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湘子前世白鹤身?同与龙女赴寒(1 / 2)

加入书签

第216章  湘子前世白鹤身?同与龙女赴寒江【求订阅】

        锁阳城,一静室内。

        薛丁山盘腿坐在卧榻之上,双目时不时凝视手腕上那鸾凤镯,脸上似有牵挂之色。

        他已给樊梨花发出讯息多时,可这眼看天快黑了,仍不见她回信。

        薛丁山难免有些忧虑。

        不知道寒江关情形如何?

        按理来说,樊梨花是樊洪之女,今又学了一身本领在身,想来在樊家是能说上话的。

        此前,在云梦山樊梨花曾与他言明其母樊老夫人,赞成樊家归顺大唐。

        至于樊龙、樊虎二人,虽然武艺勇猛,但城府并不深,应该好劝。

        唯一让樊梨花拿捏不准之人,就是樊洪。

        除此之外,薛丁山也听樊梨花说了,她与那当今白虎关守将杨藩曾指腹为婚过。

        其父樊洪虽然忠义有加,但难免迂腐顽固。

        要劝动他,不是那般容易的。

        薛丁山正心系此事时。

        门外却有侍卫急匆匆,禀道:

        “世子,窦仙师回来了!”

        闻言,薛丁山双眸一瞪,愣道:

        “你说什么?!”

        话音落下,他赶紧下了卧榻,走出房门。

        另一边。

        窦仙童也听到了风声,忙现身前去相见。

        甚至,薛仁贵、程老千岁等人也被惊动了,得知窦一虎逃回来了,一扫愁容,满心欢喜。

        那薛丁山等人到了城墙之上,向下望去,果真见到一位短松身材,头挽空心髻,手持短棍之人。

        看其外形,与窦一虎极为相似。

        但薛丁山定眼一瞧,发现其样貌与窦一虎却大相径庭。

        窦一虎容貌较为粗狂些,肤色有些黝黑,但来人比他白净,眉宇之中,有股英武之气。

        “他不是窦师兄!”

        薛丁山摇了摇头,道。

        “那此人是谁?守城的将士说他也是从土里蹦出来的,莫非夜色之下,认错人了?”

        一旁罗章开口,满是困惑。

        “还真是奇了怪了!”

        “此人是何来历,怎这打扮与窦兄弟几乎一模一样的?”

        “没听说,他有什么孪生兄弟?”

        “……”

        众将得知闹了乌龙,俱是一惑,交头接耳道。

        “城上站的可是王敖老祖的弟子丁山师兄?”

        不多时,下方那人,朝薛丁山高喝了声。

        居然一开口,就认出了薛丁山。

        “贫道正是,不知是哪方道友到了锁阳城?”

        听到此话,薛丁山心知来人是玄门之辈,心中一慰,客气问道。

        “我乃王婵老祖座下秦汉是也。”

        “日前听师尊说,师兄遭了难,特来此相助。”

        那人言道。

        “竟是秦汉大哥?”

        “薛大哥,快开城门,他是我兄长!”

        话音落下。

        秦英闻得真切,得知此人身份后,大为振奋,忙对薛丁山言道。

        同一时间。

        站在薛仁贵身边的秦怀玉也恍惚了下,目光死死望向城下那道人影,心潮一下子澎湃起来。

        脸上满是激动,愣是半响张不了口:

        “汉…汉哥,来……来了!”

        彼时,薛仁贵、程老千岁、罗通、尉迟宝林等人也心有所触,涌出一抹暖意来。

        “父亲!”

        下方,秦汉听到此话,直接腾空而起,一下子飞到城墙上,对那秦怀玉喊道。

        “是我家汉哥!”

        瞧见此人,秦怀玉开怀一笑,招手让他下来。

        秦怀玉与秦汉快有好几载不曾见了,如今再见到他,若非秦汉亲自开口相认,恐怕秦怀玉也认不得他!

        “孩儿见过父亲!”

