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韩愈:昔长安求得雨雪,今玄门洞箫(2 / 2)

加入书签

        王维猛地瞪大了眼睛,死死打量起这个与自己孙辈交好的年轻人。

        别人或许不知真人在道门之中的位置,这王维既已修了道,焉何不晓?

        “韩公,你们韩家出大才了!”

        他惊呼了一句,实在难掩心中错愕之情。

        “王兄,此话何意?”

        柳河东不解,凑到跟前问道。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云里雾里,不知真人是何意思?

        但见王维如此失态,想来极为不凡。

        “尔等心向儒学,又岂知仙佛一事?”

        “凡道门真人者,那便是有道仙真,像韩真人这般,便是羽化飞升,登天而去也不是难事!”

        王维斜睨了众人一眼,随即耐心解释道。

        “成仙?”

        “王公,是说韩道长能够成仙?”

        “……”

        一些人坐不住了,满脸难以置信。

        “自然可矣。”

        王维点了点头,道。

        “湘子,你才修道几载,当真位列真人了?”

        韩愈将信将疑望向韩湘子,问道。

        “哈哈哈,韩侍郎不用怀疑,洞箫真人确是我道门真人,便是贫道见了他,也自叹弗如。”

        还不待韩湘子回答,那罗浮真人叶法善却率先开口,打破了众人心头的疑虑。

        伴随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震!

        罗浮真人是谁?

        那可是圣上亲自封的元真护国天师!

        他地位尊崇,颇受皇上赏识。

        眼下,从这位元真护国天师口中,居然说出自己不如这洞箫真人的话来!

        焉何不让众人大吃一惊?

        一时之间,也对韩湘子的身份地位有了直观的认识!

        “罗浮真人太过抬举,贫道受之有愧。”

        闻言,韩湘子赶紧言道。

        “洞箫真人何必自谦……”

        罗浮真人放声一笑。

        “不错,洞箫真人无需客气,今时已你的身份地位,当坐主位。”

        神课先生在旁附和道。

        “湘子,过来随叔祖坐在一起。”

        韩愈朝韩湘子招了招手,道。

        对此,韩湘子只能无奈一笑。

        便没再客气,径直走了过去,挨在韩愈坐下。

        事实上。

        王昀等几位富家公子得知韩湘子的身份后,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面前搁着这么一尊大人物,谁能淡定下去。

        便是王昀自认与韩湘子交情匪浅,也收敛了大半,望向韩湘子时多了一丝尊敬之意,不敢怠慢。

        随着韩湘子入座,这场寿宴才一波三折,终于开席了。

        一时之间,山珍海味,珍馐糕点,美酒玉液,上个不停。

        场上众人把酒言欢,共同祝贺韩愈花甲大寿!

        无论堂上看上去多么其乐融融,但私底下众人还是各怀心思。

        来此之人,谁都明白,今日过后韩氏宗族,在长安地位一下子陡然拔高了不少。

        一切只因韩家,出了个韩湘子!

        可与罗浮真人比肩的仙家人物!

        ……

        ……

        韩愈这场寿宴,一直办了三天才结束。

        宴请的不止有王公贵族,还有贩夫走卒,真正做到了与民同乐。

        而有关寿宴之上,那韩侍郎侄孙韩湘子施展妙法为叔祖贺寿一事,不出意外在当天下午,就传了出去。

        不到一日,整个长安俱都听说了此事。

        哪怕皇宫之中的唐皇也有所耳闻。

        ……

        ……

        “这韩家不得了啊,据说出仙人了?”

        “此事,我也听说了,只可惜当时我坐的不是韩府正堂,若如不然,一定可以见到洞箫真人那般手段!”

        “手段?”

        “什么手段?”

        “怎么,老兄还没有听过?”

        “这洞箫真人可真是神通广大,相传乃仙人降世,一箫抬起,便放了花千树,可令顽狮走路,花开顷刻。”

        “不止这些,洞箫真人还能移坛造酒,据说喝了此酒之人,不仅百病全消,连容貌也年轻了许多!”

        “如今,市面上流传了此酒,是千金难卖?”

        “当年,坊间传闻不是说韩公侄孙那不学无术之辈吗?”

        “今时怎么成了仙人转世?”

        “你懂什么,那洞箫真人生来便满屋清香,曲乐为伴,此等异象,不是仙人转世之兆是什么?”

        “你们所知,终究是肤浅了。”

        “那洞箫真人固然神通广大,殊不知他为民之心,才让人汗颜!”

        “前几年,威州戚氏宗族一案闹得沸沸扬扬,圣上钦点那麟台狄阁老查察此事,最后不到旬月便告破了。”

        “此功并非在那户部周尚书身上,而是幸亏了洞箫真人鼎力相助!”

        “还有,大半载之前,京畿大旱,我等水深火热之际,在南坛求得雨雪之人,依旧是那洞箫真人!”

