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关起来(1 / 2)

加入书签

太子望着火调员邬筠和崔军女军假扮的出游组,说来也怪,尽管衣饰发饰都是大郢女服,但邬筠的背影在一阵人影中最突出——

  仪态端正自不用说,还隐隐带着崔五娘式的英气,不,比崔五娘更从容。

  自打记事起,除了永乐宫有女官,各府邸有女使,上到官员下至坊正、村正和里正,就连尚药局、太医署也都是男子。

  女子对大郢来说只有“宜室宜家”,像崔五娘这样随父兄出征的女将少之又少,像崔家这样有女军的更是独一无二。

  但即使是崔五娘嫁入秦家以后,也只能相夫教子、出席国都城的各种诗会茶会宴会……再也不复当年的英姿飒爽。

  反观飞来医馆,女医数量之多令太子吃惊,她们不是附属,就像心脏内科的傅主任和心脏外伤的韦主任,他们互相尊重又乐于配合。

  傅主任与韦主任商讨时,没有半点唯唯喏喏的样子,自信又专注,令人信服。

  最让太子吃惊的是妇产科老主任苏溪,当她出现在抢救大厅时,所有人眼中的敬佩都发自内心,仿佛她是黑暗中的光。

  事实证明她对病患而言就是光,皇后三十年的病痛就被她轻而易举地驱散了,而她离开时像来时一样利落有度。

  不止医生,哪怕是护士长和护士们同样如此,她们与医生分工合作,还会在执行医嘱发现异常并提出质疑,照顾并及时发现病人的异样。

  不因为太子或皇后等身份奉承谄媚,也不因为二楼留观室的平民贱民就不管不问,只这一颗平常之心,就比多数大郢男子有气节得多。

  当然,如果不是魏璋观察仔细并如实告诉太子,太子一时也想不到这么深。

  不止一次,太子想过开女学,曾数次提及,都被润和帝否了。

  皇后也好,永乐宫的公主们,国都城的贵女们,其中不乏才智过人的女子。但只要提起必定遭到强烈反对,理由还是那句“宜室宜家”。

  太子下意识捂着胸[kou],感受自己习以为常、并以为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心跳;直到有一[ri]听过魏璋的、后来听过魏勉的心跳,知道自己才是特殊的那个。

  大郢习以为常的“宜室宜家”,是否也像自己的心跳?不是一直如此就是对的么?

  太子闭上眼睛,默默许愿:  “但愿自己能有手术机会,但愿

  手术一切顺利……愿张医师和周奉御那张长长的纸卷上所有难关全可以打上勾,因为自己有许多事情想做。"

  不止太子,崔五娘也望着邬筠离去的背影,既敬佩又惊讶,竟然还有专门调查火事现场的女子?崔盛与崔五娘母子联心,顺着阿娘的视线张望,就能知道她在想什么。

  “阿娘?”崔盛抱着偌大的颅骨模型,已经琢磨两天了。

  “盛儿,何事?”崔五娘扭头看向儿子。

  “阿娘,你会[gui]兹语,会[bo]斯语,学普通话比儿学得还要快,为何不展示出来?”崔盛在医馆琢磨许多事情。

  崔盛还是秦盛的时候,自幼跟随秦国公四处参加诗会茶会,总会听旁人夸赞秦国公替秦观求娶到崔家五娘这位好儿媳。

  秦盛回家以后就仔细观察阿娘,她没有旁人夸赞的样子,既不写诗,也不舞剑,整[ri]在府中[cao]持家事,总有见不完的客人和亲戚。

  时间久了,秦盛小心地打听到许多事情,也琢磨了更多事情,阿娘为何变化这么大?直到有一[ri]无意间听到阿耶在书房训斥阿娘,挑剔这,挑剔那——

  对亲戚礼数不周全,[cao]持茶会诗会准备不出彩丢秦家颜面,给哪家的回礼不够多……无休无止地数落。

  那时的秦盛才知道,原来国都城盛赞的“琴瑟合鸣”的伉俪夫妻私下是这样的。

  后来秦盛突然生病,阿耶对阿娘的态度更差了,终于有一次阿娘为了喝药的事情与阿耶大吵—架,因为动静太大,引来了秦国公和国公夫人。

  然而,阿娘虽然骑[she]舞剑挥刀都技艺颇[jing],但这些是用来对付敌军的,一张嘴难怼秦家上下,阿娘以前是轻愁,之后是[yin]郁和憔悴。

  但是自从阿娘与阿耶在医馆和离以后,尤其是成功保护金老以后,阿娘的脸上就有了笑容,双眼恢复以后每[ri]的笑容越发多了。

  崔盛的想法很简单,为了守护自己,阿娘付出太多,想看到众人赞不绝[kou]的“崔五娘”,因为那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崔盛抱着颅骨模型向阿娘笑:“阿娘,加入译语组,和魏七郎君一起,成为金老的左膀右臂,为了大郢的病患们,阿娘,你可以的!"

