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造酒开花,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2 / 2)

加入书签

        不像他直接拿了个酒壶,他拿的只是一空的酒樽。

        “起!”

        韩湘子对着那酒坛喊了句。

        言罢,便有一水柱冲起,好巧不巧落在那大老黑的酒樽之中。

        待盈满之后,那水柱径直越过大老黑,直接往程老千岁的酒壶之中灌去。

        韩湘子之前说过,这酒水管够,别说程老千岁是拿酒壶来了,便是一酒缸也行。

        尉迟恭见酒水倒满了,二话不说,就直接豪饮了一杯。

        此酒刚一入喉,就烈得厉害,尉迟恭全无经验,不由得咳嗽了一声。

        待酒水入肚,一股酣畅舒适之感萦绕心头。

        舌尖泛香,便是喉咙处也多了一丝甘甜之味,让人回味无穷。

        恍惚之际,尉迟恭似乎又回忆了当年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金戈铁马的岁月。

        这一下,尉迟恭只觉这酒的味道,更加浓郁了。

        为此,他情不自禁,赞道:

        “好酒!”

        “真是好酒!”

        “老夫,很多年不曾喝到了。”

        “我儿宝林,快取酒壶来,不能便宜了这程老知节!”

        言罢,尉迟恭目光登时望向一中年男子,吩咐道。

        “这……真的这么好喝不成?”

        “我也要!”

        “韩道长,给我也来一杯!”

        “不,来一壶!”

        “……”

        众人见状,不由得心头疑惑起来,有些不解望向那尉迟恭。

        但见程老千岁喝了一口后,也是称赞不已,忙对韩湘子道。

        这一次,连称呼也变了!

        直接把韩湘子唤作韩道长!

        要知道,如此造酒之术,凡人哪有此等手段?

        便是造酒祖师杜康在此,也自叹弗如。

        这不是仙家手段,又是什么?

        “勿慌,大家俱有。”

        望着大家争先恐后的样子,韩湘子摆了摆手道。

        随即,他长箫往那酒坛一点,刹那间,那酒坛之中忽得涌出成百上千的水柱,于虚空之中,左钻右绕,流向大家的酒杯之中。

        不到几息时间,桌子之上,樽樽皆满。

        “好酒啊!”

        “便是御赐美酒,也不过如此!”

        “韩道长这造酒功法了得,确有法术在身,先前倒是小觑了!”

        “……”

        伴随众人饮下,各个无不是面露喜色,啧啧称奇。

        对韩湘子酿酒之术,更是赞不绝口。

        顺带对他本人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

        “韩公,这……?”

        坐在韩愈身边的柳河东,见此情形,不由得呆住了。

        望着自己面前那倒满的酒樽,他将信将疑。

        但终究还是按捺不住,端起来,喝了一口。

        谁知,刚下肚,柳河东脸色便兀自一变。

        “河东兄,如何?”

        见状,韩愈忙问道。

        “韩公,这酒说是琼浆玉露也不过,你快尝一尝。”

        柳河东一脸酡红之色,放声一笑。

        “什么?!”

        闻言,韩愈脸色大变。

        他难以置信望向面前那樽美酒。

        继而,神色复杂看了眼场上的韩湘子,心中莫名。

        “难道,湘子真的会法术?”

        “这世上真有仙佛,若如不然,这该如何解释?”

        “湘子,这些年,你究竟经历了什么?”

        “……”

        彼时,韩愈心中闪过无数念头。

        他终究是没有喝下这樽酒,但其脸色,却比先前柔和了大半。

        仿佛不再动怒了。

        ……

        ……

        “韩仙师,没成想真的是你?”

        一炷香过后,大家喝了不少,一些人已经有了醉意。

        但在此时。

        那坐在狄怀英身旁的周宴,忽得站了起来,一脸激动之色,望向那韩湘子。

        他不由自主走到后者跟前,瞪大着眼睛,呼吸颇为急促起来。

        “周刺史,好久不见了。”

        “看来,你已如愿来到长安了……”

        望着此人,韩湘子微微一笑。

        “下官周宴,拜见韩仙师,若无仙师当年教诲相助,我岂能来到长安,坐上这户部尚书的位置?”

        “请韩仙师勿要推辞,受我一拜!”

        听到此话,周宴一脸感激之色,径直朝韩湘子跪了下去!

        结果他刚低头一拜。

        身后,就响起了狄怀英的重喝声:

        “周宴,你……”

        韩湘子寻声望去,只见那狄怀英面沉如水,一脸肃穆之色。

        同一时间。

        堂内众人见到这一幕,无比诧异连连。

        “周尚书,这是干什么?”

        “他堂堂朝廷三品大员,怎可对一道士下跪,这不有失体统吗?”

        “如此一来,我大唐威严何在?”

        “……”

        有官员见此,吃了一惊,彼此议论道。

        甚至,有心思玲珑之辈,准备回去参周宴一本。

        认为他乃天子近臣,竟无端对一道士下跪,斯文扫地!

