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乃昔日瑶池牡丹身;吕祖慧剑斩(1 / 2)

加入书签

第189章  乃昔日瑶池牡丹身;吕祖慧剑斩情丝!【求订阅】

        韩湘子看出王婵老祖似在纠结,不免好奇开口。

        “也不觉得为难,只是此子在老道这双龙山,待得有些乐不思蜀……”

        王婵老祖摇头一笑。

        “哦……?”

        韩湘子一愣,不知王婵老祖此话何意。

        话落,那王婵老祖手掌一抹虚空,法力催动间,一方澄净画面就被其晕化开来。

        那画面之中,是一大一小的两位孩童。

        大的那位,有八九岁,正俯着身子,在一碧波潺潺的溪水间捉鱼。

        小一点的,有五六岁,乐呵呵跟在其后面,还抢着背着鱼篓,时不时用手指了指不远处,鱼群围聚的水面。

        眼看那窝鱼要惊地散开时,情急之下,那小一点的孩童,一把扔掉鱼篓,猛地一头扎进水里。

        只听噗通一声,很快那小一点的孩童,就没了身影。

        不到几息,这孩童一下子就浮了上来,怀里抱着比他胳膊还长的肥鱼,冲着那八九岁的的孩子,咧嘴一笑。

        “他是秦汉?”

        见状,韩湘子问道。

        “不错,就是秦汉,他来老道这双龙山不到几日,水性练得不错,与他师兄也颇熟。”

        王婵老祖道。

        “他师兄叫什么名字?”

        韩湘子望着画面之中,八九岁的孩童,若有所思问道。

        “窦一虎。”王婵老祖言道。

        言罢。

        韩湘子心中一怔,看来和他料想的不差,王婵老祖果真收了窦一虎与秦汉为徒。

        如此来看的话,这大唐怕是不出二十载又要打仗了……

        忽得,他似想到了什么,不禁心神一惊。

        上次,在真武大帝的太和山,他师尊汉钟离曾与自己说过散教之劫。

        莫非这散教指的就是这个劫难?

        要知道,后世之中可有对应的话本演义《薛丁山征西》。

        这演义之中,讲的就是薛丁山替父征西,攻打西凉哈密一国。

        此战之中,涉及不少仙神鬼佛。

        天上一些星宿也要下凡历劫……

        思虑于此,韩湘子一下子灵台剔透了许多。

        长时间困扰心头的疑惑,也烟消云散了。

        “那驸马与公主二人对秦汉这个幼子委实想念的紧,不如贫道此番就带他回来,问问公主与驸马的意思,主要还是看此子的意愿?“

        “若他愿意跟随王婵道友待在双龙山学道,贫道再带他回来;若是愿意留在家里几年,王婵道友就卖贫道一个人情,让其留在长安几载?”

        韩湘子想了想,说出了个折中之法。

        “韩道友,何需与老道客气?”

        “既然他爹娘要见他,且带回长安便是。”

        听到韩湘子语气之间如此客气,王婵老祖难免有些诚惶诚恐,道。

        “那贫道明日就将其带回。”

        闻言,韩湘子有了决断。

        他初来双龙山,也想多看一看。

        “明日韩道兄要带他回长安,老道不妨也跟去。”

        “毕竟,收了秦汉为徒,他父母那边,该拜访一番。”

        王婵老祖心思一动,当机立断道。

        “也好。”

        韩湘子微微一笑。

        二人又聊了一阵,他便出了莲花洞,独自一人在双龙山闲览起来。

        这双龙山,虽说不如福地一流,但也山黛林郁,浮岚暖翠。

        是个修道的好去处。

        韩湘子闲逛双龙山之际,也复盘了近来修道所获。

        他自从迈入真人一境以来,几乎把那《法阙仙章》神通、丹术、符咒全学了遍。

        不说达到登峰造极一境,也是融会贯通,可得大成。

        真人之后,便是五藏一境。

        祭五藏之庙,韩湘子眼下是一神未祭。

        按照他眼下的修行进展,不出半响,就可拜祭焕阳昌这位心神。

        上一次,韩湘子地府一行,他那九色宝莲似也得到了不小的滋润。

        新的一枚莲子,已经凝聚而成。

        最让韩湘子感到好奇的是,在杜平遇难之时,他那九色宝莲居然会示警。

        也不知道纯粹是偶然罢了,还是九色宝莲另一妙用。

        若是另一妙用的话,想来多半是有迹可循。

        只可惜,韩湘子未曾寻到。

        抛开这些杂念,韩湘子游完双龙山后,便回到了莲花洞。

        “站住!你这个道士是谁,怎来了这双龙山?”

        谁料,还未到洞前。

        一肤色略显黝黑的孩童便用一木剑,指着他,喝问道。

        韩湘子认得这孩童,是王禅老祖的另一徒弟窦一虎。

        “贫道韩湘子,是你师尊的故友。”

        韩湘子犯不着和一孩童置气,便轻笑了句。

        话落。

        王禅老祖就从洞里走了出来,手中拂尘,轻打了一下窦一虎的屁股:

        “没大没小,这是我道门洞箫真人,怎可如此无礼?”

        “真人?”

        闻言,窦一虎忽得眼前一亮,抬起头来,小脸满是认真地望着韩湘子。

        “韩道兄,我这小徒顽劣,让你见笑了……”

        王禅老祖拱手歉笑道。

        “不妨事。”韩湘子不以为然挥了挥手。

        若他真要入散教之劫的话,没准今后还能见着他。

        “对了,王婵道友明日随贫道去长安,你这个徒儿要留在双龙山吗?”

        望着窦一虎,韩湘子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禁问道。

        “明日要带他一道前去。”

        王婵老祖言道。

        “师傅,咱们明日要去长安?”

        一旁窦一虎听到此话,霎时满脸开心,道。

        “要去。”

        “今夜你与你师弟秦汉要好生歇息……”

        王婵老祖点了点头,不忘叮嘱他。

        “好耶!”

        窦一虎兴奋的挥起了拳头,蹦蹦跳跳跑开了。

        望到这一幕。

        韩湘子与王婵老祖不由得相视一笑。

        到底是孩子心性……

        ……

        第二日。

        天还没亮,双龙山的露水重重之际,这莲花洞中,就响起了稚童的嬉笑声。

        却是窦一虎与秦汉,得知明日要去长安,颇为激动,愣是老早就在石舍里折腾起来。

        对此,王婵老祖无奈一笑。

        晨曦时分,几人就一道驾云,往那长安去了。

        去往长安的路上,韩湘子闲来无趣,就寻问了一下王敖老祖的近况。

        “师兄早在去岁秋末,就闭关了。”

        “这一次,他势必要晋升真人。”

        王婵老祖言道。

        “真人?”

        韩湘子闻言,语气一顿。

        “说起来,老道与师兄也是得了洞箫真人那番福报,若如不然,想要晋升人花一境,也得不知要蹉跎多长时间?”

        说到这里,王婵老祖便向韩湘子投去了感激之情。

        “没那日云梦山,贫道与你等一番结识,也不会那么顺利解决岐州狐妖一事。”

        “他日因,今日果……”

        韩湘子面色一煦,笑了笑。

        而在韩湘子与王婵老祖谈话间。

        站在祥云上的窦一虎与秦汉,可谓是大开眼界。

        二人忽得用手指了指下方山川城池,又指了指天边云雀,彼此交头接耳,惊叹连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