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借兵(2 / 2)
而李彬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北伐那一仗他虽然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最重要的那一场决战中李彬和三千营表现不佳,这北伐的功劳自然也就要打个折扣。
除了一些常例的封赏之外,李彬在上次北伐里就没有捞到什么实惠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李彬这次这么积极,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次西南平叛的战争中捞到足够多的好处。
别误会,李彬虽然也算是大明军中的军头之一,但他想要的捞好处可不是什么吃空饷、倒卖军需之类的。
这些事情不能说没有,但不至于拿到台面上来由一位侯爵亲自操持。
对于李彬这种已经觅得马上封侯的人来说,所谓的好处是把自家的爵位更往上提一提的机会。
要知道除了洪武开国和永乐靖难这两场大仗打出来了大明现在的各位国公之外,就只有英国公和黔国公在几年前攻灭交趾的陈朝、为大明打出了一个交趾布政司时才有新的国公出现。
至于说两次北伐,因为是皇帝御驾亲征,没有立下真正亮眼的大功,是没法封国公的。
倒是当时朱瞻埈的功劳足够了,但人家是亲王,不需要这个。
如今北伐已经打完,大明已经基本上没有大仗可以打了,勋贵们想要提升一下自家的爵位,唯一还剩下的机会也就是平定西南了。
原本这是人家英国公和云南沐家碗里的肉,但这次皇帝却想要给太孙一个刷军功的机会,于是乎李彬的机会就来了。
这也是他此生最后封国公的机会,只要能够在这一仗中打的足够漂亮,即便是说这一次朱棣没有给他国公,等到了将来朱瞻基继位的时候,作为首个投靠太孙的勋贵,李彬觉得自己一个国公的爵位也是跑不了的。
所以在西南平叛这件事上,李彬格外的投入和认真。
“太孙殿下,说句不中听的话,咱们大明的将士大多都是旱鸭子,这水上的功夫不行,别说是水上作战了,就算是坐船从南京到交趾,这一路上可能都要折损一停人马。”作为勋贵高爵之一,李彬对于大明如今的士兵素质与水平是了解的,也将问题摆在了朱瞻基的面前。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便从善如流的想李彬问道:“那从陆路进军如何?”
“不如何,甚至比走海路更糟糕。”李彬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很是无奈:“虽说大明与交趾之间的往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朝的时候就有了,但两地之间的往来大多还是靠的海船和陆地上的商旅。
这陆上的道路因为西南地区地形崎岖、烟瘴丛生的关系,一直就不太好走,西南地区也就成了化外蛮夷之地。
在这一点上朝廷是吃过亏的,成国公朱能就是因为征讨西南病逝的,也是永乐一朝陨落的两位国公之一。
所以咱们宁可走海路颠簸一点,也好过在陆地上去钻深山老林!坐船从南京沿海南下,经泉州抵达交趾,是目前相对来说最安全的一条路线。
一者郑公公的船队已经走熟了航线,二者这一片海域的倭寇和海盗都被郑王殿下清缴的差不多了,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
再者,朝廷通过征倭已经培养起来了一支强大的船队,足以应对运输这次平叛的士兵和军需。
而且走海路花的时间要比走陆路少得多,大军的消耗也要少一些,唯一可虑的可能也就是大军不习水性,会有晕船之类的事情发生。
但这和走海路带来的好处相比却也不值一提,毕竟靠海路的话这后勤补给就能源源不断的送到大军手中,而且没有额外的消耗,不用像陆路一样,十斤粮食能运到三斤就算高效了。”
听着李彬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朱瞻基也明白过来这次出征必须走海路了。
想到这里,朱瞻基对着李彬继续问道:“那我大明可有哪只军队擅长水战?这次南下平叛,除了爷爷给的三个卫所的新军之外,爷爷还允许我再征调两个卫所,侯爷可有推荐?”
“这……咱们大明要说哪只军队擅长水战,那自然是首推郑公公的水师,但郑公公的水师肩负重任,一方面要负责对倭国的物资运输,另一方面也要负责咱们这次南下平叛的物资运输,两边都依靠郑公公的水师的话,他们估计抽不出多余的力量来协助咱们打仗。”李彬摇了摇头,随即看了一眼朱瞻基,这才犹豫的说道:“不过咱们大明还有另一支船队,而且他们尤其擅长水战,只是这只队伍是郑王殿下的青玉卫,咱们借不来啊!”
听到李彬这么说,朱瞻基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李彬或许不知道这次南下平叛的内情,但朱瞻基却清楚的知道,这次朱棣和朱高炽原本是希望朱瞻埈去的,只是他借口老婆要生孩子才没去,现在自己去找他借兵,这如何能借的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