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怎么可能不成功?(2 / 2)
总不能天天盯着乔泽的论文去找漏洞吧?
所谓数学家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无非就是智商稍微高了点,但大家都有各自的追求跟生活。不可能把精力始终集中在某个点上。
甚至为了不至于让大家对乔泽太过关注,李建高选择了暂时压着课题组的几篇论文都没发。
主要还是并不怕被别的团队抢了先机。
全世界做相关研究的团队本就不多,更别提乔泽已经把具体成果做出来了。
哪怕其他团队根据乔泽第一篇论文提出的理论开始走这方面的研究,没有个几年功夫很难出成果。
所以李建高才有这个底气,打算缓两、三个月再把乔泽攒下的这些论文发出去。
毕竟短时间内太强的曝光率,对学校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但对乔泽来说却不一定。
对此乔泽没有意见,团队里其他人自然更没意见。
于是随着时间步入暑假,校园里渐渐安静下来,外界的环境也开始变得没那么纷扰。
对于乔泽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凭借这次首秀,他的名字就像李建高说的那样,给许多数学家跟期刊主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已经不在是曾经那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发篇论文可能编辑看都不看就会直接删垃圾箱那种。
恰好相反,许多一区SCI期刊已经把他的名字纳入了重点名单。
毕竟哪家主编会不喜欢一个论文生产数量、质量双高,还能玩花活轻易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年轻数学家呢?
乔泽才发了两篇论文,目前下载量甚至超过了许多教授发一辈子论文下载量总和,引用量更是几天的功夫就开始双双破两位数。这对期刊来说可是极好的事情。
即便这似乎也说明了学术论文注水泛滥已经成为了趋势。但人总要往好的方向去看。
至于另一边,科恩大学跟柯朗研究所的《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编辑社也有了缓冲的时间默默舔舐伤口。
毕竟这个时间段,乔泽以一作身份每发一篇论文,都是扇向这两家的一记响亮耳光。
天知道会换来多少嘲弄。
尤其是对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来说,如果没搞出这么多事,他们本来可以多一篇优质论文,现在却闹出了信任危机,许多数学界新秀都已经开始不敢给这家投稿。
新上任的编辑们要多打许多电话,发额外的邮件去安抚其他的审稿人。
已经输麻了!
对于背靠柯朗这种顶级数学研究所的期刊来说建立名誉很简单,但要修复损伤的名誉,却是件很难的事情。
这段冷静区,最开心的大概要属徐大江了。
虽然他制定的计划并没有完美的实现,但这个暑假,国际生主动咨询学院读研、读博政策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不止如此,学院还收到了好几封国外知名教授发来的介绍信,以及知名大学发来的正式公函。
有推荐本科生来读研的,也有希望能来数学院做交换生的。
这让徐大江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最开心的还是,他能底气十足大刀阔斧的把一堆国外留学生补助政策都给砍了,然后补到学院科研资金的池子里来。
主打一个爱读不读,不读滚!
正好换一批更高质量的!
这就很舒坦了。
反正学校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
真的,这个暑假,老徐的腰杆子就从没挺得这么直过,说话这么硬气过。
优势学科又怎么样?敢跟我徐大江一样挥刀乱砍国际生待遇吗?指标还想不想完成了?
当然对于乔泽来说,他的日子还跟以前那么过。
他从没也懒得关注这些他带来的改变。
新的课题已经报上去了,并很快得到批准,学校破格批了五十万的研究经费到课题组提供的账户上。
看起来不多,但对于一个纯理论的研究课题来说,其实已经多到足以让许多人流口水了。
课题组成立之后,苏沐橙随口推荐了一位叫刘尘风的博士生,于是新的课题组又迎来了一位博士成员,开始帮着谭景荣分担找论文的工作。
乔泽每天还在原来做研究的地方做些课题准备工作,于是陈艺文几乎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借书,还书。一个星期的功夫,陈艺文感觉他已经把图书馆跟芯片相关的书籍都过了一遍。
更是跟图书馆里负责登记的老师都混了个脸熟。
主要是这操作其实很奇怪。
哪有看书这么快的?
对此陈艺文的解释是:“您不知道,只需要看那些有效信息的部分就行了,其实大部分描述性文字都可以直接略过。”
这是乔泽跟他说的原话,陈艺文觉得很牛逼,但却换来了登记老师一个爽利的白眼。
“哼,翻我白眼,等乔哥开始发威的时候,吓死你!”
抱着书走的时候,陈艺文暗戳戳的想着。
只是乔泽到底想要做什么,他依然不知道,问了乔泽也不说。
只是告诉他,不一定能成功,如果成功了,他自然就知道了。
好烦,不然他又能跟登记老师就能好好说道说道了。
哎……乔泽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不自信了,他想干的事,咋可能不成功?
最重要的是,陈艺文觉得如果乔泽真成功了,他就又能狠狠的吹一波了。
毕竟看芯片类书籍,可是乔泽他说了那些事情之后才有的行为。
他,陈艺文也成了能影响大佬的男人了。
这牛逼必须吹一辈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