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要不下馆子?(1 / 2)

加入书签

明明吃过上百种小吃,可这会儿的李雪梅二人,愣是卡壳了,想不出其它适合开店的小吃。

制作简单、美味有特色、成本低,这三大要素,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来,陆乔乔和李雪梅只能就此作罢,看看后边有没有思绪。

目前,她们只想到了蜂蜜果茶、绿豆沙、炸薯条、小酥肉、上校鸡块、凉拌菜,手撕鸡和串串香。品种是少了些,但也只能后边慢慢补充。

既然闲在这里没事干,母女二人干脆又在镇上转了两圈,主要是留意隆福街这边有没有特色的吃食。

但看了好一会儿,她们发现许多茶馆酒楼和小吃馆,售卖的吃食都差不多。基本是点心、果脯加烧鸡烧肉之类的,再不然就是瓜子花生米。

陆乔乔很有自信,一旦她们的铺子开张后,生意肯定会很好,并对周边的小吃铺产生不小的冲击。

毕竟人都有猎奇心理,只要她们铺子里的食物够有特色,价格也实惠,必然能吸引很多人。

祥来酒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在同安镇里,它本身就是数一数二的大酒楼,名气不算小,也有着固定的回头客。

但是,打陆乔乔提供了多个菜谱之后,明显可见,其生意更上一层楼,远比之前更加兴旺。

而祥来酒楼推出的多道新菜式,亦受到了同安镇不少酒楼饭馆的模仿。

但好在,祥来酒楼虽然遭到了许多同行的模仿,却从未被超越过,地位也没有被撼动。

而陆乔乔她们的攻略目标,是那些中端消费人群。只要经营策略好,不愁没有回头客。

那些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到底有些家底,经济条件比生活在低层的百姓们强得多。在吃吃喝喝方面,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绝大多数人应该都能接受。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同安镇本来就毗邻交通要塞,贯穿南北,这里的人流量还是挺多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经过此地的商人。

所以,陆乔乔和李雪梅越想越乐观,都对铺子的经营发展充满着希望。

临近中午,陆乔乔想着回陆家村不方便,铺子里又做不了饭,加上她们也懒得动手,干脆去祥来酒楼点几道菜得了。

得知陆乔乔和李雪梅的打算后,三人都不是很同意。

陆铁柱第一个开口:“啊,去酒楼用饭?会不会很贵呀?要不还是算了吧。”

刘海富紧随其后:“对呀,咱们随便去外边找家面馆,吃碗鸡蛋面便得了,没必要特意去祥来酒楼。”

“去外头吃不划算,干脆买几个包子馒头,大家就着凉水吃便行了。与其去酒楼吃,还不如把那个钱省下了,回头多买些肉菜,后边自个儿做着吃。”老沈也是这个意思。

他们都知道,为了砌院墙和盖厂房,李雪梅之前便借了十五两银子,那钱还没还清呢。

眼下,她们娘俩又租了个铺子,准备拓展商路,搞个吃食小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