        而狄怀英叫住周宴,也是有这么一层顾虑在。

        “恩师,周尚书不是什么鲁莽之辈,为人懂得分寸,以我看,此事多半是事出有因。”

        一旁曾泰凑近狄怀英身边,耳语道。

        狄怀英微微颔首,认为曾泰此话在理。

        在他看来,这周尚书绝对不是莽撞行事之人!

        而是心思缜密,胸有沟壑。

        但眼下此举,实在有失礼度。

        想一朝廷大员,无端下跪于道士面前,传出去有损朝廷脸面!

        同一时间。

        韩愈、柳河东、刘梦得等人瞧见这一幕,顿觉得匪夷所思,不理解为何周尚书会对韩湘子下跪?

        听二人言语,似乎相识。

        面对众人非议,那周宴却一脸平静,直到行礼完,才弹了身上的灰尘,站了起来。

        “周宴,你为何向韩湘子行此大礼?”

        见他起身,狄怀英皱眉问道。

        眼下,只有把此事解释清楚了,明日哪怕圣上降罪,也有个说辞。

        “不知恩师可还得威州戚氏宗族一案?”

        周宴并未正面回应,只是换了话题问道。

        此话一出。

        众人神色一异,威州戚氏宗族的大案,开国少有。

        虽过去了两三年,但回想起来,却历历在目,众人哪敢忘记。

        “本阁自然记得,当初陛下封我为剑南一道黜置使,并威州大都督,彻查戚氏宗族一案,若非有你相助,岂可旬月时间就能告破?”

        狄怀英点了点头,中气十足言道。

        这周宴此前只不过是岐州刺史,虽说是封疆大吏。

        但终究不是天子重臣。

        他就是因为揭发此案,加之受到狄阁老看重,才能平步青云,官至户部尚书!

        “恩师,学生不敢居功,那戚氏宗族之案能旬月告破,韩仙师当居首功!”

        “当年若非是他暗中相助,学生怕是寸功未立!”

        周宴望了望狄怀英,苦笑道。

        “什么?!”

        “事情竟会是这般?”

        “周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话音落下。

        狄怀英有些糊涂了,他直视周宴问道。

        与此同时,满堂哗然,一言宾客震惊不已。

        谁能想到告破戚氏宗族大案之人,居首功者,乃是韩侍郎的侄孙韩湘子?

        周宴心中捋思了一二,才对众人解释道:

        “不瞒恩师,我与韩仙师此前在岐州就曾结识,他先是助学生惩治了攀附权贵,结党营私,祸乱一州的伍司马,事后与我说了那戚氏宗族分族隆山戚家,戚老太爷的恶行。”

        “并且一人去了隆山县,替那枉死的卢芸伸冤。”

        “待把证据搜集全了,才写信告知于我。”

        “于是乎,学生这才写了折子,奏禀圣上。”

        “直到学生奉旨赶去威州,韩仙师还在相助!”

        “可以这么说,若无韩仙师,戚氏宗族荼毒百姓一案,到今时也不见天日!”

        “韩仙师于岐州有功,于威州有功,于大唐百姓有功,学生这一拜,他理应受得!”

        “适才,几载未见韩仙师,有些面生,直到有人叫了句,学生才恍然大悟!”

        一番话说完。

        众人不由得默然下去。

        谁能料到,戚氏宗族一案,有如此天大的内情。

        更没有想过,这韩湘子会是深藏功与名之辈!

        一时之间,大家望向他的目光,多了不少敬重。

        别的不少,如此为国为民之举,值得周宴一拜!

        更何况,听周宴这么说,韩湘子还是他的贵人!

        “原来如此,本阁道你当时,怎么知道那多辛秘之事,还让我派千牛卫去往隆山县拿人……”

        狄怀英恍然过来,一切全明悟了。

        想到这里,狄怀英望向韩湘子时,一脸欣赏之色。

        他忍不住对韩愈,道:

        “韩侍郎,想不到你有如此好侄孙,虽是玄门众人,但这为民请命,关乎社稷之心,却不输我等食君禄的大臣。”

        “这…狄阁老,我……”

        听韩愈闻言,已是愣在原地。

        他不知该如何答话?

        他此前,还在说自家这个侄孙不学无术,有辱门风?

        但如今来看,分明是扬他门楣!

        ……

        不是作者菌故意把标题搞噱头,是明明写了章纲,内容就是写不到哪里去,然后觉得这标题不错,就用上了。

        岐州刺史周宴一事,作者菌在填坑,包括长安求雨其他的,还在填坑。

        最后,感谢“尘世尊”大佬的打赏,让大佬破费了。

        ……

        作者菌日更六千,也快一周了,诚意还在,跪求一波月票推荐票,至于打赏啥的大家量力而行就可,能一直保持订阅,就是对作者菌最大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