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今有真人飞升,天降异象,实乃道门(2 / 2)

加入书签

        “仙乐?”

        “哪来的仙乐,为何我们听不到?”

        “观主,你们也听到了吗?”

        然而。

        在韩湘子与白须道长笑谈间,那拙园之中的道童们,却满脸古怪,面面相觑起来。

        “自然可听到。”

        “之所以是听不懂,是你们修为不够罢了。”

        “也幸亏伱们是修行中人,若是凡夫俗子,想看一眼都费劲。”

        “不过,此次机会错过了不打紧,过几载韩道长成仙之时,你们若是修为提上来了,便可听见了。”

        白须道长回过头来,看向那几位道童,言道。

        “曾道兄,莫要玩笑了。”

        “贫道成仙尚早。”

        对此,韩湘子摇头失笑。

        白须道长与他笑辩:

        “哪里早了?”

        “降龙伏虎一境过后,便是三花之境,一旦三花聚顶,以韩道长的资质,三花聚顶之后,成仙只是须臾罢了。”

        要知道。

        这韩湘子能请来青玄左府一应神王仙真,若是把他当作寻常道人来看待,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观主说的对,韩道长不必太过自谦。”

        一旁白红瑛也拆起台来,盈盈一笑。

        这些时日,白红瑛大多是住在青云观。

        毕竟,她此处还有个徒弟在这里。

        按照她的安排,要离开青云观,恐怕得薇儿化形之后去了。

        故而,如今的青云观可是有些热闹。

        她与白须道长等人也渐渐熟悉起来,偶尔还能开个玩笑。

        “观主,那隆山县令拿着香火钱,正在山外求见!”

        几人说笑间。

        看守后山的一位小道,突然间走进拙园,与白须道长禀道。

        此话一出,那白须道长不由得与韩湘子对视一眼。

        “曾道兄,如何?”

        韩湘子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来。

        他那日,就跟白须道长说过,这隆山县令肯定会来找他。

        到时还会备上礼品。

        眼下刚好就应验了。

        “还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对此,白须道长只如此得感叹。

        这边,韩湘子却琢磨道:

        “那隆山县令来要人,多半不是他的旨意,很有可能是狄公的。”

        “走吧,贫道也随道兄去看看。”

        有关狄公被大唐天子任命为剑南一道黜置使以及威州大都督,到威州查察大案一事。

        韩湘子那日收到了周刺史的来信后,便与白须道长等人说了。

        毕竟,再怎么说对付戚氏宗族,他与红瑛长老二人可是出过力的。

        ……

        青云观。

        后山脚下。

        那隆山县令正在来回踱步,样子看上去很是急切。

        而一旁刘捕头等人,则一脸局促之色。

        这青云观,还是他们第一次来。

        对于观主白须道长,刘捕头等人听闻他法术高强,常与鬼神打交道。

        自然而然,就多了些敬畏之心。

        一炷香后。

        那白须道长与韩湘子一同从拙园里走了出来。

        “观主和韩道长出来了!”

        瞧见这二人,看守在此的道士颇有些兴奋叫道。

        尤其是韩湘子,青云观大多弟子对他十分崇拜。

        原因无他,盖因那日他在青云观危难之际,请得仙神来,救了大家性命。

        这一点,哪怕是观主也难以望其项背。

        “韩道长,他怎么也在此?”

        王知县见白须道长现身,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随后,望到他身旁那眉目疏朗的年轻道人,忽得愣住了。

        对于韩湘子,他可不陌生。

        人皮一案,能迅速告破,他居功甚伟。

        “见过二位道长!”

        看二人走了下来,王知县急忙率领刘捕头等人行礼问好。

        “王知县,客气了。”

        “你的来意,老道已知晓。”

        白须道长微微点头。

        王知县俯身问道:

        “那不知白须道长可否将那戚老太爷交由我?”

        白须道长并没有第一时间应下,反倒是与王知县说笑道:

        “上次老道把人与你送去,你不要。”

        “今日又费时跑了一趟,真是何苦来哉。”

        一番话,说得王知县面红耳赤,他讪笑道:

        “上次是本官不识抬举,错过了观主的好意,如今前来,特奉上了不少香火钱,权当赔罪了。”

        白须道长没与他为难,看了王知县与刘捕头等人一眼,道:

        “王知县破费了。既如此,老道也不必强人所难,人就在观中,你们哪个与老道前去提拿?”

        “刘捕头,辛苦你了。”

        见状,王知县便转身对一旁体貌壮健的衙役吩咐道。

        “王县令,见外了。”

        刘捕头拱了拱手。

        言罢,就跟白须道长去提拿那戚老太爷了。

        待二人走后,王知县就与韩湘子寒暄起来:

        “韩道长,上次匆匆一别,本县以为无缘再见,没想到今时又在青云观碰了面。”

        闻言,韩湘子神色一动,笑了笑:

        “是挺巧的。”

        话罢,他意味深长看了眼王知县,随即高深莫测道了句:

        “眼下王知县如此匆忙来青云观要带走戚老太爷,怕是县衙里来了钦差卫队,点名要缉拿他吧?”

        “这?!”

        “韩道长怎知?”

        闻言,王知县有些难以置信看向韩湘子,瞪大着眼睛,问道。

        韩湘子语气低了下来,多了些耐人寻味:

        “有件事,贫道想与王知县说一声。”

        王知县恭敬开口:“道长请讲。”

        “那戚老太爷当日失踪,乃是贫道将其带走了县城,藏到了别处。”

        “什么?竟是韩道长,你……”

        韩湘子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告诉王知县戚老太爷失踪一案,他就是“罪魁祸首”。

        当然,更吃惊的还在后面。

        只见,那韩湘子又缓缓说道:

        “除此之外,贫道还劝曾道兄将人带去你那隆山县衙的。”

        “还有,朝廷之所以派遣狄公前去威州,其中贫道也有出力。”

        这下,王知县彻底呆住,佁然愣在当场。

        望向韩湘子的目光也由先前的惊愕,变成了惶恐,甚至畏惧。

        “韩道长,您当…当真是仙人不成?”

        王知县想起坊间那些传闻,不由得抖抖瑟瑟问了句。

        “并非仙人,只是有解民倒悬之心罢了。”

        韩湘子摇了摇头。

        而后,与王知县语重心长言道:

        “王县令,这舟车劳顿大半日的滋味不好受吧?”

        “为人还是要听得良劝,切勿太投机取巧,一旦钻营过当,哪怕机会到时,也难以抓住。”

        话落。

        王知县表情一凝,暗中咀嚼韩湘子此话,发现大有深意。

        不由得,朝韩湘子深深一拜:

        “道长之言,本官受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