        秦汉落在城墙上,对那秦怀玉跪拜道。

        “汉哥,无需与为父客气,我与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你薛伯伯,那位是罗伯伯,还有你程爷爷、徐爷爷……”

        秦怀玉将秦汉搀扶起,朗笑了声,为他介绍其薛仁贵、罗通等人来。

        望到这一幕,秦汉一一问好,举止之间,极为周到。

        薛仁贵、罗通这些长辈见状,也微微一笑。

        觉得这秦汉样貌颇好,就是个头差了些。

        但之前听薛丁山说过,似窦一虎此等人物之所以个头不高,是修行了土遁之术所致,日后修为上去了,自可恢复原本身量。

        为此,众人也就没放在心上了。

        由于汉刚至锁阳城,要与家人团聚,薛仁贵等人便不好叨扰,寒暄了一阵,就各自散去。

        ……

        ……

        人间,芮山。

        全真门庭。

        一静室内,韩湘子正端坐在一玉蒲之上,心神沉浸在九色宝莲之中,修行那太乙十方阵时,忽得心有所感,身躯微颤。

        那九色宝莲也多了一抹氲光霞彩。

        见此情形,韩湘子心神一凝,念头一动,那九色宝莲之上,霎时晕开一道翠幕绿影来。

        韩湘子不疑有他,望了过去,才见着那画面之上,是骊山老母座下徒儿樊梨花,在一闺房之中,诵念自己宝诰。

        “贫道怕是闭关有些时日了,没想到梨花道友也入了劫……”

        韩湘子心思一转,暗忖道。

        神念退出,韩湘子又掐指一算,那薛丁山目前处境,只是须臾,就明了一切来龙去脉。

        甚至,已推算出北海之中,也有人去相助那苏宝同。

        思虑间,韩湘子谓然叹道:

        “还真是风雨欲来……”

        既知那薛丁山等人眼下遭了难,韩湘子断然不会袖手旁观。

        他已然决定,明日去那锁阳城,再会苏宝同等人。

        不过,此一去,怕是难再回芮山了。

        想到这里,韩湘子当即走出屋门,与他师兄吕洞宾辞别。

        不曾想,还未到吕祖殿。

        韩湘子只觉腰上那紫金玉箫一颤,霎时光彩一闪,有几道音符飞出,眨眼间冲天而起。

        竟是这紫金玉箫不吹自鸣起来!

        韩湘子正生疑时,忽心有所感,抬起头来,就闻远处虚空之上,涛然作响,似有水浪潺动之声传来。

        不多时,一道碧色虹光就朝他飞来。

        待到跟前,虹光一退,现出一碧衣人影来。

        来人无云鬓挽发,只是珞贝宝珠缀在发上,光可鉴人,着一绿帔素衫,将其身姿映衬的曼妙绰约。

        “公主,许久未见了。”

        见着眼前这蛾眉皓齿的女子,韩湘子温声一笑。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敖皎。

        韩湘子记得,上次在瑶池仙境藏真宫分别时,敖皎曾与自己说过,会下来寻自己。

        不曾想,这过去还不到一载,她居然真的来了。

        虽然韩湘子不知她用了何等办法?

        但这其中过程艰辛,怕不足为外人道哉。

        念及此处,再望到跟前巧笑嫣然的少女来,韩湘子觉得苦了这平日里素来娇俏活泼的东海三公主。

        “亏你这个小道士还记着我,不枉我千里迢迢赶来。”

        敖皎瞧出韩湘子眉眼之中的心疼之意,心中不免有些欢跃,展颜笑道。

        “只可惜公主来的不巧,明日贫道没空闲与你游览这芮山风景。”

        韩湘子叹了口气。

        敖皎笑容一顿,问:

        “可是要忙散教一劫的事?”

        “不错,先前那骊山老母之徒樊梨花向贫道求援,多半是遇到了麻烦,故而贫道不得不去一趟寒江关。”韩湘子微微点头。

        在敖皎面前,他无需隐瞒。

        韩湘子话音刚落,似想起了什么,转头对敖皎似笑非笑道:

        “对了,贫道已算出那苏宝同背后有北海的影子,公主此番来寻贫道,可不会是叙旧这般简单?”

        听到此话,敖皎螓首一低,眼波流转之间,多了些顾盼之意,她道:

        “小道士猜的不错,我来此是奉了东海龙王之命,劝我那敖禹表兄回头是岸的。”

        “说起来,倒是能缠上你一阵。”

        闻言,韩湘子笑而不语,一脸澄然。

        “那明日公主就与小道一同前去寒江关。”

        “今夜,就随贫道去与我那师兄辞别。”

        说完,韩湘子直接拉上敖皎的玉手,与她一道去往吕祖殿。

        ……

        吕祖殿中,吕洞宾正在指点孙履修行,见韩湘子来此,还带了敖皎这么一位东海三公主,他不禁脸色微怔,笑道:

        “师弟今日破天荒来了我这吕祖殿,想来又要动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