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太清证道,混元金丹!(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395章  太清证道,混元金丹!(求订阅  月票)

        弥罗宫,通明殿,天地祭台所化云床之上,泰壹氏被道光所淹没冲击。

        这已经不是祂第一次经历洪荒三千大道的冲击,经历这等道化之劫。

        比如天魔界那一次,比如上一次闭关。

        但这一次前所未有。

        显然,不止是祂在进步,洪荒同样在成长,洪荒的三千大道比过去更强了。

        自然而然,这道化之劫也变得更强了。

        不过,泰壹氏这段时日的进步一点都不比洪荒的成长差。

        面对这样的道化之劫,祂岿然不动。

        正如与后土氏、倚帝氏她们所说的一样,九成把握,已经极大。

        甚至,如果不考虑泰壹氏想要达到的另一成就,祂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与洪荒三千大道神与道同,修成洪荒先天道神。

        当年泰壹氏修成太易之神后,乃是先天之神(元神)、法力、神通、肉身、灵宝五位一体。

        等修成太初先天之后,祂是先天之神(元神),肉身、灵宝三位一体!

        而在此之前,泰壹氏在做加法,修成太易之神、太初先天则是在做减法。

        同样,修炼不同的先天道境,多达三十多种之多,这也是在做加法。

        然后明悟太一,又是在做减法。

        而这其中,同样蕴藏着归一,蕴藏着混元之妙。

        故而,如今泰壹氏所求的,不止是神与道同,先天道神。

        还要继续做减法。

        即,在神、肉身、灵宝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尽数归一,尽数化作太一!

        太,即无上。

        一,乃元始、归一、混元。

        祂的太一道果,便是要做元始神尊、混元大罗金仙的极致!

        此前泰壹氏便尝试过,但没有成功。

        如今却可以借助道化之劫来尝试做到这一步,让祂的肉身、元神、灵宝归一。

        从此之后,没有多位一体,肉身即元神,元神就是灵宝,灵宝就是肉身,也是大道,是道果。

        这就是泰壹氏所设想的太一道果的终极形态!

        ……

        泰壹氏闭关,而思维宇宙之中,诸道战场的第一场大战却是在如火如燎的进行着。

        这与此前因为伏羲、女娲而突然爆发的乱战不同。

        可谓是诸道的一次排位赛,上至大罗金仙,下至刚刚入门的修行者,都参与其中。

        故而这场诸道之战前所未有的浩大,各道排兵布阵,以攻下各道大本营为目的。

        神鬼仙魔,龙凤麒麟,巫武诸道。

        毫无疑问,以神道最为强大。

        毕竟承接三皇时代,又有泰壹氏这位天帝,神道实力比之人皇最为鼎盛的时代实际上还要强。

        其次是龙凤麒麟三道。

        接着便是仙道,因为有东王公、西王母这两位证道的混元大罗金仙在引领,还有镇元子这位地仙之祖。

        再其次是魔道。

        魔道有罗睺、计都、波旬,之后又有天渊魔祖。

        也就是天渊魔界如今还是一块飞地,否则魔道的实力要胜过仙道。

        再其次就是鬼道,鬼道基数庞大,可立下时间太晚,此前被神、仙、二道瓜分了大部分力量。

        但也比巫道强,这就是底蕴。

        鬼道之后是巫道,巫道的实力增长极快,既有此前泰壹氏所造化的先天巫族不断成长,也有人族强者肉身化巫族的缘故。

        最弱的便是武道。

        整个武道,如今武尊也就只有三人而已。

        开创者真武帝君,然后是天武氏,以及前不久才修成道与天齐的人族神武氏。

        简直可以说是大猫小猫三两只。

        故而,开战之前武道和巫道就定下结盟之策,以共抗大敌。

        两道也有合作的基础,武道在人族发展最为迅猛,其次就是巫族。

        再者人族与巫族关系密切,几乎穿一条裤子。

        不止是巫道、武道结盟,龙凤麒麟也结盟,重演当年洪荒之中的局势,以共抗强大的神道。

        还有仙道鬼道亦是结盟。

        于是,就剩下了神道,魔道孤家寡人。

        但同时,诸道又默契无比,在开战之初齐齐攻打神道。

        神道则是展现诸道第一的霸气,面对各道围攻也毫无畏惧,不止不收缩力量防守,反而分兵出击。

        伏羲、女娲兄妹此时便是独领一军,与玄女一起,合作一路牵制武道大军。

        兵对兵,将对将。

        玄女、伏羲、女娲三位神尊,而对面是真武帝君、天武氏、神武氏三位武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