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痴男怨女,留与后人说(精修)(2 / 2)

加入书签

        “卢大娘,芸娘的尸骨马上就能下葬了。”

        “听说县里面来了个道士,法术高强,能把人皮给缝补回去。”

        “这几天,县里面不少当初与芸娘一样被害的女子都恢复了容貌,得以安葬。”

        “想来,那道士应该很快来咱们居英村。”

        一间老旧的土房里,一位身穿旧衣长衫,满身书卷之气的书生正与卢母劝道。

        卢芸的娘亲,是个苦难人。

        她自幼便是大户人家的童养媳,因患有腿疾,便被赶了出来,流落到了居英山,最终与卢芸之父成了亲。

        如今的卢母,年过半百,皮肤灰暗,脸上满是风霜,鬓发不少。

        近些时日,由于卢芸之死,她一直郁郁寡欢,泪流不止。

        何书修怕她想不开,隔三差五便来探望。

        “书修,你说的可是真的?”

        闻言,卢母急不可耐问。

        “卢大娘,是真的,县里面都传开了。”

        那书生满是认真回答。

        这书生不是旁人,正是何书修。

        他是今年考取得秀才,还名列前茅。

        由于文章出彩,备受考官青睐。

        甚至,平川府里的大户人家有意与何家结亲。

        “书修,多谢你告诉大娘这些。”

        “大娘知道这几天你也不好受,只可惜我家芸娘福薄,未能与伱走到一起。”

        “平川府的谢家富贵,听说那谢家小姐贤惠淑德,是个好女子,爱慕你的文采,愿意委身下嫁与你,你就应允下这门亲事,省得你爹娘操心。”

        卢母心中慰藉许多,想起最近何家之事,他语重心长劝道。

        原来,这何书修与卢芸自幼是青梅竹马。

        稍大了些,两个人便私定终身。

        对此,两家也不拦着。

        反倒是乐于见成。

        只可惜前些日子,卢芸死在了居英山里。

        那日,卢芸上居英山是为了给她娘亲采摘药草,顺便看一看山里有没有什么珍贵的药材拿出城里面卖掉,好存些钱,留作盘缠,给何书修日后进京赶考用。

        但这一去便没有回来。

        其实,在何书修考上秀才时,卢芸为他感到由衷高兴。

        但得知平川府里有大户人家看上了何书修时,她就觉得做不了他的妻子。

        一是身份有了尊卑!

        何书修是秀才,将来可考取举人、进士!

        二来门楣不对!

        自何书修考取秀才后,何家便多了不少亲戚,又是送钱送礼。

        逐渐的,何家富裕起来,不再是昔日贫农了。

        可何书修并不喜欢那谢家女子,心中爱的只是卢芸。

        察觉卢芸因为此事有意疏远自己,何书修就找到了她,与她诉说真心,并且希望二人赶紧成亲。

        卢芸消失的那天夜里,何书修找了一夜!

        最终天亮时分,在山里找到了她的尸骨!

        同样没了人皮,浑身血肉模糊。

        何书修才惊觉,这卢芸也遭了毒手。

        那时,人皮一案早已在隆山县闹得沸沸扬扬。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居英村虽说远离县城,但村民们还是听到了此事的传闻。

        何书修在找到卢芸的尸首后,第二日便跑去县衙里报案,事后陈宪也将卢芸的名字也登记在册。

        “不!”

        “卢大娘,我既已答应了芸娘,要娶她为妻,就不会再让别人进我何家门楣。”

        听到此话,何书修断然拒绝,一脸正色。

        “而且我也会为你养老送终。”

        说到这里,何书修看向了卢母,言辞恳切万分。

        “你这又是何苦呢?”

        “芸娘人死不能复生,你何必委屈自己?”

        卢母摇头,但眼角已泛起了泪花。

        “不委屈。”

        何书修倔强道。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为了读书,家里面钱财快用光了,没钱买书,是卢芸偷偷卖了家中的粮食,给他买了书。

        ……

        【前面几章精修了下,改动了隆阳坊与隆阴坊的遇难人数,最后求月票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