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钟馗嫁妹,天师赐福降喜,许尔等恩(1 / 2)

加入书签

第182章  钟馗嫁妹,天师赐福降喜,许尔等恩爱百年!【求订阅】

        和他想的不差,这些人全被洞箫广济天师给捉了去。

        见他这般袖装活人的手段,在场之人哪里还能保持淡定,纷纷目瞪口呆,石化当场。

        堂外百姓,更是惊呼不已,啧啧高叹。

        倒是钟馗在旁一脸平静。

        他身上穿的金刚不坏大红袍,同样不凡,是真武大帝所赐,莫说装活人,便是填岳捞江也不在话下。

        不多时,倒在地上的文师爷与彭茂昌等人一个个苏醒出来,起初大家还有些茫然,只觉睡了好长一觉。

        等弄清了状况后,方知眼下竟身处在大堂上!

        “大人,你怎么跪在堂下?”

        文师爷睁开眼,见到身旁的严县令,不禁一愣。

        说完,就欲把他给扶起。

        熟料眼光一瞥,又见那杜平站在堂前,一脸戏谑望向自己。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朝自己投来了异样的眼神。

        顿时,这文师爷如芒在背,忙向四周左右看去。

        这一看,可把他给吓坏了!

        那坐在“明镜高悬”匾额下方之人,是一位颇具威严,面方直鼻,眼突浓眉之人,身着绯色官袍。

        其左右,分别站了两个道士,一位铁面虬髯,豹头环眼,另一位鹤骨松姿,昳容剑眉。

        “大…大人,他们是?”

        文师爷一惧,颤着声问道。

        “此乃公堂,你等不得在此喧哗!”

        这边,崔侍郎看完卷宗后,见堂前吵闹,便面色一板,望向堂下众人,喝道。

        他声音洪大,颇具穿透力,加之本身又是朝廷大官,自有一番气势在。

        故而,这一喝之下,大堂顿时安静下来。

        哪怕是场外百姓,也不敢再议声了。

        见气氛肃穆,崔侍郎又沉声开口道:

        “与你们介绍一下,本官乃礼部侍郎崔长霖,这位是陛下亲封,当今昌黎先生的侄孙洞箫广济天师韩湘子,另一位乃昔日金殿状元,今被陛下册封的镇宅除魔圣君钟馗!”

        “先前本官翻阅双尾玉佩一案的卷宗,发现其内多有蹊跷,故而此案由本官开堂再审!”

        “现在,带原告彭茂昌!”

        话音落下,那堂下的彭茂昌赶紧跪了下来,答道:

        “启禀崔大人,小生在!”

        “本官问伱,你告那杜平,下药毒害代珩一事,可有证据?”

        崔侍郎那威严的目光落在那彭茂昌身上,问道。

        “并无证据。”

        惮于崔侍郎之威,加之洞箫广济天师韩湘子在此,事到如今,彭茂昌也没必要瞒下了。

        便老实交待道。

        他话落,场上严县令直接心头一沉,跌到谷底。

        “彭茂昌,你既无证据,为何之前还要告那杜平毒害代珩,难道是诬告不成?”

        “那代珩到底怎么死的,还不据实禀来!”

        闻言,崔侍郎眉头一皱,怒道。

        “崔大人容禀,小生是贪图那钟藜的美貌,才设计陷害杜平的。”

        “那夜,小生邀他与代珩来屋中饮酒,待酒过三巡之后,就在代珩的酒里下了毒,只不过那毒性发作慢,一时半会儿难以察觉。”

        “小生是算准了代珩在饮酒完回去路上发作,才先把杜平哥灌醉,嫁祸于他。”

        彭茂昌想起那夜情形,后悔不已道。

        彼时,钟馗听闻这彭茂昌垂涎他妹钟藜的美色,不由得双目喷火,气愤不已。

        好在他还有些分寸,并没有当堂闹事。

        “你既贪图钟藜美貌,为何要陷害杜平?”

        面对彭茂昌的回答,崔侍郎一下子问到了关键之处。

        “不瞒崔大人,小生与杜平是好友,知他素日里常照顾钟藜,渐起好感,而钟藜姑娘也爱慕杜平,二人可谓是情投意合,只不过彼此不言罢了。”

        “故而,小生想着那杜平一旦入狱,钟藜获悉此事,一定会为了他来求我,到时就可逼其就范。”

        彭茂昌望了眼杜平与钟藜,方才对崔侍郎说道。

        听到这里,那堂前的钟馗霎时心中一震,一脸复杂望向二人。

        见二人都一脸羞色,不自觉低下头来,似有些难为情。

        一瞬间,钟馗心中了然。

        怕是彭茂昌所言,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当下,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彭茂昌,枉你还是读书人,想不到心思如此阴险!”

        “且跪在一旁,待会再治你之罪!”

        听完彭茂昌所述,崔侍郎恨他无耻,不禁骂道。

        审讯完这彭茂昌后,崔侍郎便望向跪在堂下的严文兆:

        “严县令,本官且问你,这卷宗之上,疑点颇多,你是如何断定代珩就是杜平所杀?对他可有详加审查过?”