  “可是你……”崔五娘放心不下崔盛。

  崔盛还是笑:  “阿娘,有安主任和董主治在,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好巧不巧的,安主任听到了:  “崔五娘,有什么不放心么?”崔五娘摇头:  "盛儿在飞来医馆,还有什么可以不放心的?"安主任直接伸手:“金老,崔五娘申请加入译语组。”

  崔盛躲在颅骨模型后面笑,安主任佯装无辜。金老喜出望外:  "好呀,太好啦,崔五娘,跟我一起去多媒体教室。"于是,在多媒体教室带领早读的魏璋,看到金老身后的崔五娘,先是诧异。金老在讲堂介绍:  "即[ri]起,崔五娘加入译语组,但她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译语组当然认识崔五娘,甚至可以说久仰大名,底下一阵雀跃。

  魏璋又惊又喜,崔五娘自幼聪慧过人,跟着父兄走南闯北,胆大心细,[bo]斯语、[gui]兹语等都可以说一说,是国都城世家最中意的儿媳人选。

  尤其是家中子孙不太成器的,更是争先恐后地去崔家提亲,原因嘛,大家心知肚明。

  只上午一节课的时间,崔五娘就在多媒体教室用普通话征服了全体译语组,并赢得了金老赞许的目光。

  魏璋感动得热泪盈眶,太好了,终于有人可以分担自己的重任,在上午课程结束以后:  “崔五娘,拜托了。"

  崔五娘一怔:  "什么?"

  魏璋把厚厚的教材[jiao]到崔五娘手中,同时向译语组学生宣布:  “下午的课,由崔五娘带你们上,晚饭后吾来换班。"

  “哎……”崔五娘望着脚底抹油的魏璋,既无奈又好笑。

  也不知道魏璋溜这么快,是去抢救大厅见太子殿下,还是回留观室补觉?而且,他每天都非常忙,也不知道整天忙些什么?

  雨天光线略暗,巨型电子屏上的红[se]字符显示:  “飞来医馆第七项任务完成66/126,完成率52%。"

  有新病人才会忙碌的门诊前台和导诊服务们也没闲着,抓紧时间记忆大郢语版的眼科问诊新编。

  门诊护士长更是向郑院长提出,能不能预先准备各科病人问诊的大郢语版教材,那样遇到新病人就可以随意组合使用,还能提高问诊的时效[xing]。

  郑院长手里的教材,都是金老、魏璋和妇科、皮肤科、骨科等各主任联合汇编的,基础版、进阶版、专科版……共有六版增补。

  这些除了给医护人员,也是魏

  璋给译语组上课的教材。其中最忙的就是金老和魏璋,整天分身乏术。

  好在,金老的三餐和休息都有郑院长监督来保障。

  而被逮着薅羊毛的魏璋,黑眼圈越来越浓重,直到今[ri],抓了画师柴齐、找来果农“老徐”编写农业部分的教材,又盼到了视力恢复的崔五娘加入译语组。

  魏璋从多媒体教室开溜,第一时间回留观室,戴上眼罩躺在陪护床上,闭眼以前威胁魏勤和梧桐:  "你们要是敢吵醒我,立刻下山。"

  魏勤和梧桐每天的乐趣就是飞来医馆的三餐,被魏璋这样威胁,立刻安静。

  因为今天大查房后,替魏勤做手术的普外科刘秋江主任说:  “魏十七郎符合出院标准,随时可以离开。"

  魏璋当时就对刘主任说:  “下山路远,还是再住几[ri]吧。”

  刘主任沉默片刻,干巴巴地挤出两个字:  "也行。"

  反正郑院长和金老说,魏家已经付了诊费和手术费,还送了一大堆奇珍异宝,是第一位VIP,虽然现在不是了。

  要不是急诊病房不够,魏璋完全可以自己住一间,而不是每天蜷缩在陪护床上。

  而魏璋的真实打算是先睡个冲锋觉,然后再去抢救大厅向太子殿下禀报译语组学生的学习进度。

  抢救大厅里,太子松手,取出A4纸,坚定地写下“开女学”三个字,然后就看到了非常碍眼的程兆尹三人,声音始终平静无[bo]:  "退下。"

  程兆尹三人起身,转而走到郑院长和金老面前,身为京兆府的官员,自然只能向官阶比自己高的行拜首礼。

  在程兆尹心里,郑院长和金老虽然是飞来医馆的大医仙,却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而且在太子面前,他们也不能“失节”行礼。

  所以,程兆尹按照预想的,直视郑院长和金老,然后清了清嗓子:

  "二位想来就是飞来医馆的大医仙了,吾乃京兆府的京兆尹,这位是都尉田汶,卫尉高捷,昨[ri]特意上山向大医仙致歉。"

  "无礼的武侯已负荆请罪,以后必不敢轻慢飞来医馆守门仙,请二位医仙多多见谅。"

  金老昨天听见的,加上亲眼所见的,觉得程鸣就差把“

  狗官”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了,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武侯,决[kou]不提自己的错处。

  金老坦然直视程兆尹:  “这样的道歉和说辞,飞来医馆不接受,请回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