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全部推倒(2 / 2)
根据明察暗访,结合诸多证据,《商都晨报》的特约记者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某个少年作家的考分成绩,很可能是作假而来。
这样一个为了赚钱荒废学业的旷课少年,在刚刚过去的河元二中期中考试中,再次考了729分的离谱成绩,远远甩开年级第二名和第三名。
只希望对方别再继续。
博艺已经拿出了所有能拿出的证据,然而,其实也不多,主要还是苏杭的手稿。但,哪怕博艺自己都觉得,这东西要造假,实在太容易了。
电话打了,饭局约了,甚至还去对方报社门口堵门。
少年作家协助‘策划’的酒厂老板,名叫郑春。
“……”
显然啊,还是为了渲染少年作家的语文功底。
然而,这明显弄巧成拙。
大部分公众往往是懒于深究各种新闻细节的,只看标题,‘深陷’了啊,潜意识里就会认为,事情已经发生很久,某个少年作家,大概被人质疑过许多次,才会这么无法自拔。
郑春,是河元首富陶丙立的好朋友。
更何况别人已经认定你是假的。
“原来是恶霸,逼迫同学离自己远点,影响别人一生。”
“不虚度的‘少年作家’,为了金钱,全是虚度。”
钟长林还去求了《商都晨报》的总编邹西邻。
苏杭前世就知道,媒体是习惯‘捧高踩低’的,当一个人被夸时,各方一拥而上,把对方捧到天上,然而,当你不小心跌倒,肯定也是一拥而上,纷纷上去踩几脚。
这不正常。
关键就是其中的‘深陷’两个字。
然而,人都没见到。
因此,取这样一个标题,其实就是先替央视‘洗脱’一下:大哥,你没错,你只是被骗了,错的是那个欺世盗名的‘少年作家’,兄弟这么做,也是为了帮你挽回名声啊!
面对《商都晨报》的诋毁,苏杭这边当然没有坐以待毙。
为什么作假?
因为少年作家被央视报道了,成了河元市的一个标杆,河元市不想失去这个标杆,河元二中也不想失去这个所谓的‘青少年楷模’,不仅如此,个人图书正在大卖的少年作家本人,为了赚取更多金钱,同样不想让自己的光环破碎。
少年作家的女朋友,再次帮助少年作家,成为了一个‘广告策划大师’。
并且纷纷派出记者,再次赶赴河元。
如果说《商都晨报》的第一篇文章还只是发酵的话,第二篇报道一出,新闻迅速爆开。
再稍微浏览一下文章,先入为主,也就深信不疑。
然而,基本没什么作用。
本来都是迅速崛起如日中天的业界巨头,一个年销售额接近10亿,另一个更是达到80亿,然而,起因都只是一篇涉及丑闻的报道,全国媒体一拥而上,狂踩之下,本来光鲜耀眼的两家公司,都在很短时间内轰然崩溃。
“作家古铺指责‘参商’抄袭自己旧作。”
上周还只是6万日销的一份报纸,因为两篇报道,迅速提升到20万之巨。
“河元市政府禁止销售《商都晨报》,意欲何为?”
记忆中,曾经九十年代的两个经典商业案例,就是媒体捧高踩低的典型。
最终结果,各方串通之下……
完美的一个闭环。
结果就是,不止中原地区,连省外的诸多媒体,听到消息之后,都开始纷纷转载《商都晨报》上的报道。
什么趋势?
媒体的趋势。
现在的报纸普遍也有业绩压力,眼看如此甜头,《商都晨报》直接在11月17日的周五这天给了一份预告,周末还有‘重磅’。
然后就是转折。
报道一出,当天的30万份《商都晨报》,迅速被一扫而空。
这还能是假的吗?
果然是一个欺骗公众的家伙!
按照记者采访某个‘知情人士’的录音原话:“我们是闭着眼睛考,他就可能是开卷了,反正又不是高考,学校自己出的卷子”。
趋势已经形成。
“《青旭》销量大跌,博艺自食其果。”
“南郡超群书城经理表示,永远不会允许参商作品进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