        “凡是杀人,必先讲究动机,你且说一说这杜平动机是什么?”

        “这……下官不知。”

        严县令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答不上来,只得满脸焦灼之色。

        “好个不知!”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脱去他的官袍,心无体恤百姓之举,要你又何用?”

        崔侍郎大怒,望向左右,命道。

        话落,便有两位衙差上前,从严县令头上摘下了他的乌纱帽,脱去了那身青袍。

        如此一来,这严县令就成了白身。

        望着那乌纱帽被人摘去,他忽得想起那天,狂风将其吹落之景。

        现在想来,冥冥之中,一切早有注定。

        “彭茂昌,据洞箫真人所说,你前几天夜里,携一家老小,逃出了城,在路上险些被文师爷所杀,可有此事?”

        崔侍郎又对彭茂昌问道。

        “回禀大人,确有此事。”

        “这文师爷说自己奉严县令之名,来杀我灭口!”

        彭茂昌目光忽得死死望向那严县令,咬牙切齿道。

        “文唐境,彭茂昌之言,可否属实?”

        崔侍郎又望向那瑟瑟发抖的文师爷。

        “启禀大人,属实!”

        “小的确实奉了严县令的命令,前去城外伏杀彭茂昌。想着万一双尾玉佩一案东窗事发,来个死无对证!”

        “另外,严县令这么做,也是为了彭家的家产!”

        此刻,文师爷早就吓破了胆,哪敢有丝毫隐瞒,直接答道。

        他恨不得一口气把自己知道的全抖露出来,以便给自己开脱。

        “哼!”

        一旁严县令闻言,不由得冷笑了声。

        “严文兆,你为何发笑?”

        崔侍郎皱眉,责问道。

        “回大人的话,自古狡兔死,走狗烹,这借刀杀人一计,可是文师爷与我共同谋划的,岂料他有些落井下石,将罪责全赖到我身上来了,在下耻以为辱,故而发笑。”

        严文兆答道。

        “你…你血口喷人,明明是你看上了那代家的双尾玉佩,才和彭茂昌定计来陷害杜平。”

        “我一个师爷,并非县令,只得听命于你罢了。”

        文师爷口齿伶俐,辩解道。

        见二人彼此推诿,崔侍郎不禁把惊堂木一拍,大声道:

        “休要吵了!”

        “你二人犯下此罪,必定难逃律法问责!”

        “严文兆,把你与文唐境、彭茂昌合谋陷害杜平一事,来龙去脉交待清楚。”

        “遇到不对的,你二人可补充。”

        说到此处,崔侍郎又望向了文师爷与彭茂昌。

        见状,那严县令自知死路一条,没有再挣扎了,也就如实说了:

        “回崔大人的话,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月之前,那彭茂昌携带重礼,来县衙寻我……”

        当下,他把自己如何和彭茂昌合谋,设计陷害杜平一事始末,全在公堂上,讲了出来。

        可以这么说,严县令与彭茂昌二人,一个为财,一个为色。

        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只可惜,人在做天在看,本以为稳操胜券的案件会因钟馗要来蓝田县一事,而乱了阵脚,导致满盘皆输!

        伴随严县令在堂前讲述,那公堂外的一应百姓听了,无不大惊失色。

        若不是今日洞箫广济天师来治他的罪,恐怕到现在蓝田县的百姓还蒙在鼓里,不知他败德于此!

        众人听得激愤,不由得谩骂起来:

        “呸!”

        “这个狗官,真不是个东西,为了人家祖传的玉佩,害死了代家公子,还找杜平当个冤死鬼!”

        “如此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真该千刀万剐!”

        “崔大人,草民也有冤!”

        “去岁,我家良田被柳员外侵占,将其告到县衙,没想到草民有地契在手,反倒是败诉,还挨了三十大板,现在想来,估计是这狗官得到了柳员外的好处!”

        “请崔大人为草民做主!”

        “求洞箫广济天师为草民做主!”

        “……”

        也有一些百姓,想起自身的冤屈,就忽得跪倒在地,朝公堂呼道。

        要知道,眼下严县令即将倒台,有朝廷高官在此,这个时候喊冤告状最为有效。

        韩湘子堂中,听到百姓此话,也心有触动。

        望了眼那崔侍郎后,他便朝外言道:

        “你等无需吵扰,等此案了结,你们可写好状纸,交给衙门,自有人来受理。”

        有了韩湘子此话,众人只觉宽慰了许多。

        “多谢洞箫广济天师!”

        为此,大家齐声拜谢。

        在那严县令等人讲完此案的经过后,那钟馗坐在一旁,已拟出了状纸。

        笔停,就交给了崔侍郎过目。

        这钟馗不愧有状元之才,崔侍郎看这状纸之上,不仅条理清楚,脉络明细,连文笔也老道精炼。

        “尔等既已认罪,那便签字画押!”

        审核一遍无误后,崔侍郎就把状纸递给了一旁的崔家门人。

        后者见状,忙把状纸摊到地上,以便让严县令、文师爷、彭茂昌等人画押。

        不多时,签字画押完毕,状纸又交给了崔侍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