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九色宝莲再示警,唐皇被困锁阳(1 / 2)

加入书签

第199章  九色宝莲再示警,唐皇被困锁阳城,赐重宝,丁山出云梦!

        张天师如何不知,这韩湘子修为远在自己之上,怪他先前看走了眼,量短气小,要与其一较高低。

        眼下反倒是韩湘子率先给他一个台阶下。

        不至于太过难堪。

        别的不说,这份胸襟足让老天师刮目相看。

        “度人无量天尊,老天师言重了。”

        韩湘子宣了句,一脸和煦之色。

        今时,他与老天师斗法,说到底是因玄门大会一事。

        本身与龙虎山并无仇怨。

        只因张天师与那升玄真人此前在口角之上,对他有些不依不饶,非要在有无资格召开玄门大会上大做文章,令他在人间一应仙真面前下不来台。

        无奈之下,韩湘子为了立威,也只能顺势而为,与他斗法一场,要止息此事。

        但张天师毕竟是人间道门之中的宿老之辈,让他开口认输,不是件容易事。

        故而,韩湘子在见到张天师迟疑不决时,就先行开口,也算给了其脸面。

        望到这一幕,下方众人若有所思望向那韩湘子,揣摩出韩湘子的用意之后,不免觉得此子心思倒也细腻。

        而香山老祖这般德高望重这辈,也对其投去了赞许之色。

        “诸位,还请入殿议事。”

        韩湘子与张天师一同落下云头,见出来看热闹的众人,他伸手讪笑道。

        话落,这些得道仙真便纷纷走进万寿宫重新坐下。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望向韩湘子的目光时,少了之前的轻视之意,多了一份认可与尊崇。

        这洞箫真人可打败龙虎山老天师,其实力当真有些深不可测了。

        一想到,他上头还有一个师兄纯阳真人,众人又对这全真派有了全新的认知。

        再一次坐在殿中,少了之前的针锋相对。

        一些真人逐渐面面相觑,小声议论道:

        “这洞箫真人此番召开玄门大会,到底是何用意?”

        “难道道门之中有大事发生吗?”

        “想来是有,要不然寻常时候,怎会召开这玄门大会……”

        “听说人间大唐与哈密两国相争,那扫唐荡寇苏宝同元帅身边多有妖道助阵,也不知那些妖道师承何门?”

        “……”

        望见大殿之中略显嘈杂之音,韩湘子望了眼骊山老母,便站起身来,沉声道:

        “诸位道友,还望肃静。”

        言罢。

        这一殿真人们,就不再言语,抬起头来,不约而同望向那道鹤骨松姿的人影来。

        见状,韩湘子言道:

        “今时贫道在全真派芮山召开玄门大会,是为了散教一劫!”

        “此劫之中,三界之中人鬼仙佛妖,俱要入劫!”

        “适才贫道听道友在议论那扫唐荡寇苏宝同元帅,殊不知此人便是散教门徒!”

        “至于这散教,贫道也不甚明了,只知那散教教主堪比我道门之中大帝一流!”

        此言一出。

        若平静的湖面之中,丢了一巨石,直接激起了千层浪。

        “什么?!”

        “那苏宝同是散教门徒!”

        “如此说来,他身边那些妖道番僧,也是散教之人了?”

        “这场战,大唐还怎么打?”

        “那苏宝同有法术在身,散教门人相助,大唐凡夫俗子岂是他们的对手?”

        “……”

        众真人闻言,无不哗然。

        “洞箫真人,那苏宝同所率之军,乃不义之师,我等修道之人,应顺应天道,助那大唐对付此贼!”

        不多时,那香山老祖难得开了口问道。

        虽说大唐与哈密这场战乱,于修行者而言,并非正邪之分。

        且真要论起来,那苏宝同其生父输风、祖父苏定方皆亡于大唐之手。

        此等宿世恩怨,难缠难分,按理来说应该难论是非才对。

        但这苏宝同,却主动掀起战乱,以至于让生灵涂炭,百姓遭难。

        这就有违天道了。

        况且,苏宝同此举无疑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

        若大家都喊着一报家仇,就兴兵作乱,那过去大唐死去的将士是不是也该主动进犯哈密?

        “香山老祖所说不假,此等劫数,我道门之辈,应助那大唐打败苏贼!”

        闻言,韩湘子点了点头,力挺道。

        说到这里,他又望了眼王婵老祖、黄花圣母等人,说道:

        “贫道知不少道友收了些将门子弟为徒,值此之际,应让那些学有所成的小辈,下山去助父辈一臂之力!”

        “洞箫真人说的在理,我等明白。”

        话落,那王婵老祖最先响应。

        其次黄花圣母、金刀圣母等人已一并开了口,表示支持。

        忽得,楼观派正懿真人皱了皱眉,说道:

        “洞箫真人,还有一事,令老道忧虑。”

        “真人言那散教教主乃是堪比我道门之中大帝之辈,他麾下门人,想来本领高强,法术厉害,似我等这些只有三花聚顶的真人,如何与散教门徒争锋?”

