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州司马(求追读(2 / 2)

加入书签

        胡媚儿脸色一叹,佯装可惜道。

        “盖庙?”

        “本官怎么不曾听仙姑说起此事?人手可够,地可足了?”

        伍珩闻言,愣了一下,急忙问道。

        这胡仙姑要盖庙,他自然得表示什么。

        要不然日后也不好与她开口提及奇珍异宝一事?

        ……

        却说。

        这伍司马与狐媚儿一行三狐相识,实属凑巧。

        那日,胡老太、胡媚儿、胡黜三头妖狐盗取了白云洞的仙丹天书后,便急匆匆逃离了云梦山,先躲到一穷乡僻壤之地,苦修术法。

        期间,没少假借鬼神之名四处招摇撞骗,敛了老百姓不少钱财。

        等法术饶有小成之后,胡老太三狐觉得有了自保之力,便壮着胆子来到了城中。

        这府城繁华热闹,不比乡下,三头狐狸很快被迷住了。

        四处吃喝玩乐,几日不到,在乡下行骗的钱便挥霍一空。

        无奈之下三狐为了赚钱,只能在街上卖艺。

        由于三狐大都会些法术,且那胡媚儿生的过于貌美妖艳,前来捧场的人还不少。

        故而,这名声很快就在府城传开了。

        一次伍珩外出,在街上见到那妖娆多姿胡媚儿时,彻底走不动道了。

        为了接近她,直接将胡媚儿三狐请到了府上,好吃好喝供应着。

        而见识了三狐那呼风唤雨的法术后,伍珩心思也逐渐活络开来。

        他先是央求胡老太,以点金之术变些出金银来,上下打点。

        这伍珩之前是京官,只可惜因为贪财,被人告到了鳞台,贬出了长安。

        为此,他心中一直渴望再度进京,出口恶气。

        可进京岂会那么容易?

        这三四年一大考,只要评为了中上之选,才有升迁可能。

        至于获得中上这个评分,何其难也?

        别的不说,之前那大理寺丞狄怀英,一年断案快两万件,无一人诉冤情况下,仅获中上!

        故而,伍珩要靠朝廷考课来大放异彩进京的话,那是千难万难。

        不得已,伍珩只能走捷径才行。

        所谓捷径,无外乎巴结高官,攀附权贵……

        这其中,又怎少得了金银财宝来疏通呢?

        此外,伍珩还故意让三狐制造蝗灾,由他出面破解,来弄些政绩,往脸上贴金。

        这一来二去。

        伍珩伍司马不但赢得了岐州百姓的好感,还获得了岐州官场上一应同僚的称赞。

        眼下,只要往京里打点足够,就大有希望一雪前耻,回京述职。

        但是伍珩心中也明白光靠那些金银,已经无法打动了贵人们了。

        必须得弄奇珍异宝才行!

        所以,伍珩心中念叨胡仙姑可快些来他府上。

        只不过,如今胡老太可忙着呢。

        她被天狐院授为岐州的狐会头目,还深得天狐院康祭酒的看重,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为此,胡老太只顾讨好康祭酒了,哪里会在意伍珩?

        要不是因为最近要在凤翔府盖座狐庙,还得伍司马的大力支持。

        恐怕也不会让胡媚儿司马府陪他戏耍。

        “人还凑合,主要是这地不好弄。”

        “姥姥钟意东陌这条巷弄,想在那里建座狐庙,但奈何府里的人不同意。”

        胡媚儿等的就是伍司马此话,她白皙的小脸一叹,黯然道。

        “奇了怪了,仙姑是本官府上的客人,这凤翔府谁还不知?”

        伍珩微微皱眉。

        下一刻,他似乎猜到了某人,面容沉了下去:

        “可是周刺史不愿?”

        这岐州官员,伍珩大多认识。

        平日里不管有求与否,礼情反正一个不少。

        唯独这岐州的周刺史,一向以清廉自居,不贪不拿,高风亮节。

        更为关键的是,他还与长安那些清流来往密切。

        让伍司马头疼不已。

        胡媚儿听了去,柳叶般的眸眼一转,并没有在旁煽风点火,只是低声劝道:

        “伍大人,这周刺史是好官,东陌那条巷弄留有前朝遗迹,若是强拆了,肯定惹得民怨沸腾,伍大人还是莫要出头为好?”

        可伍珩闻言,立马摆了摆手,表示道:

        “东陌巷是有前朝遗迹不假,但这过去也快百年了,年久失修之下,危楼可不止一座,万一倒塌,砸到行人可就大大不妙。”

        “以本官看,还是拆了为好,胡仙姑在凤翔府民众如此广受欢迎,百姓得知是为了建狐庙才拆的,理应高兴才是,岂会不忿?”

        “如此一来,那又要劳烦伍大人了?”

        胡媚儿佯装大为感动,楚楚道。

        “不麻烦,能为仙子效劳,是本官的荣幸。”

        见她那副模样,伍珩大为欢喜。

        心知办成了此事,肯定能让胡仙姑对他另眼相看。

        “那就多谢伍大人了,小仙回头一定告诉姥姥。”

        胡媚儿看伍司马如此上道,与他嫣然一笑,说不出的妩媚多娇。

        “有劳仙子了。”

        如此尤物在侧,伍司马心中直突突。

        ……

        这一日。

        岐州凤翔府长街之上,忽然走来一位年轻道士。

        那年轻道士,头戴毗蓝巾,束一道髻,他眉目疏朗,容貌清隽,身段修长,正是下了云梦山的韩湘子。

        韩湘子自从别了王敖老祖与王婵老祖二人,便一路向岐州而去。

        王敖老祖说过,眼下这三狐在岐州府城凤翔,与岐州司马走得极近。

        这岐州司马,乃是个从六品之官。

        在一州之地抛去刺史、长史之类外的官员外,绝对算得上高官了。

        韩湘子一路行来,也弄清楚了这岐州司马,名叫伍珩。

        提起伍司马,民间百姓对他可是称赞有加。

        言他解决了前些日子的岐州蝗灾,还找了一位仙姑,求来了雨,保了几处干旱之地的风调雨顺。

        总之……

        依百姓所说,这位伍司马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但韩湘子可不这么看。

        岐州地处京畿一道,不比淮南一带那般湿热,且眼下时节暮春刚过,还未夏至,这蝗灾怎会来的如此之快?

        多半与那三头妖狐脱不了干系。

        入了凤翔府,韩湘子并没有第一时间寻找三狐的行踪。

        而是先到了城隍庙,摇拜见此地城隍。

        这城隍庙,香火旺盛,门庭高大。

        有前殿、正殿、后殿、还有两厢护厝,以及仪门、中门等等。

        韩湘子来到庙里,见有一庙祝正在擦着神像,时不时与来往的善信说笑,有人往福箱投了钱财,他也会道句万安,看上十分称职。

        韩湘子在城隍庙里,四处转了转。

        要见此地城隍,还是得老办法,先上香。

        只不过,韩湘子可不会如同上次那般求见山神时,抟土为香了。

        临走前,王敖老祖传了他一门法术。

        找个无人之地,韩湘子扭头一变,就化成一道青烟,飘到了那城隍神像近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