        “只不过,洞箫真人为人淡泊,不愿抛头露面罢了。”

        “……”

        在韩愈寿延结束之后,事关洞箫真人一事,在长安传的满城风雨。

        一些酒肆茶坊,不少食客在议论此事。

        没办法,此事太过玄乎了!

        当然受到民众的热捧。

        只不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夸大其实。

        譬如说韩湘子是什么仙人转世、亦或者在外修道几载,实则是去了天庭,才学得这一身本事……

        总之,越传越邪乎,让人哭笑不得。

        ……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韩湘子也不便去澄清。

        在他看来,用不了几日,就可散去。

        寿宴罢后,群臣离去,亲朋告别。

        这偌大的韩府,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直到这一刻,韩湘子方才明白他叔祖所历经的萧索之意。

        韩愈花甲大寿过去这几天之中,韩湘子一直待在韩府,偶尔自家师兄吕洞宾来此坐一坐。

        除此之外,神课先生、罗浮真人等人也来的颇勤。

        唯有一人,是个特例。

        那便是王维了,这位几乎每日都来。

        找韩湘子论道谈玄。

        抛开世俗而言,韩湘子乃道家真人,比王维地位尊崇多了。

        但换个方向来看,王维是与自家叔祖同辈的文豪才子。

        面对他的叨扰,韩湘子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交给他一些修行之法,让他回去自个琢磨。

        ……

        ……

        长安,皇城。

        太玄宫。

        当朝天子,唐皇正端坐在一蒲团之上,他身穿明黄之色的滚龙袍,头戴冕冠,仪容华贵,面具威严。

        但一望到面前那高大的道人时,其脸色就多了一丝平和。

        “元真国师,朕近日听说,韩侍郎花甲大寿之时其侄孙韩湘子也到了。”

        “据悉,此子有花开顷刻,令顽狮走路之术,被你与神课先生称为洞箫真人,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唐皇问道。

        眼下,韩湘子一事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

        身为一国之君,这唐皇自然也知晓了。

        以他的权柄而论,可轻而易举查出当日宴会之上为韩愈祝寿之人,有多少?

        也对那宴会之上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

        “那韩侍郎侄孙韩湘子,于前些时日,已突破真人,号洞箫真人。”

        罗浮真人开口答道。

        “敢问国师,那韩湘子修道多少时日?”

        “不足十载。”

        罗浮真人脱口而出道。

        “十载不到,能成真人,难道民间说他是仙人转世,乃是真的不成?”

        唐皇皱了皱眉,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一点,贫道难以得知,但其天资而言,确在贫道之上。”

        罗浮真人言道。

        “还在国师之上?”

        唐皇神色一顿,若有所思道。

        对于罗浮真人的能耐,唐皇是亲眼见过的。

        后者能说出此话,看来那韩湘子确有过人之处。

        想到这里,唐皇心思一下子活络起来。

        未几,他又问道:

        “国师,当年在南坛为长安求得雨雪者,当真是洞箫真人吗?”

        “不会有假的。”

        “陛下若不信,可以去问神课先生以及钦天监的两位监正。”

        罗浮真人笑了笑道。

        “如此来说,那洞箫真人倒有经世济民之心,不知国师可否替朕引见这洞箫真人,朕想当面谢他一谢?”

        听到这里,唐皇对韩湘子颇感兴趣。

        他故意提了南坛求雨一事,好找个由头,宣见韩湘子。

        “这有何难?”

        “待明日贫道去往韩府,洞箫真人言明就是。”

        罗浮真人知道唐皇心思,便淡笑一句。

        “贫道听太玄宫道童说,陛下近来因勤于理政,加之忧思颇多,导致夜里常作噩梦,时常被惊醒。”

        “我这里有养心丸一瓶,只要点在宫中,便可安神养魂。”

        不多时,罗浮真人似想到了什么,与唐皇说道。

        言罢,就从袖袍之中,拿出了一瓷瓶递给了唐皇身边的太监。

        “国师费心了,朕有意开一盛世,自当夙兴夜寐。”

        见状,唐皇脸色微喜,道。

        说完,就挥了挥手,让一旁的太监接过那瓷瓶来。

        “不早了,贫道还有回去,改日再为陛下宣讲道法,抟练一些丹药来。”

        罗浮真人抬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到了天外那火烧般的云霞。

        见此情形,他便站起身来与唐皇道。

        “国师慢走。”

        唐皇送别了句,就目送他走出了宫殿。

        见着殿中夕阳折射近来,地上泛起的细细尘糜,唐皇在一旁太监的搀扶上,站了起来,道:

        “去御膳房。”

        ……

        是日,傍晚。

        罗浮真人出了皇宫后,并没有回淳和仙府,而是径直去往了韩侍郎的府邸。

        既然圣上想见洞箫真人,罗浮真人自然要传达一下。

        到了韩府,不用下人通禀,那看门的仆役认得这罗浮真人,忙带他去了一间院落。

        静室之中,韩湘子尚在修行。

        察觉院里来人,就睁开眼来。

        一走出房门,就见那罗浮真人坐在院里石凳之上。

        “洞箫真人,别来无恙。”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