        随着正懿真人说完,在场气氛一下子沉重许多。

        毫无疑问,这是问题是大家不得不面对的。

        这一殿真人,大家能三花聚顶,多多少少有些跟脚。

        但这跟脚,跟那些散教门人相比,又有多少优势?

        毕竟,散教教主可堪比道门大帝!

        两则对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

        故而,真要助大唐到最后,这场战争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一念及此,不少真人面色凝重下去。

        这边。

        骊山老母闻言,不禁对韩湘子望去。

        正懿真人抛出的这个问题,可有些尖锐。

        让他不得不面对。

        迎着众人那道道莫名的眼神,韩湘子语气顿了顿,道:

        “那散教门徒,背后依仗有散教教主在凡尘之中作威作福,我道门就没有吗?”

        “不瞒诸位,贫道此次召开这玄门大会,就是奉了太乙救苦天尊之法旨来统率于此!”

        语不惊人死不休!

        韩湘子此话刚一说完,那一应真人无不瞠目结舌望向韩湘子,面容骇然。

        谁能想到,这洞箫真人会奉了太乙救苦天尊的钧旨来入得此劫,相助大唐!

        如此来言的话,那大家还担心什么?

        背后有太乙救苦天尊这尊通天彻地的大佬撑腰?

        何须怕那散教?

        “有洞箫真人此话,我等就知晓该怎么做了。”

        正懿真人松了口气,道。

        “若洞箫真人再现便说是奉了太乙救苦天尊的旨意来召开玄门大会,老道先前也不会冒犯……”

        那升玄真人闻言,顿觉背后冷汗涔涔,忙僵笑了句。

        而龙虎山张天师也在此刻露出了比苦还难看的笑容来。

        由于韩湘子开门见山便提了散教一劫,那接下来玄门大会上,大小议程也围绕这个来谈。

        众真人对此,纷纷参与进来,表现十分积极。

        这场玄门大会,一连办了三日,才最终散去。

        经过此次大会,众真人已知晓散教大劫来临,故而回去之后,要么避世,躲进深山之中,不再过问世事;要么出世,选择在红尘之中游走,直接入劫……

        ……

        ……

        殊不知。

        韩湘子等人间得道仙真在芮山召开玄门大会时。

        大唐与哈密两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彻底打响了。

        此前,那薛仁贵任那秦怀玉为先锋,让他领兵三万,先行开路。

        言这秦怀玉一路之上,遇水搭桥,逢山开路,历经不少时日,到了这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便是瀚海。

        此乃塞外之地,一路之上多沙漠戈壁。

        又行了几百里路程,秦怀玉就到了界牌关。

        只不过,到了此关,秦怀玉并不着急攻打。

        要知道,界牌关乃大唐去往西凉咽喉之地所在。

        那坐镇在此的守将,定然非同一般。

        故而,秦怀玉为了稳妥起见,便在关外二十里外扎营。

        等唐皇以及薛仁贵大军赶到此处。

        这薛仁贵也知这界牌关非同小可,就差尉迟宝林、尉迟宝庆二兄弟为秦怀玉左右翼,随其一道攻打这界牌关。

        再说镇守界牌关之人,名为黑连度。

        其人身长一丈,头大如斗,膊阔腰画,一张朱砂脸,面短腮阔,眼如铜铃,颔下一部连鬓红须,两臂有千斤之力。

        上阵杀敌用的是一柄九连环大刀,重百十多斤。

        此前,那唐皇曾把番邦使臣给斩杀了,那苏宝同获悉此事后,便让各关守将,作好防备。

        为此这黑连度得知唐军小儿来此,便急不可耐率领众副将出城迎战。

        岂料,他不是秦怀玉等人的对手。

        被秦怀玉、尉迟宝林、尉迟宝庆二兄弟,一道围攻而死!

        守将一死,不到半日,这界牌关便被大军攻破。

        那唐皇与薛仁贵入了界牌关,晚上自然是摆宴庆贺,首战旗开得胜。

        于是乎,吩咐让秦怀玉等人先行休整一日,明日一早往那金霞关出发。

        ……

        再说金霞关守将名忽尔迷,身长一丈,头如笆斗,面如蓝靛,发如朱砂,颔下黄须,力大无穷。

        得知那界牌关总兵黑连度战死,他非但不慌,只道是其太过轻敌所致。

        故而,即便知道唐军等人已过了界牌关,他依旧不忙与苏宝同传信,只传令将士,备好翎羽飞箭,投石炮车,要拦下唐军。

        岂料。

        第二日,那尉迟宝林杀来,在城外叫阵,这忽尔迷前去与他打斗,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其一竹节铁鞭捶中胸口,口吐鲜血而亡。

        故而,这金霞关也被攻下了。

        金霞关其后,便是接天关。

        这接天关守将,名为段九成,也是一位久经战场的老将。

        只可惜,他出城迎敌,不敌那尉迟宝庆,被其几枪挑下马来。

        故而,短短不到七日光景,这哈密便接连被攻破了三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