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新闻(1 / 2)

加入书签

第443章  新闻

        陈王庄这边,上年纪的老人大多都会织网,以前是用来捕鱼或者罩粮食谷物,扣野鸟野鸡、网兔子的。

        所以什么枚网、网兜、粘网、撒网全会织。

        陈凌小时候也会织网兜,可现在成了家了有了娃了,倒不如孩童时期心灵手巧,弄出来的很粗糙,不成样子,没办法只能去村里找人帮忙弄。

        顺便自己闲来没事也学一学。

        现在赵玉宝这边儿动工,村里很多老头老太太闲不住也会去凑热闹,多赚点工钱。

        陈凌怕找别人扑空,就直接去陈永胜家找四爷爷陈赶年。

        找他老人家准没错。

        到了陈永胜家,陈赶年正要把羊往外赶呢。

        “哟,富贵啊,桃子开园没?”

        “哈哈,还得过一阵儿,四爷爷,你以前织的渔网还有没?我记得你有一张挺大的网。”

        “找渔网啊?有,在老院子放着哩,俺去给你拿。”

        老汉把赶羊鞭子挂在墙上,拿上钥匙,就领着陈凌往村北的老院子走去。

        老院子是四奶奶还在的时候,他们在这儿住的。

        后来四奶奶没了,就搬到了大儿子陈永胜家。

        来到老院子,没花多长时间,陈赶年就从老屋抱出一团渔网出来。

        农村的东西只要不坏,一般是能放很久的,一张渔网,常常用到烂掉了,才肯舍得往外丢。

        小毛病,自己补一补,补上半截子新的接起来,还能使用。

        陈赶年这些网,还是好些年前织的,偶尔也会拿到大集上换点油盐钱。

        “富贵啊,伱看这渔网能用不?放的时间长了,这网上的绳子有点老化、没劲儿了。”

        陈凌接过来瞧了瞧。

        这渔网老汉自己织的,没有工业品那么精巧细致,但也差不太多,网眼大小都是很规整统一的。

        “昂,是有点老化,要不这样吧,四爷爷你把羊赶到我家那边,让它们在果园吃草,你呢,就教教我怎么织网?”

        “啥玩意儿?织网?你娃学这个干啥?”

        陈赶年很是想不通,脸上的疤都皱成一团了。

        “这东西不值钱哟,还耽搁工夫,你年纪轻轻学这玩意儿干啥,还是好好干你的事吧,要用渔网,俺来给你织,俺这一天天除了放羊又没啥事。”

        “不是的四爷爷,不是值不值钱的事。”

        陈凌赶紧解释,“我山上不还有个湖吗?也准备养鱼来着,这渔网肯定得弄的大一点啊,而且经常用难免有坏的地方,所以织网这事儿,我该学还是得学一下,坏了自己也能补好。”

        其实他除了对付怪鱼之外,就是学着玩的。

        网鸟、抓鱼、捉兔子啥的,这网都能用得到,学了没坏处。

        “噢,是这样啊。”

        陈赶年一听就信了,点点头:“也行,那俺教教你,反正俺闲着没啥事,咱爷俩一块织。”

        “哈哈,好。”

        陈凌笑着帮老汉把旧渔网,放进蛇皮袋中收好。

        而后把羊赶到农庄这里,让它们在果园四处吃草。

        一老一少就坐在竹林中的亭子里,拿着绳子开始织网了。

        织网不是拿手直接编织就行的。

        还得有专门的工具。

        在他们这儿,织网常用的三件物事是梭子、织板和线撑子。

        梭子,就是竹梭、竹针。

        竹片制成的,上头有一个过线的小孔洞。

        一头尖,另一头有两个挡线脚。

        织网时,用梭子带线,在网上往来穿梭,拉线系结,形成棱形的网格。

        这玩意儿是用竹坯子手工打磨成的。

        织大眼网用大号的梭子,织小眼网用小号的梭子。

        给缝衣服时,针脚宽、粗线的时候用大的绣针,针脚密、细线的时候用小绣针是差不多的道理。

        织板,又叫网篦子,这个玩意儿是控制网眼儿大小的。

        线撑子,是用线连接四个竹板条与中间的一根圆木轴而制成。

        便于将网线缠绕在上边,用于给梭子上线。

        这些工具呢,陈赶年家都有,陈凌只需要备好织网的线就行了。

        陈赶年先把细麻绳绕在线撑子上,然后一层一层塞进梭子里,给梭子上线,上好线之后,熟练的把细麻绳退下来,一个网眼一个网眼的织成网。

        “看好了啊富贵,这竖着的时候,一穿就得穿到底,横着的时候,一穿就要穿到边……”

        陈凌认真的看着,起初笨手笨脚,那梭子在他宽厚的手上,怎么使怎么不得劲。

        还好他学东西比较快,渐渐适应之后,就很快熟练起来了。

        老汉见他搞得有模有样的,赞许的笑起来:“嗯,不赖,织的挺好,随你达,是个手巧的,学啥都学得快。”

        陈凌闻言笑呵呵的道:“我小时候织过小网的,是我爹教我,那时候扣知了,抓鱼,扑蝴蝶,逮青蛙,不会织网咋行,对男娃来说,和弹弓一样不能少啊。”

        “哈哈哈,是,都是玩过来的。”

        陈赶年点点头:“俺那时候织网,玩归玩,大多时候是为抓点小玩意儿,弄口吃的,不然家里没粮,饿肚子难受。”

        陈凌手法熟练起来,一老一少便闲聊起来。

        老汉赶来的羊,有狗群来回跑动驱赶,不让它们乱跑,也不用人操心。

        “到底还是你会养狗,把这些狗养的这么懂事,平日里帮人多少忙,省多大心啊。”

        “咦,那是俩狗配上了吧?”

        陈凌一听这话,顺着老汉的方向赶紧瞧了过去。

        原来是王立献家的那条大黑背,和九毛配上了。

        “唉,这大半个月了没断过,我家这小公狗学会上槽了,小母狗也紧跟着开始闹槽,每天不是白天,就是晚上,来了兴致就开始配了。”

        陈凌对老汉笑笑,高兴当中又有些许无奈。

        没别的。

        之前还担心这第一批狼狗和黑娃两个一样发情会很晚的。

        结果,二毛开了个头,和红狼配上之后。

        公狗、母狗先后发情,你赶我,我赶你的,赶着趟,谁也不肯落后。

        除了二黑之外,全部配上了。

        小母狗们,有的和跟随王庆忠来的小黄狗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