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细节决定成败(2 / 2)
跟着喝了酒,苏杭已经微醺,思维却越发活跃,回忆前世阅读过的诸多经管书籍和名人传记,给出了让半醉里的郑春都牢牢记住了很多年的一段话。
“只是抵押而已,我那份版税合约价值可不止100万。”
郑春也希望市里能够接收,他可不希望留下一群大爷。
葛蕾蕾是谁?
何芬抓住了一个名字,转向儿子。
与其和无数同行打破头地去争抢那三成的中高端领域,不如专心开拓另外高达七成的低端市场。
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人家好歹也是全国知名,同样价位的一个货架,其他是一些根本没听过名字的小牌子,中间夹着一个挺眼熟的牛栏山,消费者如何选择,完全可以想见。
然而,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不起眼,让一家企业兴盛了几十年。
可那些都没有摆在眼前。
苏全民倒是又看向儿子:“小杭,你的意思呢?”
这么晕乎片刻,与父子俩一起围坐在里间小桌旁的何芬终于道:“这样……家里投资郑春那酒厂,是不是就不用再贷款了?”
因为按照明年顺利兼并嵩林酒业后的3000吨基础产能计算,郑春就有信心将营收做到1500万以上,哪怕桑河酒业的毛利较低,按三成计算,也有450万,足够支付税收、利息和部分到齐账款。
就桑河酒业而言,大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抠’一枚瓶盖、一个纸箱、一张宣传海报、一条更短的送货路线、一种哪怕将出酒率提升0.1%的全新技术,如此种种,最终让一家企业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品品质还能更好。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何芬对此没有多问,倒是想起另一件事:“郑春刚来时提到,建议咱们家换一套好点的房子,还说最好搬去城西和他家做邻居,而且,最近的一些客人,也都说咱家太小了,该换一换地方。”
苏杭没解释母亲的疑惑,而是摇头:“爸,我们不用这笔钱,还是按照郑叔说的,尝试向银行贷款。”
苏杭挑这个时代能说的一些案例仔细说过,郑春听得更加兴奋,还要找纸笔,打算记下来。
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从来不需要什么太高深的理论。
这一点,郑春和苏杭很快讨论出了一个结果,等拿下嵩林酒业,产量有了一定的保证,就开始在省台进行广告投放,目标瞄准中原全省市场。
片刻后才看向父母,苏杭道:“爸,妈,如果搬走,就不能和谢叔、洪伯他们当邻居了,还有张溢他们家……”
这是什么秘诀?
就像牛栏山。
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苏全民也不理解,看向儿子,想了下,还试探道:“你不想让老郑知道这笔钱?”
另外,关于贷款和拖欠,这边也不能是多少就背多少,能让市里剥离一些,当然最好。
再说整个中原省,一百多个县,根据官方数据,1994年度的白酒市场规模是46万吨,同样的7成低端,则是一个32万吨的庞大市场。
千禧年之前崛起的一连串饮料巨头中,其他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要么轰然陨落,要么半死不活,为什么娃哈哈能够长久兴盛?
终于送走郑春,收拾着桌上碗碟的何芬本以为今天就算结束,对于儿子之前在酒桌上的侃侃而谈,她内心里也只有无比的骄傲。
丈夫回来晚一些,没听到郑春刚到时的建议,另外一些,因为总是在商都,也知道不多。
父母都明显意动,苏杭却有些沉默。
这么说着,何芬还看向丈夫。
何芬道:“那咱们就更亏了。”
还有下一步的营销。
郑春提出用儿子的版税合约做抵押贷款100万,何芬在旁边也是听到了的。何芬也知道,只是按照目前的印量,儿子凭借一本书,就能赚到一百多万。
就说娃哈哈。
凌晨。
仔细看过那些其实根本看不懂的交易单据,又详细询问了父子俩所谓期货炒作的过程,再转向一直握在手中的存折,何芬才算相信下来。
何芬顿时有些急:“小杭,有钱怎么还贷款呢?”
两者一个是广泛撒网,一个是精准开拓,可谓相辅相成。
老宗有什么秘诀吗?
有。
再就是,这些事情都需要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
苏杭想到当初在图书馆与刚刚完结的绿豆期货一起想到的明后两年两次股市上扬,说道:“肯定不会闲着,我会找其他投资机会。”
资金。
苏杭这么一说,夫妻俩都怔了下。
苏全民先笑起来,对妻子道:“小杭倒是比我们还念旧。”
“怕是舍不得洪绫整天来滚他床单吧,”何芬也笑:“对了,还有甘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