃着木匠新供上来的摇椅,懒洋洋地微阖双眼晒着太阳,想到裴蔚最近的处境,忍不住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裴芃本来无意参和裴蔚的家事,耐不住有人要拉她下水,她想了想,自己也算是在皇宫中留了些人手,许久不用也就废了,还不如让他们动一动,顺便也能让自己查一查有多少人已经不中用了。

        因此,在水越来越浑的后宫中,裴芃也愉快地插了一脚,好在此时行动起来的势力也不少,零零碎碎的,倒也没让人注意到她的动作。

        而让裴芃感到愉快的地方,却是王淑日子不痛快的原因。

        她原本的计划中,殷美人这一胎是能够用来转移家世深厚的妃嫔们的注意力的,有利于她安安稳稳地调养身体。

        但事与愿违,殷家可真不同于她预想中的初初发达不敢得罪人因此谨言慎行的风格,反而得势便猖狂。

        殷美人这一胎的确是转移了注意力,可转移得太猛了,直接和李家结仇了,其他几家也颇为不满,谁也不想让殷家就这么靠着肚子嚣张到自己面前呀。

        这就导致想在宫中彻底保护住殷美人这一胎的难度直线上升。

        倒不见得人人都要真刀实枪地害她。

        只是她娘家兄弟替她得罪的李家,在宫中是有人手的,其他看她不顺眼的人家,也是有人手的。

        还有裴芃,裴芃也是记仇的人,她好好的日子过着,出于礼节送未来侄子侄女一份贺礼,却凭空掉下一顶大锅扣头上了。

        殷家在京城胡言乱语不说,还真情实感地给裴芃送了消息。

        先是殷美人让曲松传来的,还颇为自矜,并没有点明她的意图。

        等李夏芙有孕后,又是殷家直接写信了,一连好几封,洋洋洒洒好几页纸,裴芃看了第一页就扔火盆里了,没法子,字太丑,她看得眼痛。

        不过裴芃也搞懂殷家目前的态度了,是又想让她押注他们,又觉得她是想巴结他们,还要计较一下她是否和李家更亲近。

        说实在的,裴芃也是很多年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的人了,就连裴蔚,想让她这个做姐姐的替他做点事,也得意思意思给点赏赐。

        因此,裴芃也加入了对殷美人动手脚的队伍里。

        裴芃是自宫里长出来的,也过过不得宠的日子,那时候常有宫人克扣她和阿娘的份例,但也不是明着缺东西。

        无非是每日供应的新鲜肉菜换成不新鲜的,分量并不削减;或是换季该发的布料尺寸没错规格也没错,可一看就是在库房存了太久以至于脆得无法再用了。

        而也有宫人觉得她们母女没有出头的时候了,又愤恨于自己没人脉调到得宠主子的宫殿,因此会在裴芃母女俩吩咐事情的时候拖一拖、敷衍一下。

        类似的事,裴芃可太有经验了,因为有被欺负的经验,所以她也很懂怎么让人过得不痛快。

        她也不必让自己的人做什么危险的事,只需要让宫女内侍给殷美人送东西的时候迟一点,送来的东西差一些,伺候她的时候没那么善解人意,时不时在她耳边说一些夸大其词又闪烁不明的话,这一点点的不愉快不舒服不安定积累起来,也够殷美人喝一壶了。

        但由于这些人的行事都在规定之内,除非裴蔚非要偏袒,否则是很难遏制这股风气的。

        可裴蔚会偏袒吗?

        裴芃也不是真不顾她留在宫里那些人手的死活,她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以裴蔚的性格,是不会愿意为别人招惹麻烦的。

        事实也是如此,裴蔚说是最近对殷美人比对李夏芙更好,可还是为了所谓的长子能顺利生产,顺便想给李家一个没脸,还真没那么在乎殷美人过得好坏。

        殷美人抱怨了几次,裴蔚就先发了火,觉得她不够为大局着想,不够诚心实意地为他诞育皇嗣。

        裴芃收到向她告知殷美人重被冷落的消息,又得知在她之外,其他人也在用类似的招数折腾殷美人,就心满意足地收手了。

        她目前只想给对方一个教训,顺便给裴蔚找点麻烦,并不想动作太大引人发觉,如此这般就够了。

        可裴芃收手了,其他人却不会,而裴蔚能一推四五六地拒绝承担责任,王淑却不行,殷家再轻狂,这个孩子对朝廷的意义也是不小的,对王淑也有用。

        于公于私,王淑也只能焦头烂额地一边警告宫女内侍们收敛些,一边想办法安抚殷美人的情绪。

        王淑又一次听人汇报完殷美人抱怨送过去给她做秋装的布料不够鲜亮,又又一次让人去安慰她“等生下孩子后身形恢复了,想穿什么鲜亮布料都有的是”,这才揉了揉额头,疲惫地坐了下来。

        而每日来给她请脉的太医也已经到了殿外候着了。

        这倒不是为了备孕才日日请太医,不过是她这段时间犯了咳疾,又比较劳累,需要喝药,也需要太医依据病情改方,这才天天有这么一遭。

        王淑闷头喝了碗苦药汤子,又捡了颗蜜饯吃,裴蔚就过来了,这段日子,他来的几乎和太医一样勤快了。

        王淑不用猜就知道他又要说什么,忍不住一哂,她这位夫君啊,可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可惜她一个做妻子,又是臣子的,还真没法子反对裴蔚过来念叨,只能委婉地继续劝说了。

        旧事重提,裴蔚是想让王淑把殷美人的孩子抱养到她的膝下。

        如果王家主动想这么做,表现出对这个孩子的在意,裴蔚还会因猜忌而拒绝。

        可王家压根没这个意思,殷美人又不讨他喜欢了,他就觉得长子还是应该让皇后养着。

        王淑听着裴蔚细数殷美人的家教如何不适合抚育子女,浑然不是半月前他说殷美人安分守己、比李嫔更恪守规矩的模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